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处楼台。”明代才子徐文长登吴山为这繁华的清河坊写下了诗句。

如今的清河坊繁华依旧,百年老街的生命力在于它的每次提升都能留下经典,又引领新的时尚,让人们的“念旧”和“贪新”中获得双份的满足。

这个“五一”来清河坊,在这里不但可以“寻馆见宝”“开门见喜”“转角见韵”,而且“来了有礼”“到了有福”“见了有运”。

今天第一part,先一起来见宝、见喜、见韵吧!

鲁迅曾在日记中写到“得委托许钦文至杭州浣花斋所购信笺四十余种”。日记中说的“浣花斋”就在清河坊。

“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在清河坊不止“浣花斋”,不妨来这里开启一趟寻宝之旅,和“镇馆之宝”们来场心灵“对话”吧。

走进打铜巷,来到江南锡器博物馆,500多件历代锡器展品次第陈列、琳琅满目。馆中的一件锡制玉壶春瓶正在申请成为民间镇馆之宝。

拐到大井巷,“此时”艺术空间在上个月开馆,带来了“此时当境——敦煌壁画飞天专题特展”,展出横跨北凉至元代的40余幅飞天壁画复刻。

看完壁画,可以徜徉中药的海洋——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领略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历史。

沿着河坊街,有着“江南铜屋”美称的朱炳仁铜雕艺术馆映入眼帘。馆内的雷峰塔原铜匾,是杭州博物馆“镇馆之宝”入围藏品。“五一”假期,这里还有拓铜画手工体验等大家来体验。

漫步清河坊,街上有一家进驻了20余年的“老”艺术馆——青上阁石雕艺术馆,不仅能一睹“镇馆之宝”——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的作品《江南民居系列》,还能看到许多有“西湖情结”的作品。

如果还没尽兴的话,到“钱塘第一井”井博物馆,了解老底子杭州“逐水井而生”的生活;对城市建设历史有兴趣的,还可以来南宋御街陈列馆,参观南宋御街考古遗址展示。

开门见喜

在清河坊,你还能邂逅更多新鲜有趣的玩法。即日起至5月5日,喜欢集章的朋友们可以在这里“刷新地图”——“开门见喜”清河坊集章打卡互动活动,特别推出~

望仙阁、四拐角、灯笼墙、胡庆余堂、御街陈列馆……5款“清河坊·国潮印”限定印章,串联起了清河坊最具历史文化表示性的地标建筑。

5款限定印章随机分布在街区20个打卡点位,既有“红墙”出圈的德寿宫、也有创新人参咖啡的胡庆余堂,既有让你书信寄相思的南宋邮局、也有黑胶听浪漫的Vinylogy……此外,新晋艺术空间、御街宋韵文创、休闲消费市集等点位,跨越文旅多元需求、落地街区全域业态,让大家一边打卡、一边沉浸式体验清河坊新Feel。

转角见韵

有人驻足在四拐角沉浸于低吟婉转的戏曲,有人在鼓楼小广场跟着熟悉的旋律轻声哼唱,有人在环翠楼“情书驿站”分享甜蜜故事,有人在九墙和艺术一字打卡拍照……

春风十里,不如清河坊一隅。

杭州街声团、彩色发动机等音乐团队,和市民游客相约鼓楼小广场,带来晚风音乐会,歌声里是满是青春和回忆。

夜幕降临,中山中路70号,不定时开唱,没有节目单、不透露演出形式,主打一个随心,音符承载着情感,在小巷和夜色中慢慢流淌……

除了潮流音乐,戏迷们也有自己的专场,四拐角里,戏曲唱腔穿越嘈杂的人声,久久萦绕在历史建筑之间。一景一戏之中,让人们领略建筑艺术与表演艺术的融合之美。

细心的朋友一定发现了,最近清河坊街头多出了许多有意思的竹椅,这是一场关于“艺把椅子”的共创计划——新锐艺术家、艺术院校,通过绘画、编织、涂鸦等形式,对传统竹椅进行艺术加工,创作出别具一格的潮流艺术品。

在中山中路70号,粉粉的兔子特别吸引眼球,这是one兔艺术快闪空间,涵盖了one兔艺术家定制展、艺术周边、艺术互动等体验。

逛街总免不了各种买买买,清河坊准备了各种市集,总有一款是你的style!

追寻儿时在吴山广场放风筝的童趣,吴山天风集主打自然造物、新派饮食、文创生活、传统手艺等四大品类,在这里可以尽情放松自己。

外形可爱色彩靓丽的卡通巴士,花灯潮铺、宋韵文创、IP盲盒等国风潮玩,还有冰淇淋、华夫饼、椰子水等甜品小食……吴山广场潮流花车市集散发着时尚感与烟火气并存的独特魅力。

整齐划一的黑瓦白墙古建筑与零落在森林中的简约文创摊位做呼应,环翠楼文创市集像是在森林跳跃的精灵,充满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