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上城教育2024年春季学术节(评价专场)—— 上城区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成果展示会在杭州市丁荷小学顺利举行。本次活动旨在展示作为浙江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的上城区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区校实践成果。

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处处长翁品雄,省教育厅教研室党总支书记、主任何东涛,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刘力,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姚安娣,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屠晓丹,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合作办学管理处处长叶哲铭,省教育厅教研室评价部主任方张松,浙江教育报刊总社编审言宏,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王凯,市基础教育研究室课程部副主任李燕,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沈琳出席活动。区教育评估与监测中心全体评价研究员,区内各中小学教师代表以及来自省内外的教育同仁近400人现场参加活动。本次活动同步进行云端直播,超4000人次在线观看。

屠晓丹作讲话。他指出,杭州市作为改革的先行者,始终以育人为本,致力于培养具有理想、能力和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上城区教育评估与监测中心作为区域改革的牵头单位,积极推进改革,通过组织专题学习、培育试点学校和培训教师等措施,为全市教育评价改革提供示范。他强调,深化学生评价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改革,以期在浙江省乃至全国取得显著成效。

沈琳为启动仪式致辞。她先向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嘉宾表示了欢迎与感谢。她提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关乎教育发展方向、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教育人要守住改革初心,用善意的评价看见完整的孩子。她要求,理论的学习要勤,教师要增强评价意识,提升评价素养;改革的脚步要实,要强化工作统筹,形成合力,探索创新;成果的转化要快,要将实践成果快速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

区教育评估与监测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缪华良,区教育评估与监测中心评价研究员邵晓婷从历程、支持、成果、成效、展望五个维度出发,全面介绍上城区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项目。

随后,区教育评估与监测中心研究员代表以及优秀实践校代表依次展示上城区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试点项目的四项主要实践成果和校本实践案例。无分报告单展现“分项等级制”在推动学科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成长指数链即通过构建“成长指数”结构模型,优化评价内容、方式方法、运用机制;在“智成长”数字平台里,以综合评价形成全维学生个性化发展数字画像;一张研训“课程表”浓缩了区域教师表现性评价素养提升工程。

叶哲铭、李燕、王凯、方张松等专家就上城教育区校两级的教育评价改革实践成果项目进行专业点评。他们高度认可上城对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整体思考、系统架构、区域推进和持续迭代,认为上城的评价改革不仅具有系统性、实践性、可视性、人文性,更具有动态特征和循证特征。同时,他们也围绕成果提炼、减轻教师负担、突出评价的实践导向、优化工具使用等方面对区域后续发展提出指导意见,为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

活动中,与会人员还现场观摩了杭州市丁荷小学三年级学生非纸笔测评展和表现性评价成果展。

此次活动充分展示了上城区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在区域层面的系统思考和校本层面的多样实践。上城区教育评价改革的成果将激励更多教育工作者投身于改革实践,共同推动教育评价体系的创新与完善,为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