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投促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和市委“两场硬仗”部署要求,紧盯重大项目和考核指标,布局新赛道、引育大项目,全力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机制建设,提升招商效能。今年以来,全区上下按照“一盘棋统筹、系统性部署、闭环式管理”的原则,合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聚焦招商引资“一件事”,围绕项目策划生成、要素保障、路径支撑、统筹调度、过程激励和评价考核“六大环节”,不断完善投资促进各项机制,形成全区层面统一研判信息、调度要素、大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构建“六大专班”工作机制,组建大宗贸易和消费、金融、生产性服务业、招商基金、平台运营、总部用地“六大招商专班”,构建“1+6+N”的活动招商工作体系,集中力量推进我区重点产业双招双引工作。深化“省市属国企”挂包机制,建立区领导常态化走访省市属国企机制,原则上每位区领导每季度一次带队上门走访,深化与省、市国企日常联动,点对点联系,面对面沟通,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二)聚焦重点赛道,推进招大引强。瞄准高能级总部头部企业,加大招商力度、强化招引精度、提升落地速度,落地了一批重点项目。既追求质效俱佳、有规模效应的头部项目,包括国央企类总部如东方电气集团光伏全球总部、中兴新集团长三角总部、浙江省健康云项目、中车地铁装备维保公司项目、浙江能碳孵化中心、新农村控股集团杭州总部项目等,500强类机构如索迪斯浙江分公司、罗宾升杭州分公司等;也关注重点赛道、有经济贡献的产业项目,包括金融产业类项目如人保投控浙江分公司、城投千亿基金项目等,数字产业项目如炽橙科技工业元宇宙总部、阡陌数字积分项目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如广东华商律所、上海央法律师事务等。今年新引进的项目中,已上规的项目共24个,税收超过100万的项目共8个。

(三)聚焦土地资源,增强要素保障。聚焦重点地块重大项目,确保“一地一专班”,节点清晰、分工到位、专人落实,进一步加快土地招商进度。实时更新可视化资源。密切对接规资部门、做地主体,密切追踪地块收储、出让等情况,定期梳理更新全区土地资源清单,发布2023年全区土地资源手册,链接“上城招商”小程序,数字化呈现地块区位特点、周边配套、地块现状等信息,实现招商资源可视化。全面加强融媒体推广。联合浙报地产研究院,借助潮新闻等主流媒体,浙里地产、银柿财经等新媒体渠道,推送重点地块招商信息。截至目前,已推送钱江新城二期五堡TOD、常青夕照地块、海潮TOD等系列营销软文宣传稿近10篇,立体宣传景芳三堡单元JG1203-73地块出让情况,相关宣传稿全网累计点击量超60万次。大力推进市场化招商。链接省市工商联资源,抢抓第三届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峰会、第五届世界杭商大会等重大活动契机,举办“走进上城”浙港合作洽谈会、第五届世界杭商大会代表家乡行暨钱江新城二期高质量建设高端交流会等活动,向外输出上城区发展总部经济的一流营商环境和重点土地资源。今年以来,全区出让商业商务用地7宗,超过去年同期水平。重点地块实现重大总部项目落地:钱江新城单元JG1308-08、10地块由浙江农村商业联合银行竞得,将打造金融总部大楼;景芳三堡单元JG1203-75地块由世界500强企业平安不动产竞得,将打造总投资超20亿元的地标性项目;景芳三堡单元JG1203-73地块作为全市首宗总部用地带条件出让项目顺利出让,由知名民企信创控股集团竞得,打造其研发、销售全国总部。

(四)聚焦载体空间,提升楼宇经济。打造全国领先的“楼宇经济”示范区,1-11月全区实现亿元楼宇64个,10亿元楼宇9个。标准引领,牵头制定全省首个地方标准《杭州市楼宇平方效益评价规范》,围绕党群引领、经济效益等6大模块细化45项指标,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跨区合作,牵头发起长三角楼宇标准合作项目,联合上海市黄浦区、南京市鼓楼区等地共同编制《长三角商务楼宇一体化评价体系》,打造楼宇经济跨省合作创新案例。品牌打造,在商务部主办的2023年服贸会上,我区荣获全国首个且唯一的“中国楼宇经济标准引领示范城区”称号,同时获评中国“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标杆城区”“商务区综合竞争力”10强。

