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上班的地方没有食堂,打工人在外吃一顿午饭,很容易就花掉20块钱。有什么办法既能省钱,又吃得安心?邻里食堂来了!在上城,如今它的名字叫“幸福邻里食堂·青邻餐厅”。升级为青邻餐厅的邻里食堂有哪些花样?根据年轻人的口味更换菜单紫阳街道的“木邻蒸好”邻里食堂开业半年了,每天中午是用餐高峰。这家食堂主要做蒸菜,少油少盐,没想到吸引的更多是年轻人。“年轻人也有很多注重养生,老年人还是喜欢吃炒菜。”这是食堂厨师赵玄的观察结论。一到中午11点左右,附近的上班族就相约来就餐;下午4点多,杭州钱学森学校的孩子相继放学,可能会在食堂吃个饭再走。因此,食堂里既设置了一处学习角,供孩子们放学吃个点心、看看书,等家长来接;又建了一个点菜群,供上班族提前点菜。最近天冷,食堂的小火锅上市了,有三鲜、麻辣鱼、羊肉锅等口味,每次想吃了就能在群里提前点单。食堂的点菜窗口还供应椒盐皮皮虾、毛血旺等年轻人爱吃的菜,另外还有甜点、咖啡。民以食为天,根据举措内容,上城在全区选取试点邻里食堂,面向35周岁以下常住青年人口,推出固定折扣、专属套餐、咖啡烘焙等特色优惠。这个月,上城区正式发布了上城青年发展“双十条”举措,全方位考虑到年轻人在上城的吃住行……除了这些“减龄”的服务特色,让邻里食堂变得更加“青年友好”,上城区人才“双十条”举措还包括了面向入住辖区青年人才公寓的青年,可凭青年入住就餐卡等享受7天折扣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