“兵利器也,药毒物也,善用者,良将可守卫国安民之功,良医可获却病保生之效。用药如用兵,在精不在多。用之得当,旗开得胜,药到病除;用之不当,损兵折将,贻误病情。故用药之道,一如用兵。”兵道与医道自古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尚医生”将中医药经典方剂与历史上著名战役相关联,带领大家研习宋韵中医文化经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的“方剂兵法”,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当归芍药散

组成:

当归6g、茯苓6g、白术6g、川芎12g、泽泻12g、白芍24g

君:当归、芍药——补血活血、养血益阴柔肝。

臣:白术——健脾澡湿,渗湿止泻。

佐、使:泽泻、茯苓——淡渗利湿;川芎——活血行气,防诸药之滋腻。

方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肝脾失调,血滞湿阻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血虚所致的腹痛绵绵,乏力少气,月经量少,身体困重,舌淡苔白腻,脉弦细为辨证要点。

适用人群:

本方常用于妇科因为血虚所致的妊娠腹痛、痛经、习惯性流产、妊娠贫血、子宫肌瘤、更年期综合症,以及其他情况下出现的血虚乏力等属肝脾失调,气血郁滞湿阻所致的疾病。

用兵如用药之历史勾陈【柏举之战】

春秋时期的吴国本是长江下游的小国,经历楚国、晋国的帮扶后,渐而发展壮大,国力强盛,遂欲与楚国争夺江淮地区的霸权。直到吴王阖闾继位,任用楚国亡臣伍子胥、伯嚭为谋士、齐人孙武为将军,教授兵法,操练队伍,筑城、积粮、铸兵,使吴国出现国富兵强的势头。此时的楚国已是南方大国,吞并诸多候国,并内政腐败,与周边国家不和。吴王此时采纳了伍子胥的建议,将吴军分为三支,轮番骚扰楚军。敌退我扰,敌出我撤,如此轮番袭扰楚国达6年之久,致使楚国疲于应付吴军,人力物力都大量耗费,国内十分空虚,斗志沮丧。而在对蔡国征战时,吴国抓住机会,在楚国将相不合临时变阵下,众志成城以逸待劳、各个突破的计策之下,一路攻入楚国都城郢都。柏举之战以吴军的胜利而告结束。此战既宣布了楚国作为春秋五霸的落幕,也拉开了战役不再是一战而定胜负的开端,让春秋战国的历史变得更加跌宕起伏。

结语:柏举之战中吴国休养生息而从小国成为大国,正如君药以当归、芍药养血益阴,恢复正气。在对楚政策上不断采取疲敌之法,限制了敌人的强大,又强壮了自己,与茯苓、泽泻之类淡渗利湿,缓祛湿邪,而补养阴血何其相似。而川芎作为血中之气药,行血而破气,相比吴国拿住战机,一鼓而下,直面楚军。

中医方剂发挥的是整体的功能,而非个体的作用,一个方的功效绝不是单味药物功效的简单叠加。正是:用药如用兵,四两拨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