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上半年工作回顾

今年上半年以来,四季青街道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区重大决策部署,紧扣区委“产业突破年”主题,聚焦科创赋能和改革提能两大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打造“最杭州、新上城”标志性成果,加快建设独具韵味的国际化现代化共同富裕典范城区贡献四季青力量,基本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一)上半年来,我们坚持“干”字为先,经济向好态势更加稳健。一是经济指标承压向稳。1-6月完成经常性财政总收入45.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5亿元。重点指标稳中有升,如1-6月营利性服务业完成50.62亿元,同比增长8.36%,其中软件信息业完成6.44亿元,同比增长53.47%;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完成44.17亿元,同比增长3.91%。营利性服务业行动中位列全区第4。二是双招双引有力推进。构建以商引商、中介招商、人才招商的全链招商模式,成功招引落地润新浙、新风鸣供应链等总部项目6个,聚鸿能源、水沐能源等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个。人才各类指标全区领先,并在全区双招双引行动中位列第2,超额完成全年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招引,落地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2个,新增金融商务人才70人。三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发布街道级“为企服务十件事”,实现“一站式”党务、政务、商务运作。高效运用“五找一提”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落实包干访企,上半年累计服务企业405家次,有效解决融至联科技融资授信等问题诉求305个。优化整合楼宇专属网格警务、执法、消防、矛调等功能,做实做强楼宇网格,以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四是消费活动持续升温。积极举办第二届发福面包节、空中秘境花园、家电置换等时尚消费活动10余场。集聚优质消费品牌,引进首店、旗舰店10家。培育远洋私厨、一痕月等优质餐饮品牌,杭州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4家。上半年共计入库规模以上餐饮类企业7家,贡献零售额4600万元,预计全年贡献超亿元。

(二)上半年来,我们坚持“稳”字为上,基层治理基础全面夯实。一是网格管理数智赋能。细分106个网格,“1+7”网格评价体系统揽有力,首创的“房屋三色管理”机制作为全市试点全区推广。持续发挥“基层治理四平台”统筹调度、基层“一张网”兜底保障,上半年来流转问题隐患13632条,完成率达100%。突发事件处置183起,5分钟到达率达99.9%,帮助群众1215人次,相关案例获12345热线点赞。二是安全生产守土有责。创新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高层楼宇抱团互助”应急消防救援模式,“街道-社区-网格”三级应急消防救援体系实现全辖域覆盖。上半年来,已开展九小场所整治检查7轮次,完成隐患整改340处,妥善处置火情25起,获《中国应急管理报》头版点赞。多次承办市区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生产氛围进一步浓厚。三是信访维稳全面攻坚。以“非常之时非常举措”推进“三叉大平衡”工作由乱转稳、由稳转治。全力协同化解回迁遗留问题4件,重点人员信访化解取得突破进展,获得市委马副书记批示肯定。聚焦三源治理,动态整治治安警情,开展各类反诈宣传300余场,有效制止诈骗案件劝阻案件挽回损失420余万,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去年下降2.96%。

(三)上半年来,我们坚持“韵”字为核,精心扮靓魅力都市封面。一是城市风貌焕新升级。全面推进5个省级未来社区创建,积极推进省级“上城钱江都会CBD城市新区风貌样板区”续创工作,开拓区域低碳引领可持续发展路径,楼宇经济绿色升级特色做法入选《杭州市第二批绿色共富和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优秀实践名单》。深耕“扮靓家园”环境大整治,问题通过率100%。依托商圈积极构建垃圾减量体系,落地无废商场、无废社区、宁静小区项目。治水成果引水河水上运动体验项目累计超3000人参与。二是城市建设有效推进。提前完成地铁建设任务,规范辖区20个在建工地“四进四联动”管理模式,完成辖区6310平方拆违。回迁遗留问题从峰值845户降至181户,完成安置房办证286套,老旧小区电梯加装5台,实质性推进5个回迁小区提升改造工作。“三方办”效能逐渐凸显,有效化解基层矛盾165件,获丁副市长批示肯定。三是品牌宣传持续强化。深化区域群团改革,成立外卖行业工会联合会,切实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建会入会取得突破性进展。成立“四季潮声”理论工作室,创新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脱口秀宣讲、午间森林音乐会、青恋交友等活动,因地制宜建成5家青年夜校,相关做法获团中央书记处胡书记等国家、省市领导调研肯定。强化楼宇党建联建,《“一楼四员”直达楼宇妇情“最后一公里”》工作案例被推选为全省优秀案例。1-6月,各类活动事迹共计被各级媒体正面报道700余次。

(四)上半年来,我们坚持“实”字为要,持续深耕民生福祉高地。一是构建全方位、全龄段的优享生活圈。创新推出“公益+市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在五福、钱景、钱运、钱江苑相继打造的特色养老服务案例获浙江日报报道。拓宽青年提能服务,以“社区主理人”模式充实师资库,落地AI人工智能训练师、智能楼宇管理员等人社培训项目,上半年累计开展能力培训服务50余场,惠及1000余名青年技能提升。深耕“四季童乐”普惠托育品牌,通过政企联办、名额共享等方式,新建3家社区级成长驿站,实现托位544个、千人托位数5.48。二是探索赋能型、增能型的民生保障渠道。依托“精康融合行动”“特有爱”行动,联动善淘慈善商店、多彩公益圈,助力实现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收入近万元。积极构建多层次、系统化的救助体系,从困筛选70户家庭开展困难扶助、医疗救助、生活互助、就学资助、银铃关助等“五助”活动,链接10余家单位资源共助困境儿童关爱事业。因地制宜打造家门口青少年宫,惠及410余名儿童就近便利享受家门口普惠课程,相关工作获姚市长调研肯定。三是打造多协同、够专业的民生服务品牌。精心打造全市首个社区“医养护驿站”,实现日均服务居民210人次,相关工作经验在《民政工作文选》发表。持续深化“四季花园”心理服务品牌,启动“星儿童”成长支持计划,积极开展首届心理健康日游园会、孤独症关注日主题等心理健康四进活动140余场,完成青少年“线上+线下”心理辅导3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