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博代表:

您在区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保障中小学生“优质午休”的建议》(2024057号)收悉。该建议经我局主办,现答复如下:

午睡管理事关广大中小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家庭高度关心,社会高度关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2017年以来,教育部先后出台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确保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近年来,区教育局积极探索学生“优质午休”,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原则,多措并举、勇于创新,共同守护全区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双减之下,打造“优质均衡”的美好教育

2021年,教育部印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课外读物、体质健康”五项管理》的文件精神。

上城区出台全市首个区级“双减”文件,成立全市首个区级工作领导小组和实体化工作专班,全面部署、系统推进,研究制定保障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作业管理质量、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和规范培训机构管理等“1+4”“双减”文件,构建区域、街道、学校、家庭四级运作网络,校内校外多措并举、双轨并行推进工作。深耕课堂研究,以评价转型促课堂转型;专注作业管理,重控量、重提质、重指导;聚焦课后服务,优化小学“1+X+Y”课后服务模式,推行初中“X+1”晚自习模式,丰富校内拓展课程资源强供给,挖掘社会资源场域课程强延伸,践行五育融合,在“五项管理”的相辅相成中,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同时,区教育局将各校中小学生睡眠状况纳入体质健康监测、教育质量评价监测、日常监督范围和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通过完善教育评估机制,从根本上保障学生睡眠时间。

二、因地制宜,推广“健康午休”的校本实践

根据教育部对中小学生作息时间的基本要求,区教育局统一调整本区中小学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计划,明确作息时间。引导各中小学合理安排早间到校、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倡导学校将午休时间排进作息表,具体形式可以由学校结合实际探索实施。

鉴于我区中小学校面广量大,各校校情不一,部分学校位于老城区,普通教室使用面积和生均使用面积较为紧凑,短期内无法实现人人躺睡的空间改造。因此各校因地制宜,开展学生睡眠调研,探索一校一案的“灵活午休”积极尝试。各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将多功能室、阅览室、体育馆等场所在午休时间向学生开放,组织家长填报需求,鼓励有午睡需求的学生自备睡具在指定区域内午睡,保障无午睡需求的学生开展以心理团辅、自修类活动为主的午休模式。鼓励学校间相互交流借鉴,结合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积极探索改进学生睡眠和午休条件的有效方式,及时在区域内总结推广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

三、分层推进,探索“舒心躺睡”的支持保障

2023年,区教育局以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示范区”为抓手,对全区中小学组织专题调研。组织调研摸查相关数据,精准了解各中小学校教室、走廊、功能场室的面积、学生午间托管情况、午睡设备费用等数据并提出初步分级分阶段解决方案。

目前,区教育局积极向上级财政争取资金支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提供“躺睡设备”与“躺睡空间”。一是规划先行,将解决学生午休问题纳入新(改)建的学校建设规划,创设学生午休条件,为学生最大限度提供休息空间;二是情况摸底,逐步做好区域公办中小学教室采购“躺睡设备”(如多功能午休课桌椅、躺睡垫等)的需求统计及经费预算,计划于2024年始投入专项资金,分批次引进躺睡垫入校;三是试点牵引,将杭州市采荷第二小学未来校区等一批新开办学校作为试点配备可躺睡课桌椅,并以试点校为牵引,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改变午休方式的成功经验。持续推进中小学生午休“舒心躺睡”条件改善工作,切实提升学生午休睡眠质量保障水平。

下一步,区教育局将遵循“因地制宜、一校一案、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原则,继续引导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中小学,统筹现有办学条件和设施设备,因地制宜创造学生午休条件,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感谢您对上城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区教育局义务教育科  楼珺

联系电话:89500582    传真:89500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