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肖琴代表:
您在区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升物业服务质量的建议》(2024061号)的提案收悉,该建议经我局主办,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党建引领,促进融合共治。推动物业行业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区物业行业协会要全面摸排物业企业党员情况,通过区域建、联合建等方式,指导尚未组建党组织的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推动物业企业组织项目党员员工到小区党组织报道,接受党组织的党建引领,发挥党员骨干在物业管理中的先锋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区“和家园”业务“领头羊”功能,进一步强化统筹指导,突出培训成效,补足街道、社区在物业监管、业委会组建、矛盾调处中的专业短板,推进业委会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业委会成员党员比例,提升业委会履职和管理水平,推进党建引领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协同机制不断健全提升,常态化运行,构建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小区党组织引领,业委会、物业企业紧密协同,党员群众互联互动、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治理格局。
(二)强化考核监督,落实优质服务。目前我区600多个小区虽已基本实现专业化物业全覆盖,但物业服务品质参差不齐,物业费价格从每平米0.15元到12元以上不等,部分小区物业公司规模小、人员素质低,导致小区物业管理水平与群众需求差距较大。今年要以“和美小区”创建为抓手,优化物业考评,完善物业服务质量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每月一通报”“季度一打分”“半年一考核”、第三方测评等具体举措,进一步提高物业考核的专业性、公正性和实效性。要强化考核结果的深度运用,对于考核优秀的物业项目和企业,积极推荐参加省市区评优优先活动,培育一批物业管理标杆企业和示范项目,对于问题重复通报、考核连续扣分、发生群体性上访、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等情况的物业公司进行淘汰清退,形成“奖优罚劣”行业正气,倒逼物业服务企业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市场化选聘品牌物业企业入驻,进一步提高物业行业集中度,实现物业行业发展和小区长效管理双进双促,提升上城物业服务整体水平。
(三)强化居民自治,构建和谐关系。推进物业管理与居民自治融合共进,一方面要激发业主自治活力,街道社区要做好业委会(物管会)应建尽建的监督指导,强化业委会人选全过程把关,加强业委会规范化运作,加强居民主人翁意识和家园观念教育,着力构建“党组织统领、居委业委共治、物业企业服务”的小区协同治理格局。另一方面要构建业主物业良性“双循环”,大部分老旧小区及安置房小区居民观念陈旧,物业管理交费意识淡薄,物业公司长期高度依赖政府补贴,运营缺乏可持续性。对此,要强化宣传引导,增强居民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培养居民缴费意识,对于旧改后的老旧小区,在小区硬件设施改善和专业化物业入驻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物业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标准,让居民切实感受到优质物业对生活带来的改善,增强居民对物业管理有偿服务的认知度,同时充分发挥小区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头缴纳物业费;对于回迁小区,要在原有“三免两减半”政策基础上对现行物业费补贴操作办法进行修订完善,按照“居民缴一点、政府补贴一点、物业增值服务收一点”的原则,探索安置房物业费征收管理更优路径,逐步推动安置房物业服务和收费标准与市场化接轨,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四)强化克难攻坚,实现特色创新。
今年,聚焦老旧小区物业提价难、“金牌管家”提级增效、维修资金长效机制建立等物业管理难题痛点,各街道要坚持标本兼治,瞄准主攻方向,下更大气力破解配套政策法规不健全、居民意识欠缺、历史遗留等深层次问题。比如,针对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低质低效难题,湖滨、清波、紫阳街道都领办了老旧小区提质提价工作,结合街道旧改、未来社区创建等,在居住环境硬件提升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服务内容标准规范,推动形成按质论价、质价相符、优质优价的老旧小区物业服务价格机制;采荷街道依托现有“金牌管家”大物业模式,建立日常物业管理服务长效机制,推进物业服务提级提效,力争再打造“金牌管家”三星级物业服务标杆。针对维修资金归集使用难题,南星、九堡街道分别领办了老旧小区物业维修资金续筹和补建工作,探索“居民自筹+政府补贴+公共收益”等方式,多元拓展物业维修资金,建立健全小区维修资金归集、管理、使用长效机制,为小区共有部分和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更新、改造提供长效保障。
感谢陆代表对我局物业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局将认真落实推动物业管理有序发展。
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物业监管科李志达
联系电话:8950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