(五)聚焦活动开展,激发招商活力。按照“日日有招商、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签约、年年有进步”的工作思路,打造多元化、常态化招商活动机制。组织敲门招商,在区主要领导率先垂范下,全区上下敲门招商、活动招商热情高涨,针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武汉等重点区域持续开展敲门招商。全区累计外出招商242次,境外招商6次,对对接项目516个(次)。举办专场活动,牵头举办了全国温商项目杭州招商对接会、民营企业走读钱江新城二期、楼宇资源闭门推介会、“数智赋能产业焕新”上海专场峰会、浙港现代专业服务合作会议“走进上城”专场峰会、“幸会杭州”上城区数字能源产业专场峰会等各类活动,以及每季度开展重大项目签约活动,搭建高层次交流合作平台,展示“双招双引”招商成果。开展主题培训,高度重视招商队伍建设工作,开展每月一期、每期半天的“双招双引”专题培训沙龙,持续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和专业水平,目前围绕生产性服务业、金融产业、直播电商经济和时尚产业等主题已举办8场培训沙龙。

二、2024年工作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找准产业发展的契合点和需求点,加快落地一批投资大、见效快、带动强、发展好的优质项目,奋力实现招商引资大突破,为全年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强劲动力。

(一)强化战略思维,在提升竞争优势上再发力。

一是围绕都市经济,加强高能级平台建设。依托中心城区空间载体和资源禀赋,进一步细化优化总部经济规划,以19公里钱塘江黄金岸线为主轴,联动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杭港高端服务业示范区、钱江新城、钱江新城二期、钱塘智慧城等片区一体发展,推进“一轴多点、串珠成链、聚链成群”,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行业影响力、产业辨识度的沿江总部经济集群,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都市经济发展样板。

二是围绕品牌经济,推进全球服务商计划。进一步发挥我区专业服务业的强大优势,制定出台《上城区服务商培育发展行动方案》,通过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体系,集聚和培育一批具有全国资源要素配置能力的服务商机构,招引一批具有全国乃至全球资源链接能力的功能平台,为国内龙头企业、优质民营企业品牌建设、业务发展、上市、出海提供最专业、最便捷、最优质的服务。

三是围绕特色经济,提供应用型场景支撑。结合杭州发布“城市机遇”的契机,将招商思路从“给政策”向“给机会”转变,打造“市场+资源+应用场景”招引模式,在项目招引中给予教育、医疗、充电桩、建设工程等资源支撑,主动释放产业发展资源要素,能够为企业创造市场机会,实现产业链融通发展、共建共赢。加大产业基金支撑力度,充分发挥投资撬动作用,在全球范围内招引高精尖创业团队、优质产业项目来杭发展。

(二)强化创新思维,在深挖项目来源上再提升。

一是挖掘存量,创新招商渠道。放大加强我区央国企、金融服务业、链主企业的集聚效应,建立常态化走访省、市属国企机制,引导省、市属企业将上城作为新设业务板块的重点投资区域;加强金融机构推介联络及为企服务,获取投资项目信息、了解参投企业情况,顺藤摸瓜挖掘潜在被投机构信息;加深与自身实力雄厚、在产业链中占主导地位的链主企业的联系,强化产业集群化发展能力,强化产业集群化发展能力。

二是扩大增量,创新招商手段。充分发挥我区生产性服务业的优势资源,加强与中介机构平台的对接合作,通过奖励激励等机制调动中介机构参与招商的积极性,提高招商引资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加大与各地商协会的联系与合作,发挥各地商协会人脉广、渠道多、信息灵的资源优势,打破地域限制发展局限,激发异地商会“以商招商”前沿阵地优势,形成政府推动、商会联动、企业主动的良好局面。

三是拓展变量,创新招商模式。打通外资招引路径,根据梳理的利润再投资、QFLP等8大招引渠道及待境外上市企业、增资企业、利润再投资企业等目标清单,加大力度做好走访对接,有效提升实际利用外资储备总量。创新开展市场化招商模式,结合中介推荐、活动推介、媒体推广等多维度招商路径,在招大引强上动脑筋、下功夫,扩大招商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有效助推信息输出和项目落地。

(三)强化系统思维,在完善机制建设上再突破。

一是优化指标考核机制,根据省市对区的要求和任务,研判考核思路、更新考核办法,加强考核过程管理、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既要强调省市核心指标,也要强调区级发挥特色,进一步将我区的产业特色和重点方向融入到考核中去。

二是完善晾晒激励机制,根据“周专报、旬例会、月赛马、季签约、年考评”工作思路,加快建立完善通报晾晒、约谈提醒等机制,优化奖励方式,发挥过程性激励作用,激励各街道(平台)比学赶超、争先进位意识,以高标杆激发高能量。

三是健全统筹调度机制,加强信息交流和统筹调度,定期收集全区项目推进、外出招商、推介活动等各类信息,每月形成重点项目月报并呈送四套班子领导及各专班牵头部门,协调调度需要区级范围内解决的重点招商项目,合力推进招大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