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利器也,药毒物也,善用者,良将可守卫国安民之功,良医可获却病保生之效。用药如用兵,在精不在多。用之得当,旗开得胜,药到病除;用之不当,损兵折将,贻误病情。故用药之道,一如用兵。”兵道与医道自古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尚医生”将中医药经典方剂与历史上著名战役相关联,带领大家研习宋韵中医文化经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的“方剂兵法”,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三黄丸

组成:

黄芩30g,黄连30g,大黄30g

君:大黄——通降泻火,以解热毒

臣:黄芩——清热泻火,清上焦热;黄连——清热泻火,清中焦热

佐使:蜂蜜——本方炼蜜为丸,蜂蜜既可以润肠通便,也能补中和胃,中和苦寒之药对脾胃的损伤

方证要点:

主治三焦积热,以目赤肿痛,口舌生疮;或吐血、衄血;或胸痞烦热;或外科疮疡,伴心胸烦热、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脉数实为辨证要点。

适用人群:

本方可用于治疗用于肺炎,细菌性痢疾,疮痈肿毒,肺结核及支气管扩张咯血,胃肠道出血,口腔溃疡等。

用兵如用药之历史勾陈【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绿林军在昆阳大破王莽军主力的战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公元23年,王莽派王邑、王寻率40多万官军围困绿林军于昆阳,而刘秀率领不到两万兵力与其对峙,刘秀定计坚守昆阳,突围出城,散布宛城已破、绿林军主力即将到达昆阳的消息以动摇王莽军军心,并调集3000援军猛攻王莽军中军大营,敌人的指挥中枢崩溃之后,城内绿林军乘势而出,内外夹攻,全歼王莽军主力。之后王莽军队又遇到了大雷暴天气,无法顺利逃走,大量士兵被淹死。绿林军乘胜直捣长安,推翻了王莽政权。

结语:

三黄丸由《金匮要略》中的泻心汤加减剂量而来,后世沿用广泛,由清上焦火热的黄芩、清中焦胃热的黄连及苦寒通降的大黄三味药组成,在原泻心汤的基础上,加重了黄芩、黄连的用量,能够更好地针对三焦积热,清热泻火。本方药味虽少,但目的明确,面对上焦的目赤肿痛、口疮吐衄、头项肿痛;中焦的心膈烦躁,不进饮食;下焦的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痔疮出血等等弥漫三焦及全身的诸多热症,三黄丸独取清解热毒之意,使邪热去则诸症自解。在战场上,刘秀面对绵延百里的敌军,能够坚定决策,选择王莽军指挥部作为目标勇猛出击,在兵力悬殊之下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种抓住关键、直捣黄龙的思维,不论遣方还是用兵,运用得当,都能够取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效果。

中医方剂发挥的是整体的功能,而非个体的作用,一个方的功效绝不是单味药物功效的简单叠加。正是:用药如用兵,四两拨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