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上城教育锚定“最杭州,新上城”目标,全情投入服务中心大局,全力以赴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浙江省教育现代化监测指数排名全省第一,全区“八大行动”红榜20次,区域教育综合实力全省领跑。回眸2023,以9组数字梳理提炼工作亮点,4,10,100+,100%……述说上城美好教育。
(一)“4”项全国创建示范。创一流,争第一。全力以赴推进四大“国字号”创建工作,即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全国学习型城市。
(二)“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深耕教学,硕果盈枝。5所学校荣获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系我国教育领域唯一一项国家级奖励,全区累计11项,全省领跑。
(三)“10”本高质量发展丛书。重塑机制,同频共振。精心梳理近十年教育改革发展历程,编辑出版十本“上城教育高质量发展系列丛书”。从理念、组织、机制到文化,全面推进深度融合,以文赋能,形成上城教育人统一的价值追求和行动标准。
(四)“100×2”青少年阳光成长行动。以生为本,创新行动。创新实施“育共体·阳光行”青少年阳光成长行动,全省率先启动青少年“正脊工程”,央视媒体报道,掀起“护脊潮”;推出体育“双百赛事”,让人人“常赛”成为常态,今年已开展赛事400余场次;提出的“家庭日”活动机制,全市发文推广。
(五)“1+1”终身服务体系。一老一小,精准服务。全域推进“托幼一体”,共提供托班学位2218个,托位总量翻番,实现14个街道全覆盖。积极推进“乐龄学堂”,全区110个老年学堂,全年服务达4.94万人,获评浙江省老年教育优质学校等荣誉。
(六)“20+60”师德师风标准。凝练准则,坚守初心。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出台《上城美好教师师德标准二十条》,培根铸魂育新人。全市率先出台《中小学家访工作指引60条》,形成上城特色家访攻略,央视等媒体广泛报道推广。省委书记易炼红莅临慰问上城教师,寄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七)“100+”教育人才队伍。锤炼队伍,人才荟萃。全面启动“131”个特级教师工作站运行机制,全年交流教师592名,实现“校校有特级”。新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浙江省教坛新秀7人,教育人才引育全省领跑。
(八)“100℃”亚运保障服务。热情助力,燃动亚运。选派体育教师担任亚(残)运会技术官员和裁判员23人,成立“尚小语”语言志愿者队伍129人;4名师生成为火炬手,43所学校214名师生参与开闭幕式演出。针对亚运保障工作人员子女“看护难”,推出“官方带娃”专项行动,惠及近10000户家庭。
(九)“100%”惠民暖心服务。民之所盼,政之所向。高标准建设新校新园9所,新增公办学位8370个,持续优化教育服务供给。创造条件实现“入学零跑”,惠及5000余户家庭。创新实施“长幼随学”新政,有效满足1336名学生“长幼随学”需求,缓解多孩家庭子女接送的后顾之忧。迭代升级“星级家长执照”“淘活动”平台,学习总人次近1000万。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向市民开放,开放率达100%。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全区教育系统将锚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目标,持续巩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效,着力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上下功夫,在加速推进“十四五”规划全面落地上下功夫,在以“国字号”创建为牵引的改革创新上下功夫,谱写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最杭州、新上城”建设贡献教育力量。
(一)保持政治定力,在“党建强基固本”中勇当先行者
1.推进党建强基工程。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探索建立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述教”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完善议事决策制度,选优配强领导班子,确保党组织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机制。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抓实两支队伍政治理论学习,切实提升干部教师大局观、价值观和事业观。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
