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棒,接棒。一交一接,礼成。近日,杭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莲响”传承人高燕在宣家埠村党群服务中心成立工作室,并正式收徒。12岁的徒弟凌紫珊现场展示了一段“打莲响”表演。

“打莲响”是一项流传于九堡一带的民间舞蹈,主要以敲、打、碰等动作,跟着音乐节奏,通过莲响棒和身体的碰撞发出清脆动感的声音,给人以美的感受。

“打莲响”又名“竹签“ ”花棍”,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上世纪初出现在老江干一带,由于人口迁徙,在九堡流传保存了下来。每遇重大喜庆活动,人们便以‘打莲响’来加以庆贺,因为连响寓意着丰收。”高燕是第四代传承人,也是一名拥有33年经验的幼儿教师,从1996年接触到“打莲响”这项民间艺术活动开始,秉持对其的热爱坚持至今。

“传承是最好的保护。”在高燕看来,收徒不仅是一种技艺的延续,还是文化薪火传承的体现。收凌紫珊为徒,是高燕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高燕是凌紫珊的幼儿园老师,“她从幼儿园开始跟着我学‘打莲响’,舞蹈功底突出,且品学兼优,是个好苗子。”如今,凌紫珊在东城实验学校就读五年级。

“打莲响”百余年传承至今,表演形式也更加丰富。这些年,高燕一边兢兢业业做好幼教育人工作,一边在教职工和学生间宣传发扬“打莲响”,在“教”与“学”中不断开拓群众基础,分别组建了儿童队、成人特色队,多次参加市、区、街道大型文艺汇演,备受好评。她还不断创新舞蹈编排和升级莲响棒舞美效果,并提出“打莲响”新时代口号“打出快乐,打出健康,打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赋予“打莲响”新的精神内涵。2014年,在九堡街道和以高燕为首的传承团队多年来的共同努力下,“打莲响”被正式收录于第五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而今,市级非遗“打莲响”传承人高燕工作室成立,意味着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宣家埠村党委副书记袁利明表示,未来将继续做好协助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结合九堡特色创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打莲响”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