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上午,位于紫阳街道太庙巷7号的杭州市首个校园内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紫阳书院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正式开园啦!

近年来,紫阳街道充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先后获得全省五水共治优秀镇街,成功创建低碳社区、无废细胞、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等,2023年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列全区第一,努力为美丽杭州建设贡献力量。此次在市区两级生态环境部门的指导和关心下,街道也开展了首批杭州市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的培育。

开园仪式由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政府、杭州市政协城建委、上城区政协、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主办,杭州市政协城建委主任沈海峰、上城区政府副区长姚洪华、上城区政协副主席许利萍、上城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兴仙出席活动,市区政协委员代表、区政协、市环科院、区教育局、市区两级生态环境部门以及各街道和学校代表等70多人共同参加本次开园仪式。

式现场,紫阳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建文致欢迎辞,紫阳小学的学生们表演了诗朗诵《二十四节气歌》并宣读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倡议书,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紫阳书院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正式开园。

根据校园现有植物分布情况,规划建设了生物多样性体验园、昆虫园、百草园和珍稀植物园四大园区,还设置了科学馆、茶艺馆等室内学区,为学生们提供沉浸式生物多样性体验。

杭州市第一个校园内生物多样性体验园在校园海拔最高处,为校园内及附近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等野生动物提供食源、水源和庇护所,并利用红外相机实时监测捕捉野生动物活动情况。灵感来源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百草园位于校园最南侧的一株一百年朴树下,内种植中何首乌、桑树等植物,旁边设置“百草园里相关动植物图文识别板和吴山上主要中草药植物图文识别墙。珍稀濒危植物园位于校园最东侧自然山体与学校人工建筑形成的山坳绿地上,设置杭州特有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宣传板,种植有珙桐、普陀鹅耳枥、伞花木等多种一级、二级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便于学生开展自然观察。昆虫园位于校园内靠近操场一侧小型绿地,阳光充足,已种植有蓝莓、草莓、绣球等蜜源植物,保证3-12月为传粉昆虫提供食物源,此外还新安装了人工蜂巢等装置,专门为传粉昆虫提供繁殖场所。科学馆内设置了鸟类标本、小型哺乳动物标本等陈列展示区和简易标本制作体验区、紫阳小学校园植物图鉴和学生自然笔记成果陈列区,还配备了生物观察显微镜、手持式显微镜、望远镜观察仪器等,进一步观察学习多样的生物。

此外,根据所在区域生物多样性特色(古树名木、常见植物),我们设置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特色体验课程,推出“吴山寻古树”的探索型体验课程、“中草药种植”的实践型体验课程、“定向之旅——生物多样性知多少”的宣教型体验课程、“博物学之旅(寻找植物)、茶文化之旅”的休闲型体验课程、“叶脉书签”的生产型体验课程及“自然笔记—神奇种子知多少”的其他体验课程,通过一系列课程沉浸式体验生物多样性保护,参与美丽杭州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