2.推进自我革新工程。推进“国字号”创建行动,即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全国学习型城市等。推进干部“育选管用”行动,聚焦干部党性锤炼,开展大学习大研讨活动、法纪警示行动,持续提升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聚焦干部综合评价,围绕校级干部教育教学、应急处突、办学满意度等多个维度,研制“立体式”干部评价标准,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养。
3.推进品牌培育工程。打造上城教育“百千万”党建品牌,通过百名干部帮扶学生、千名党员联系家庭、万名教师服务社会,用暖心举措、细节和力量走进孩子、家庭和社会,营造温暖育人环境。积极打造大中小幼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品牌体系,依托“名校长名师”宣讲团、上教“青菁”宣讲团和红星少年宣讲团,持续开展党团队一体化宣讲活动。积极推动“廉共体”建设,依托“淘活动”平台开展清廉研学活动,依托“星级家长执照”平台将清廉教育融入家庭;开展全面从严治党专项督查工作及回头看,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二)积蓄发展魄力,在“教育改革创新”中勇当先行者
1.推进民生实事工程。围绕全域“十分优享”公共服务圈层体系建设,优化区域教育资源布局,启动《上城区学前教育布点专项规划》编制。序时推进新校新园建设,全年计划建设33所,其中竣工交付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中1所、小学1所、幼儿园3所),续建27所。有机提升更新学校2所,提升标准化学校建设水平。稳步推进区域资源教室规范建设,为特殊学生提供专业康复与教育场地。
2.推进名校集群工程。紧扣杭州市“十大攀登行动”相关要求,积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有序扩容和均衡布局。依托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全域教共体(集团化)办学试点区建设,制定《上城区全域教共体(集团化)两年行动方案(2024-2025年)》,创新“一核两跨三联四轴”机制,深入推进“四式十型”教共体建设,100%覆盖全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制定出台《上城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全年创建现代化学校10所。打造“学前教育金名片”、“浙有福娃”品牌,培育一批可示范、可推广、可持续的学前教育实践样板,新评省一级幼儿园4所、省二级幼儿园6所。
3.推进全龄友好工程。扩充特殊教育学位供给,探索建立中轻度孤独症学生职业高中班(试点),保障残疾学生入学率95%以上。开展特殊教育教学研究,全面推广全国基础教育一等奖成果,深化区域特殊教育学校集群发展,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全力推进终身教育优质普及,升级“家门口”的老年学校,培育市级以上老年教育品牌2个、共学养老优质基地2个。建立现代化职业教育模式,强化“馆院校社”合作,协同高职院校、博物馆、媒体建立职业体验联盟。积极助力“幸福邻里坊”建设,以老年学堂建设为依托,指导社区精准组班,推出“名师精品课”巡回送课服务;校社融通,协同推进“家门口的少年宫”建设,提升邻里坊效能。
(三)激发育人活力,在“培养时代新人”中勇当先行者
1.推进课程改革工程。围绕“国家课程的高质量实施”,持续推进“双减”工作,开展课程规范落地、区域大德育建设、学教方式变革、作业改革深化、科学素养提升、教学评价牵引六大行动,牢牢守住学校教育主阵地。着力建设“美好未来”校本课程群,以文综、理综、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依托,突出交流沟通、生涯规划、创新实践、国际视野等要素,切实丰厚学校课程内涵,以多样化课程形态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启动课改师资培训和课改课题规划专项行动,培育课改先行学校20所。
2.推进阳光成长工程。创新实施“育共体·阳光行”——青少年健康成长行动,协同多方资源助力学生健康成长。配齐配足心理教师,上好心理健康课;做好分级分类的心理健康预防筛查和诊疗工作。积极发挥“四季花园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指导)中心”功能,建立健全教育、公安、卫健、团委、民政等部门协同联动机制。组建“德育心理研究中心”,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德育工作全过程,加强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等援助通道,进一步提升心理服务效能。借助“父母茶座”“一对一”个性化家长会、家庭教育主题沙龙等区域家庭教育平台,进一步发挥家庭和社区协同育人的重要作用。推进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深化正脊工程和明眸工程,提升硬件基础水平,细化防近要求,形成科学专业指导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预防和近视防治的良好局面。
