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教育技术中心公示了2024年浙江省中小学智慧校园优秀案例名单。杭州市共有19个智慧校园优秀案例入选,其中,上城3个案例上榜。
上城区获评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以来,在教育技术应用方面的创新实践为教育改革带来了新机遇,建设成果不断涌现。一起来看看获奖学校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的特色举措。
强化普及,实现“人工智能”全覆盖
截至目前,上城区已实现中小学的Pepper机器人和宾果机器人全覆盖,各项目学校通过开发课程、举办社团、组织竞赛、开展研究等丰富形式,有效开展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多样化探索,在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构建智慧校园新生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均取得可喜进展。
杭州市胜利实验学校将“任务导向”“小范围引领”和“短课时科普”的“三点式”Pepper应用1.0范式,迭代优化到“真实问题解决导向”“跨学科导向”“大范围辐射”和“长课时体验”的“两课双导式”人工智能+Pepper探索2.0范式。
学校将机器人落地到信息科技课程和校本课程中,教师基于真实问题解决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导向,引导学生使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解决真实问题,既能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利器,又能让学生触摸到时代发展的脉搏,进一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数字适应力和数字胜任力等数智素养。
创新实践,打造“数智课堂”新样态
在教育信息化领域,上城持续探索、创新实践,从“虚拟技术”“智慧作业”“互动反馈技术”“智慧体育”等多个方面推进运用数字资源,开展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研究,提升课堂诊断和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实施个性化教学。
作为省现代化学校、市智慧教育示范校和区信息化教学示范校,杭州市丁兰第二小学一直致力于智慧校园建设。近年来,学校将体育教育与数字化教育相融合,通过实施“数智体育”项目,推动体育教育由传统课堂向智慧课堂转变,为学生提供精准化教学。
“数智体育”建构的运动功能区,不仅支持体育体能练习,还能进阶支持常态课堂的智慧教学。其以内容智能化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趣学、乐学、融学中更好地习得体育技能、提升团队合作能力等。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功能,自动比对标准化学练数据,形成可视化结果,据点回溯,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保障。借助AI实现人机交互评价、PAID辅助评价,更客观、真实地看到学生课堂行为、体育品德情况,形成过程性数据链评价,促进学生体育素养全面提升。
活用阵地,推进“数字教研”新模式
上城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立区课堂观察分析中心,深化“AI课堂观察分析实验室”建设,着力探索数字教研。利用“AI课堂观察分析实验室”对课堂进行诊断分析,发现教师课堂胜任力的薄弱点,将数字资源进行精准推送,有效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走向科学化、人性化、智能化。截至目前,已建成87间“AI课堂观察分析实验室”,为超过11000节课提供智能化分析服务,数字化教研室遍布全区。
杭州市丁荷小学一直致力于评价改革的探索,着力打造教学评一体化教育发展新样态,构建现代化智慧校园。学校基于数据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将指向教师发展、学业质量、学生成长三个维度的评价方式进行统整,联合校家政社开发全景·全程·全面的三程式路径,形成智荷“AI”全评价模型:课堂全景评价——观课室数字画像助力教师发展,作业全程评价——智能笔三单联合助力学业提升,学生全面评价——云平台多维推动学生个性发展。
通过智荷“AI”模型,学校将观课室、简作系统、综合评价系统进行统整,实现课堂、作业、学生评价的数据共享,解除教师多平台应用的“枷锁”,高效达成“教学评”一体化。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整合,精准助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有效推动区域的协同发展。
上城高度重视数字教育,持续加强智慧校园顶层设计,培育数字教育标杆学校。后续将深度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一系列具有普适性、可复制推广的新型学校创建发展策略和路径,引领全区在数字教育领域走向“教育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