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杭州城西科创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陈栋栋 |
住所 | 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龙园路88号2幢 |
开办资金(万元) | 10.00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6.35 | 期末数(万元) | 5.02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服务保障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科技创新发展。承担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建设相关技术性、辅助性和事务性工作承担区域内产学研用创新协作、人才引进和政策咨询等相关服务工作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00MB0T90030F | 举办单位 |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管理委员会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1.本单位暂无章程;2.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如下:(1)服务保障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科技创新发展。配合完善大科学装置集群、新型实验室体系,加快建设之江实验室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推动建成“1+2+28+5+N”的高能级科创平台体系。配合建设实体化运作的成果转化基地,西湖大学成果转化基地4月揭牌启动,已孵化西湖大学系科创企业14家,浙江大学成果转化基地挂牌投用。配合管委会探索构建“概念验证中心+孵化器”的创新创业模式,对优秀项目予以专项支持,首批征集项目74个,入选25个。(2)承担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建设相关事务性、技术性、辅助性工作。围绕三城核心产业谋划提出“一城一策”专项支持方案,配合编制出台紫金港科技城《信创和商密产业专项支持方案》、未来科技城《未来产业专项支持方案》、青山湖科技城《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专项支持方案》。配合开展大走廊创新发展专项资金的项目征集、审核工作,完成政策宣讲、上门辅导、材料复核和专家评审等具体事务。(3)承担区域产学研用创新协助、人才引进和政策咨询等相关服务工作。聚焦人才加速流动的重要窗口期,做好西湖明珠工程等重大人才计划实施等服务工作,推动实现申报入选国家级海外引才计划专家46名,累计219名,占全市总数的40.9%,申报入选省级海外引才计划专家52名,累计452名,占全市总数的39.9%。参与举办“大走廊杯”中国杭州博士后科创精英赛,361个参赛项目超四成来自麻省理工、剑桥、哈佛、斯坦福等全球百强高校,首批10个50强项目签约落户大走廊。(4)党的建设。深入实施“党建联建破难、强基固本争先”行动,开展政治联学、组织联建、服务联动。协同举办处级干部研修、年轻干部素质提升、城西大讲堂等活动。联动临平、富阳片区干部共建、共融、共享,邀请施一公、杜江峰等行业专家学者授课,进一步拓宽干部视野,以党建聚合力,以融合促发展。3.资源投入情况如下:合计在编人员9名。4.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下:一年来,杭州城西科创服务中心全面参与大走廊各项中心工作,助力大走廊高质量融合发展。2024年兑现各类政策资金17.4亿元。其中,2024年组织开展2次创新发展专项资金的公开征集工作,兑现5.75亿元,惠及各类市场主体247家、高层次人才823名。全力提升创新平台能级,积极支持浙江大学、中电海康等申报新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增1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累计28家。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城西科创服务中心人员前瞻性谋划思维深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宽,企业和人才服务举措有待进一步优化,综合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整体离推动大走廊高质量融合发展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
四、下一步打算 | 杭州城西科创服务中心将继续围绕大走廊中心工作,做好各方面服务保障,以平台集聚、人才聚集、政策集聚和要素集聚为抓手,为大走廊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持续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大走廊“十五五”良好开局打好基础,为助力大走廊推动创新浙江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更多力量。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