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立刚、胡杭东、尹兆青委员:

你们在区政协一件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升老旧小区美好家园建设水平的建议》(第20242004号并案)收悉。该提案我局主办,现答复如下:

感谢委员们对上城区住宅小区物业基层治理的关心,物业服务作为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的结合地带,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也是打造共同富裕典范城区的一大着力点,我局近年来以督促解决居民群众堵点、难点问题为“切口”,聚焦小区经营性收入使用、物业维修基金使用、物业选续聘、业委会组建运作等关乎群众利益的小微权力,通过强制度、固监督、促和谐,有力推动物业服务质量提档升级。

今年初,我局组织召开上城区“和美小区”创建暨物业管理“六提六化”专项行动推进大会,我局制定以下工作目标,进一步做深做实物业长效管理:

(一)老旧小区全域提质提价,建立良性循环机制。

目前我区老旧小区物业费偏低,物业服务仍停留在基本的保洁保安服务,为推动老旧小区良性运作,经过前期试点摸索,今年我区计划在湖滨、清波、小营、紫阳街道全域化推进老旧小区提质提价,计划2025年对所有旧改后的老旧小区完成物业品质提价。  

今年我区将推进14个街道不少于20个老旧小区、安置房小区物业服务提质提价,按照旧改后实行片区化大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不低于0.5元/月/平方米,推动建立小区物业收费长效管理机制,形成行业发展良性循环。根据市局要求,2024年在推动业主选聘物业企业的同时,规范推行片区化大物业服务模式并对已完成专业物业覆盖的住宅小区及历年“美好家园”住宅示范小区进行“回头看”,推动提升专业物业服务水平确保年底全区住宅小区专业化物业服务覆盖率不低于95%。

(二)落实物业长效管理提能,推动自主造血运行。

加大物业维修资金的保障力度,推动我区完成10个小区维修资金补建试点工作,探索开展维修资金补建的路径和方法,妥善解决好部分老旧小区住宅未建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历史遗留问题。

根据前期紫阳街道鼓楼花园补建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区14个街道各牵头开展维修资金补建试点1个以上,通过市级部门引导、区级部门指导推动、街道社区具体实施,梳理明确应补建对象,形成试点小区完整的房屋清册,完成应补建业主物业专项维修资金账户的开设,组织相关业主交存补建维修资金,实现试点小区维修资金应建尽建,帮助小区实现物业维修资金的基础功能,保障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

(三)整合资源升级提星,打造示范管理片区。

今年将推动条线业务之间的整合通道,加强各类服务资源统筹,探索将街巷保洁、垃圾分类、绿化养护等公共服务纳入大物业服务内容,整合条线资金,构建“一体联动、高效协同”的片区化大物业管理体系,通过实行“公共服务+物业服务+商业服务”的综合运营,建立资金平衡、管理闭环的老旧小区片区化大物业可持续运营机制。

对于以小区为单位引进物业企业存在运营困难的老旧住宅小区及单幢、零星住宅楼,采用片区打包的方式引入专业物业入驻管理,物业服务内容及标准参照我区《老旧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规范》,落实一体式、标准化、专业化管理,并按照《上城区老旧小区“金牌管家”物业服务星级评定实施方案》进行考核评星,计划打造三星级“金牌管家”10个,二星级“金牌管家”90个以上。

(四)因地制宜特色亮点提标,探索品质管理新路径

推动我区物业试点改革工作,结合各街道特点,探索有效管理模式,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在湖滨、清波、紫阳、凯旋、采荷街道结合旧改全域化及金牌管家全覆盖契机,因地制宜推进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提质提价工作;在望江街道试点通过片区打包、迭代升级推动物业管理整合提效;在闸弄口街道针对单位自管房物业管理现状,通过完善制度、提升标准,推动单位自管房物业服务提质;在南星、九堡街道试点探索物业维修资金补建续筹,巩固小区维护管养长效机制;在小营、彭埠街道通过强化多方协调、前端预防、多元化解,积极推进物业纠纷诉源减量工作;在四季青、丁兰街道强化党建引领社区、业委会和物业企业三方协同,推动破解小区治理难题;在笕桥街道针对安置房小区可持续发展难题,探索修订完善现行物业后续收费操作办法,推动安置房物业管理专业化、市场化转变。

我局根据街道特点情况,分解实施步骤,落实关键节点,定期跟进街道开展情况,加强指导和协调,通过全年协同参与,推动街道片区物业管理水平质的转变。

在今年的工作中,我局将按照年度目标任务,高质量高标准推进老旧小区长效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感谢您们对区住建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物业监管科李志达

    联系电话: 8950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