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凯旋街道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基本单元建设,立足实际,不断拓展儿童成长空间,优化儿童公共服务,聚焦“花花向未来”,守护童心,共护辖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街道妇女儿童综合服务驿站成功创建浙江省妇女儿童综合服务驿站,南肖埠社区、凯华社区妇女儿童综合服务驿站成功创建区级妇女儿童综合服务驿站,凯华社区创建成为区级儿童友好示范社区。

为深入贯彻落实家校社政协同育人机制,街道与辖区内5所学校(幼儿园)共同构建普惠性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托育和教育服务质量,通过“结对共建 、实现助学”的目标,推进社会资源开放共享,围绕教育热点和儿童心理健康,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性课外实践活动,全力打造一个富有活力且开放的“2+4+N”第二课堂体验基地。

为全面构建普惠照护服务体系,扩大托育服务供给,凯旋街道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建民营托育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满足家庭托育需求。目前街道共有1家公建民营普惠型托育机构,幼儿园托幼一体6家,4个儿童成长驿站,普惠型托位288个,今年新增普惠型托位20个,对适龄婴幼儿家庭提供科学的育儿指导和支持。联合凯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辖区普惠型托育机构彬果儿童成长中心探索发展育儿老师和社区儿科医生双入户指导服务,充分调动社会多方力量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参与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的格局,为婴幼儿家庭提供更多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方便可及的托育服务,用“小托育”实现民生“大幸福”。

街道着眼于少年儿童健康素养全方位提升,引入心理专家团队,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儿童心理素质;组织儿童参与文艺演出、书画比赛、科普讲座、国学经典诵读、传统非遗文化体验等等活动,丰富儿童精神文化生活。

各社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未来社区建设、幸福邻里坊打造,对社区内的公园、广场、单元架空层、社区书房等公共空间进行适儿化改造,在营造良好的儿童友好氛围,保障儿童安全成长的同时,增设儿童运动、游乐及阅读,满足儿童休闲娱乐需求。

立足儿童视角,推动儿童深度参与儿童友好社区友好单元治理工作,在社区层面建立儿童议事会制度,鼓励儿童参与社区治理事务的讨论和决策过程,为善治凯旋注入“童力量”,通过设立意见箱、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儿童意见和建议,畅通儿童表达渠道,为儿童提供表达诉求的平台。

积极整合辖区资源,实施“美好凯旋 共育未来”妇女儿童服务项目,构建“儿童参与+社区联动+共建共享”儿童友好服务体系。邀请专家为辖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咨询和指导服务,讲授家庭教育、家风传承等课程,提升家庭文明素质;举办亲子运动会、亲子阅读、亲子手工制作等活动200余场,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家庭和谐。协同女性社会组织、共建单位、巾帼志愿服务队,开展“防诈骗宣讲”、“防溺水安全教育”、“扫黄打非护苗行动”、“垃圾分类宣教”、“家庭健康教育”等各类讲座80余场,累计参与1600余人次,切实提高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围绕幼有美育,链接多方资源,充分发挥社区第二课堂宣传阵地的教育作用。与辖区学校深入开展校社联动,积极探索“家校社政”四合力共同体,为辖区青少年搭建从校门到社区小门再到社会大门的全领域、全阶段特色教育体系。定期开展“阳光伴成长 温暖润童心”走访慰问活动,街道、社区妇联主席、执委、巾帼志愿者走访辖区流动儿童、特困家庭儿童、单亲家庭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困境儿童,把书籍、文具、慰问金等物资送到他们的手中并与孩子们进行“爱心妈妈”结对,提供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未来,街道将进一步深化儿童友好工作,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落实困难帮扶、普及科学家教、构建和谐和睦家庭关系,营造健康、快乐、安全、和谐的儿童成长环境,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提升社区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共同推动儿童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