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上城区市场监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委依法治区办、区司法局的大力指导下,认真落实2024年全面依法治区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打造法治化市场监管,营造良好的市场准入环境、竞争环境和消费环境。现将今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法治引领,打造规范化法治监管队伍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关于“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的要求,落实领导班子集体学法,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市场监管系统工作,带动全体干部职工遵法学法,提升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做到尊崇法治、遵纪守法、依法办事。

2.强化法治队伍建设,提升执法质效。引导干部通过培训学、集体学、案例学等多种形式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充实知识储备,夯实法治基础。在食品、药械、特种设备等八大领域,以“大学习、大讨论、大练兵、大调研、大联动”等形式,开展竞赛练兵,推进执法人员业务水平提升。组织全局执法人员参加了全国市场监管法律知识竞赛初赛,取得了平均分99.99的优异成绩,为省局成功闯入全国复赛贡献了上城力量。另外设立“尚城市法”论坛、建立“一月一会商”机制,组织科所业务骨干学习典型案例、分享办案心得、剖析案件办理难点,提升解决复杂疑难问题的能力。

(二)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1.全力护企稳进提质。一是持续深化商事改革,打造“办小助”AI机器人,以“人工智能+专人服务”模式,实现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服务。上线以来,我局日均登记服务咨询件超200件,同比上线前增长近一倍;电话投诉件同比下降42.5%,群众办事满意度显著提升。二是用心推动主体增长,探索全面放宽、错峰办理、延时服务等举措,推动全区企业营业执照平均办理用时缩至4分16秒。实施准入准营一类事改革,通过“一次采集、一网申报、并联审批”,为必胜客等连锁企业通过“餐馆经营准入准营一件事联办”办理191件。三是优化服务助力发展,持续深化全市商事登记中介服务管理优化提升试点,建立“四个一”管理机制,立体打造“常态学习、信用评价、信用修复、专项整治”治理新体系。四是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标准化+”赋能引领,“质量强区”深入推进,积极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稳步推进创奖工作,在市对区质量考核中获得“九连A”。今年已指导12家企业获评各级质量奖,获国奖提名奖1家、市奖2家。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专项整治,检查销售单位763家次,组织电动自行车等相关产品质量监督抽查9批次,对3批次不合格产品立案处理。五是知识产权全链发展。深化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国家试点和海外维权援助工作,成功落地全市首单海外被侵权责任险。鼓励企业利用商标、专利进行质押融资,搭建“上城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团队池”,召集专业服务机构及银行参与,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2.维护市场安全稳定向好。一是全面筑牢食品安全,精准预防社区集体聚餐风险,先后组织5批次社区家宴厨师食品安全“集中充电”,颁发家宴厨师培训合格证121张。探索“无堂外卖、有为监管”新模式,切实守护外卖食品安全。扎实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坚持“问题导向、清单管理、精准施策、闭环处置”,全力夯实校园食品安全防线。二是不断夯实药品安全,积极探索化妆品个性化服务事后监管举措,并作为全市唯一区县局参与起草《化妆品个性化服务试点实施细则》,持续开展风险隐患排查与不良反应监测。三是持续织密特种设备安全,聚焦“无忧乘梯”民生实事项目,联合第三方电梯检测机构开展老旧住宅电梯安全专项“体检”,持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处置“浙江特种设备在线”高风险隐患2722条,处置率100%。持续推动电梯物联感知系统建设,重点推进公共聚集场所、住宅等电梯物联智控接入。

(三)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行政执法工作质量

1.刚柔并济,提升执法案件质效。坚持重拳出击,今年以来立案查处大要案268件,典型案件被总局录用1件、省局录用3件、市局录用16件。开展包容审慎执法,今年以来办理减轻处罚42件、不予处罚2件。持续推进案卷评查,评查、自查案件100余件,1件行政处罚案卷获评省局优秀案卷。

2.聚焦热点,强化重点领域治理。治理医疗美容行业乱象,开展非法添加专项整治,查获多批次非法药品,立案13件,向区外移送违法线索90余条。实现专利领域案件突破,查办假冒专利抗菌液系列案件,固定上下游生产、销售产品9952件、查封产品560件,挖出下游经销商、美容店10余家,全链条开展违法违规打击,为近年来全国成案最多的专利类知识产权系列案。推动旅游市场环境整治,查获某丝绸店通过出租车司机拉客商业贿赂案件,现场查获账册15页、信封9个,涉及出租车、网约车司机25人次,有效打击损害旅游城市窗口形象的违法行为。

3.强化衔接,推进行政检察联动。2023年以来,先后办理上城区检察院检察建议(含磋商件)4件、拱墅区检察院检察建议1件、上海虹口区检察院检察建议1件,接受检察机关有效监督,促进执法效能提升。同时,通过行刑反向衔接,接收检察机关关于商标犯罪不起诉后的检察意见8件,通过行政处罚,实现惩治闭环。

4.做好公平竞争集中审查工作。出台全市首个公平竞争集中审查制度,创新建立两级审查制,在部门自审基础上,组织集中审查机构进行复审,上好两级审查“双保险”。截至目前,已开展25次集中审查,发现并整改限制竞争问题8个,顺利推动区级产业政策出台。2024年1月,我区参与的公平竞争改革项目获省改革突破提名奖。6月,相关工作入选杭州自贸片区第一批优秀制度创新案例。工作经验被省委办《浙江信息》,市委办《杭州信息》刊发,相关工作信息获得总局甘霖副局长批示。

二、推进法治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面对愈演愈烈的职业索赔形势,行政资源被职业索赔大量占用,重压之下,干部疲于应对、履职风险增大、纠错数量增多;二是面对法治建设的社会评价要求,法治工作对外宣传力度尚有欠缺,社会各界对市场监管法治工作的感受度、认知度存在差异,法治建设成果的体现尚待加强;三是面对更加广泛的职能、更加庞大的监管事项、更加严格的履职要求,新形势新背景下执法队伍建设、法律法规运用、法治化市场环境的营造,仍需进一步加强、改进。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局主要负责人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对法治建设工作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尤其是在提升复议诉讼应对能力、探索职业打假应对机制、开展干部法律培训、推动包容审慎执法、推进监管服务创新等重点事项方面,专题组织开展部署、研讨,及时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多点位推进责任落实。

四、2025年推进法治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加强法治建设组织领导,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我局将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二)持续提高法治化决策水平,全面履行市监职能。强化案件审查力度,严把审查标准,进一步提升规范性文件审查质量,按规定严格对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以保证其合法性和时效性。对局各项重大行政行为和重大执法决定全过程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审查。加强与区司法局沟通与协作,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全局依法行政工作中的指导作用。

(三)加大学法普法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法治化氛围。我局将继续认真落实“八五”普法计划,按照进一步拓宽市场监管领域法治宣传教育形式,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监管服务对象及人民群众法治意识,为依法行政、优化服务以及转变服务理念、强化执法水平提供法律上的支撑。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