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闸弄口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为总抓手,丰富和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狠抓工作落实,持续推动街域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提质增效。现就闸弄口街道2024年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计划作如下汇报: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普法责任
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区各项法治政府建设决策部署,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领导干部自觉带头学法用法,落实会前十分钟视频普法,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及法律法规,坚持吃透法治精神并融入日常工作。今年已开展集体专题学法5次,学习内容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相关知识,切实提高街道干部法治素养。
二、强化队伍建设,筑牢法治根基
在原先集中办公的基础上,将执法中队、市场监管所人员打散重组,通过联合办公提升一体化执法效能,探索打造具有高辨识度的闸弄口“综合治理示范街区”的改革样板。建立闸弄口街道行政执法统一指挥分中心,与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同步运作,街道班子领导带队协调指挥,整合执法队、综管队、应消站、派出所等各条线人员,实现各类事件受理、研判、交办、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制定完善网格智治实施办法,细化调整92个网格、368个微网格,聚合“1+3+N”网格力量1000余人,推动网格“一清、两访、三宣、四报”工作落到实处,让法治普宣触角延伸到边。
三、强化普法宣传,提升普法质效
一是线上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发挥线上宣传覆盖面优势,利用“幸福闸弄口”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答题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推送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同时,利用电子屏、横幅等宣传普法标语,持续提升社会知晓度、认知度、参与度,不断提高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法律知识上指尖更入心间。
二是线下普法活动有广度。结合元宵节、“3·8妇女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时间节点,积极开展“五进”普法宣传工作,今年已组织开展普法活动145场,参与人次26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折页15000余份,有效提升居民及企业法治素养,营造自觉守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浓厚法治氛围。以反诈宣防为例,本年度上门走访宣传规上企业158家次,电诈警示案例覆盖辖区居民、企业、商铺等微信群190余个,辖区电诈累计发案121起,同比2023年下降18.84%;累计案损604.7万元,同比下降61.88%,案损百万以上案件零发生,切实守护居民“钱袋子”。
三是法治阵地宣传有力度。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阵地作用,在春晖社区法治公园、红梅社区法制宣传长廊、法律图书角及法治口袋公园、闸们家法治教育馆(现平安教育馆)等普法宣传阵地,设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相关内容,扩大法治宣传辐射范围,让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近距离的领略法治文化、感受法治精神,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在娱乐休闲中培养良好的法治意识。积极落实“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截至目前,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和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律师提供解答法律咨询334次,参与化解矛盾纠纷35起,起草修改合同30份,代写法律文书16份,举办普法宣传和法律讲座8次。
四、下步计划
一是持续推进普法宣传。充分发挥平安教育馆、社区幸福邻里坊等阵地作用,与学校联建开展青少年儿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加大线上法治宣传力度,以小视频、图文解读等形式,吸引公众参与法律知识学习,提升普法宣传实效。
二是加强法治队伍建设。积极落实“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抓实学法用法工作,对接法律顾问团队,组织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和交流座谈会,提升干部法治素养,将法律知识更好融入业务工作、指导实践。
三是争创新亮点工作。进一步做好与市、区部门对接,融合资源、共建共享,结合辖区实际和区位优势,建设闸们家法治一条街,设置会安阁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天仙社区绿色文化园民法典公园等点位,串珠成链,聚链成势,打造更多具有闸弄口特色的法治工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