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委员:

您在区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打造上城区“文化养老”服务品牌的建议 》(第20244018号)收悉。该提案经我局主办,现答复如下:

一、开设多样文化教学课程

上城区以电大教学为载体,实体化办学为方向,推进“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工作。根据老年人的学习兴趣开设第二课堂,不断整合和优化课程设置。目前区级老年电视大学开设唱歌、舞蹈、书法、国画、摄影、瑜伽、葫芦丝、太极拳、旅游文化、二胡、智能手机运用共11类课程,26个实体化教学班,吸引老年学员前来参加学习,区级教学点平均参加人次为2000人左右。2024年,将扩大招生规模,预计开设39个实体化教学班,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文体教学的需求。

二、打造街社两级老年电大

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在区级教学点的基础上,在街道社区开设老年教育课堂。2023年全区14家街道近200家社区共招收老年电大学员33800人次,入学率达到全区老年人口总数的10%。为了街社两级教学点的老年人能及时了解开课时间和内容,区里建立工作群,提前进行通知,及时上传学习内容。同时,全区现有居家养老服务站点192家,其中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2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70家,建筑面积共计为11.6万㎡,街社两级也定期组织开展知识讲座、演出表演等各类文化活动,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三、夯实老年文化活动基础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浙江老年电视大学上城分校”微信公众号,积极推送老年人防诈骗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宣传、中医养生、安全用电小知识等公益课以及各类文体活动的通知,方便有需求的老年人随时随处了解课程教学动态,及时掌握文化活动信息。二是加强机构合作。在部分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设置老年文化活动教学点,设置教学课程,满足机构老人的文化需求。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文化养老队伍,在教师队伍的选择上,注重专业性,以专业资质、授课经验、学员满意度为评价标准,加强教学质量的监管和评估。

四、打造文化养老服务品牌

一是创新办学模式。依托区老年活动中心资源,有计划有层次地开辟三课堂。如定期举办老年文化艺术周、周期游园活动、期末文艺汇演展示等。创新室外教学模式,与大自然合为一体,寓教于乐。通过大胆尝试,让老年人不仅能更好的掌握知识点,教学互动也更和谐。二是聚焦重阳主题。每年重阳节期间,组织开展敬老月文化艺术周活动。如2023年组织开展了区老年书画摄影大赛,共收到书画摄影作品183件,优秀作品在区文化中心一楼大厅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展出,吸引了众多书画摄影爱好者前来观摩交流。此外,街道、社区也会在重阳节期间组织各类文化活动。三是组织活动比赛。2023年,区老年电大承办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首届“唱响金秋”声乐比赛,首次采用网络报名和现场初赛的方式,关注比赛人数超过10万人。经评委评选,大赛最终决出包含区老年电大学员等杭州十大中老年歌星,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我区老年文化品牌。

下一步,区民政局将进一步做好管理部门整合、服务对象整合、培训内容整合、教学班级整合,打响上城文化养老服务品牌,更好地服务老年人。

感谢您对文化养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 系 人:陈婷婷

联系电话:89500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