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云:“……圣人春夏养阴,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对于这句话,清代张志聪解释道:“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也。”意思是指,秋冬季节,天气寒冷,人体内阳气内藏,中焦脾胃烦热,阴液就易损耗。而阴液损耗,可致阴不敛阳而阳气外泄,导致人体不能抵御寒气。久而久之,阳气不能闭藏,至来年春天,体内阳气不足,使人体产生病态。故秋冬季节应注意保养阴液,勿使其过于耗损。

饮食方面,要注意少食辛辣,少吃葱、姜、蒜等辛辣食物。

上城区清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中医师任捷推荐一款食疗——百合鸭

食材:鸭子半只,洗净,切块,干百合30 克,枸杞子10 克,莲子、薏米各1小把,姜、盐少许。

做法:将所有食材一同入锅,水适量,先武火煮沸10分钟;再文火炖50分钟,直至鸭肉熟烂,放入调料即可食用。

鸭肉: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的作用,对于身体羸瘦,虚劳骨蒸,阴虚内热,或咳嗽痰少,咽喉干燥者有很好的调养作用。  《名医别录》中记载:鸭肉“补虚、除热、调理肠胃”,尤其适用于病后体虚之人,补气益阴,滋养脾胃,少佐葱、姜等,既可益胃通阳、散寒除湿,又能调味增香,民间历来视其为滋补妙品。

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入肺、心经,功擅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本草经百种录》中记载:“百合色白而多瓣,其形似肺,始秋而花,又得金气之全者,故为清补肺金之药”。百合尤适用于肺燥证和肺阴亏虚证,症见干咳或燥咳,咳而无痰或少痰,甚至痰中带血,胸中烦闷,咽干唇燥,大便干结等。百合亦可用于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所致之精神恍惚、心神不安,以及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等。

百合鸭作用:养阴健脾。适合口干、食欲差、容易疲劳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