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上城区基层委员会:

你们在区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数字赋能探索老年人康养管理“窘境”的建议》(第20243024号)收悉。该提案经我局主办,现答复如下:

上城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超过全市平均水平(户籍60周岁及以上人口23.68万,占全区户籍人口26.82%,其中80周岁及以上4.15万),老年人对于康养的需求逐步增加,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突破的问题。

一、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一是优化系统人力资源配置。我区七普常住人口数132.3467万人,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设置床位350张,依据《省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关于印发浙江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的通知》(浙卫发〔2017〕104号)文件规定核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编制数为1674名,目前核定1688名,已超过编制标准。但随着区域划优化调整,人口急剧导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原有老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法完全按人口数核定编制,如九堡街道人口数19.3909万人,应核定编制209人,目前核定编制136人;湖滨街道人口数2.3385万人,应核定编制25人,目前核定编制98人,但作为一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按规定配备临床、公共卫生、医技、辅助和管理科室及人员,才能确保正常运转。后续,拟根据辖区服务人口、工作量、站点设置、病房设置等实际情况结合十四五发展规划及人员使用现状,多维度测算、渐进式调整14家中心的核定编制,使人力资源配置渐趋合理。目前,建议暂以招聘编外合同工的方式解决人力资源紧缺问题。

二是全面激励培养全科医生。一直以来,我局高度重视全科医生的引进和培养,在公开招聘时,将全科医生岗位列为紧缺专业岗位,不受1:3的最低开考比例限制;凡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医师,可提前一年参加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资格全科医学(中医类)考试;近年来,局系统评选最美全科医师14名,在“8.19”医师节进行隆重表彰,后续,将在公开招聘、职称晋升、在职培训和评奖推优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三是不断提升慢病管理能力。邀请省、市级专家对14家中心开展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建设、“杭州市慢病医防融合”系统操作培训,不断提升基层慢性病诊疗能力、医防融合、两慢病数智健康管理水平,同时建立全区慢病一体化门诊系统沟通群,提升工作效率。修订财政补偿机制改革实施方案,调整部分项目工作标化当量值,向“两慢病”管理工作倾斜,进一步调动基层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数字化健康管理应用

一是加强数据管理应用。目前,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用数字化管理,通过设备采集血糖血压自测数据,减轻基层医师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2023年,建成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据平台,按要求对辖区数据进行共享和应用,并将数据上传至杭州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我们也将积极向市卫健委相应部门反馈,进一步实现数据共享。

二是开发慢病医防融合管理系统。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全周期管理为突破口,在全市率先探索慢病医防融合管理路径,依托健康处方、健康画像、数字家医、医防融合等信息化应用,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促进慢性病规范化诊疗、精细化管理,相关做法已在全市复制推广。目前我区已建成13家慢病一体化门诊,2024年将实现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探索形成慢病全周期数智健康管理模式。

三是开展老年健康服务项目。2022年以来,我区持续开展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项目,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一年不少于两次的血压血糖监测、保健咨询、营养、康复、护理技能指导等服务,医养结合服务率达40%以上,每年为18800名老年人开展口腔、营养、认知及情感状态健康服务专项评估。2024年将在继续开展服务的基础上,加强评估质量监测和随访干预管理。

三、加强多方合作协同支持

一是创新“医养护”驿站服务。我局积极联动街道社区、民政等,在四季青运新社区试点打造集医疗服务、生活养老为一体的“医养护驿站”,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全市率先面向社区老人提供“医、养、康、护”一站式服务,并开展健康教育,服务满意度超95%。2024年,“医养护”驿站作为区民生实事项目序时推进,我局将进一步深化内涵建设,年底前实现14个街道全覆盖并持续推广,高质量推进“浙里康养”建设。

二是推进“浙里护理”应用场景。为老年人打通专家服务“最后一公里”,切实将省市中医院、名中医堂馆专家的集聚优势转化为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坚实保障。将服务融入“浙里护理”应用场景,为行动不便老年人提供上门康复护理,把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服务延伸至居民家里,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养生融为一体。2023年,共邀请省市医院专家4036人次,服务社区群众26107人次。

三是深化社区医养服务内涵。联合民政局、街道社区指导191家日间照料中心规范运行,按需定期为社区老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健康咨询和宣教、传染病防控等服务,实现签约100%覆盖,年平均提供服务2500余次,我区社区医养考核多年来位居全市前列。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老有康养”,以签约服务为载体,以老年人为核心,探索打造家庭医生团队全域全程医疗护理新模式,以优质、专业、温馨的健康服务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感谢您对康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