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最杭州、新上城”的突破之年。全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重要决策部署,紧扣“产业突破年”主题主线,推动“八八战略”上城实践走深走实,厚植经济发展新动力,奋进预算改革新征程,充分发挥财政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积极作用。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长期过紧日子,全程严控运行成本。强化财政预算管理,硬化预算执行约束,在务求节俭中追求效能,在保证效能中实现节约。一是完善过紧日子长效机制。在贯彻执行坚持过紧日子负面清单的基础上,探索构建长效行政事业单位过紧日子量化评价机制。按照三个“10%”整合统筹压减要求,强化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保障支付安全,落实预算执行从严管理常态化。上半年,全区“三公”经费支出494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3.7%,会议费、培训费支出1122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1%。严格落实政府投资项目招标清单控制价审核,上半年完成29个项目审定,送审金额7.14亿元,审定金额6.32亿元,净核减0.82亿元,净核减率11.5%。二是推动区属国企降本增效。综合国企发展现状和提升方向谋划新一轮国企改革方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上城区区属国企降本增效的实施意见》,围绕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和提高产出效能,确定内部挖潜增效、提升管理增效、推动改革增效三条路径,制定了营收、利润、低效企业退出、全员劳动生产率、存量融资综合成本、资金全口径统一纳管等十方面量化举措。上半年区属国企平均融资成本3.51%,较去年年底下降44个bp,实现存量融资低息置换,多向发力推动降本增效工作走深走实。三是统筹盘活闲置资源资产。聚焦“增量式思维”及“现金流筹划”,清理收缴行政事业单位结转结余资金3610万元。摸排各区属国企长期空置房产情况,指导国企因地制宜制定长期空置房产去化方案,提高空置房产出租率及单位面积租赁收入,盘活国企低效资产,全面提升配置效率。上半年完成历史遗留房产办证15.2万平方米,完成全年目标的152.0%。督促区城投集团十三湾巷、区城发集团蓝创园等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的盘活改造。梳理清查我区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经营性资产及国有股权参股情况,为下一步闲置资产、低效股权的处置夯实基础。

(二)坚持助力产业突破,全力增强经济活力。聚焦产业突破主题主线,以政策和基金为抓手,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精准释放惠企政策红利。按照“有效政策加力保障、低效政策全面缩减、无效政策果断压减”原则,对现行256条产业政策条款进行优化迭代,配合制定出台“1+10”产业政策清单,不断提高政策整体性、精准性,将政策“含金量”转化为企业获得感。围绕“CBD+科创”,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助力塑造产业发展新能级,上半年区本级科技支出比上年同期增长30.1%。拨付企业扶持资金16.34亿元,其中区本级资金14.54亿元,惠及企业1976家次,有力支持总部经济、科技创新、招才引智等重点工作。二是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全面落实民营经济32条,落实政府采购中小企业专项面向、比例预留、评审价格扣除等措施,切实做好政策惠企,实际授予中小微企业政府采购合同金额达6.75亿元,合同公告平均发布时长由27.9天,缩短至13.1天,同比缩短一倍以上。加快政府采购领域增值化服务改革,通过“集中发布+动态更新+企业定制”实现政采需求精准推送,上半年累计推送政府采购中小企业采购意向清单276条,中小企业采购项目清单176条。三是发挥基金招引带动作用。规范产业基金运作,修订形成产业基金管理办法2.0版本,出台基金投资备案细则。发挥基金助力产业招商目标功能,上半年对接项目179个,重点推进项目30个。累计投资金额6.96亿元,撬动社会资本66.87亿元,起到了“四两拨千斤”作用。

(三)坚持有力保障重点,全心书写民生答卷。着力争取上级政策支持,集中财力办好大事要事,以品质民生为目标,提升财政服务保障水平。一是用好政策资源增强保障韧性。实时跟进上级补助政策,有序开展超长期特别国债储备库项目申报、专项债储备工作。上半年,已通过省发改委审核的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26个,上报资金需求54.51亿元,提高财政资金整体效能,助力新一轮基础设施能级跃升;申报储备专项债项目14个,经财政部审核通过9个,涉及资金需求44亿元,审核通过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发行专项债5.45亿元,保障我区公租房及农贸市场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二是优化支出结构实现高效供给。坚持将保障民生支出作为财政资金分配的优先选项,有效推动区委区政府各项民生实事落到实处,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上半年区本级民生支出60.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的81.9%,其中,教育支出20.3亿元,助力打造品质化教育生态,获评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城乡社区支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