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民情联系机制落实落细,深化落实市局“有困难找城管”服务品牌,积极创建人民满意城管,结合实际,制定2024年上城城管“贴心直通车”活动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发挥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的作用,聚焦产业突破年,通过“贴心直通车”系列活动,推动城市管理共商共管、共治共享,为打造“最杭州、新上城”贡献城管力量。
二、活动原则
(一)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各条线根据工作职能,利用各种活动载体,常态化邀请民情观察员、行风监督员、社区代表参加城市管理工作中共建共治共享的各类活动,征求群众代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各条线积极开展“贴心直通车”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市场、进楼宇和进工地“六进”等服务,宣传城市管理法规政策和年度重点工作,在走出去中弘扬城管正能量,办好群众贴心事。
(二)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运用数字化手段,灵活运用线上、云端服务等工作方式,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贴心直通车活动。线下创新开放式活动,深化特色工作现场会、户外体验式执法等活动形式;线上搭建平台,展示城市管理数字化改革成果,充分利用“两微一抖一钉”,开展线上直播联民情、微信在线解难题等,全面打造“贴心直通车”。
(三)条线和区域相结合。在工作中既要用好社区资源,发挥“城管在社区”的效应,加强与辖区单位、街道社区的党建联建,多跨协同提升城市管理工作的水平;又要依托辖区城管驿站、清道夫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等行业资源,调动群众全面参与共建共治,推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垃圾分类、“五水共治”等重难点工作创新突破、更具实效。
三、活动机制
(一)“民情观察”系列活动
“民情观察”系列活动主要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开展,由机关科室、专班等负责,邀请辖区“两代表一委员”、民情观察员、街道社区代表、党建联建单位代表、居民代表、志愿者等参与城市管理共商共管、共治共享。可以通过邀请代表参观民生实事工程、城市管理工作现场或采取线上答疑、论坛、座谈会等形式,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绩于民,着力解决市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执法中队党支部“贴心直通车”活动
各执法中队党支部结合“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三进三亮”、普法宣传进社区、城管驿站党建共建等特色载体,深化“一队所一品牌”建设,主动融入社区基层治理,系统深入开展“贴心直通车”活动,重点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市场、进楼宇、进工地宣传城市管理先进理念、政策法规,推进综合执法、五水共治、垃圾分类、环境大整治等重难点工作,快速高效接处群众信访,有效落实“有困难找城管”首接责任制。
(三)局属党支部“贴心直通车”活动
局属各党支部结合机关结对社区“百千万”“网格走亲”等活动、城管驿站党建共建、在职党员“双报到”等工作机制,结合自身业务优势,挖掘条线专业优势,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常态化组织支部党员、职工下沉一线,参与基层志愿服务。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贴心直通车”是局系统争创人民满意的重要抓手。各牵头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策划具体的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开展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不能以单一的志愿服务、“微心愿”活动替代“贴心直通车”活动。
(二)整合资源,系统推进。局系统各党组织要在明确职责、各自分工的基础上加强协作、加强沟通,充分整合机关和基层资源,并充分利用党建联建机制,推动条块结合、区域融合,联动街道社区、联动属地部门,形成城市管理同心同向、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三)大力宣传,浓厚氛围。各单位要以开展“贴心直通车活动”为契机,加大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有困难找城管”“贴心城管在社区”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