3.推进五育融合工程。纵深推进区域“大德育”建设,成立上城区“青少年成长关护共同体”,统筹专题教育纳入学科课程,推广青少年“15分钟共育圈”研学实践。创新实施“橄榄绿进校园”活动,首批试点学校30所。深化中小学生体育“双百赛事”,提升赛事参赛率、扩大覆盖面。实施“科学报国”科学家精神培育行动,聘任校外科学副校长;发挥院士工作站等作用,建构实践课程,拓展育人场域,让每位学生树立一位科学家榜样,寻访一位科学家事迹,体验一次科技活动,参与一项科技发明,促进科学素养提升。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机制,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艺术社团和示范校。出台《上城区“城市版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构建当家体验(慧当家)、智造体验(乐智创)、服务体验(尚服务)“三体”课程。
(四)涵养师德内力,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勇当先行者
1.推进师德师风工程。开展庆祝第40个教师节系列活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提炼具有上城范式的“浙像有礼三十回”美好教师形象、上城教师“N”条工作细则,形成具有上城辨识度的教师行为规范。加强师德涵养建设,打造“思政教育研究院”和师德涵养基地10个,开展师德专题培训、教师志愿服务、爱心基地体验等活动,健全常态化师德师风教育机制。开展“上城最美教师”评选,表彰先进典型。建立师德师风案例定期通报制度,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2.推进人才引领工程。启动首届上城区“未来名师名校长”培育计划,健全名师一体化的培养体系和管理模式,通过导师帮带、课题研究等形式,培养上城未来名师名校长50名;持续开展区特级教师评选活动,新评10名;逐步建立“杭派教育名家工作室”。制定《上城区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夯实思政教育基础。出台区域《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建设首批名班主任工作室30个。创新干部梯队培养路径,构建关键岗位的“学习地图”,推进干部队伍优化布局。
3.推进师资引流工程。优化教育人才资源布局,通过新招聘、再交流、调结构等多元形式,实现思政、体艺、心理、劳动教育教师优化配置。深入推进教师交流,持续升级教师数据“驾驶舱”,推进交流信息平台升级,实现交流指标可视化、交流目标精准化,全年计划交流教师400名以上。加强与四川、新疆、青海等地区的对口支援,选派优秀教师团队赴偏远地区和海外支教,深入推进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工作,进一步提升区域教育影响力。
(五)发挥服务助力,在“教育能级提升”中勇当先行者
1.推进教育暖心工程。持续优化招生服务,加大招生政策宣传力度,完善随迁子女入学方式,提高全流程数智化招生效率。聚焦为企服务,推出“个性定制入学”,通过教育政策咨询、升学规划指导等方式,组建教育重点服务企业库,设立“一对一”服务专员,提供“订单式”为企教育服务。进一步普及托幼一体化服务,实施春秋两季托班招生,全年提供托班学位2800个,其中春季托班学位300个,基本满足2-3岁幼儿入托需求。开展“暖手心”服务,学校洗手台100%配置热水系统,提升师生校园生活幸福感。
2.推进教育慧心工程。加快推进“美好教育看得见”数智治理工程,以数字基座、应用领域和多跨场景为基础,统筹构建“一中心四领域N场景”的“1+4+N”数智体系。建设“教育大脑”驾驶舱,升级“淘活动”“星级家长执照”“@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等应用,形成教育治理新格局。创新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打造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场景,形成“上城区思维课堂观察分析实验室”集群。依托教育部“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区项目,全面推进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借助SEED平台,探索形成智能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解决方案。
3.推进教育安心工程。全面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常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重点推进校园消控室规范化建设,健全学校安全防控工作机制。制定《关于加强政府采购(货物)公开招标项目管理的规定》,加强风险防范能力。持续巩固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成效,加强食堂管理,全力保障食品安全。统筹谋划区域“共享法庭”布点,优化“无讼校园”共同体建设与运行机制,提升校内矛盾调处实效。深化内审内控机制,试点运行“区审计数智平台”,完成校(园)长离任审计,开展48个基层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加强内审、督导、年度考核工作有机衔接,统筹审计结果运用,最大限度发挥监督效能。做好语言文字、保密与档案管理等工作,进一步提升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