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清代表:

您在区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棋牌、餐饮外卖场所无证照经营监管力度的建议》(2024026号)收悉。该建议经我局主办,上城公安分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问题极具针对性,四条建议也很有操作性。近年来,“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推广简化了审批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惠及了大量企业,让群众少跑了冤枉路。但少数不法分子利用其便利性“钻漏洞”,扰乱了市场秩序。结合您的建议,我局将加强棋牌、餐饮外卖场所的“证前”“证中”“证后”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一、问题建议梳理

1.餐饮外卖监管问题。随着网络经济的普及,网络餐饮经营户监管工作,一直是近年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的关注重点和数字化监管工作的重心。根据《浙江省电子商务条例》要求,网络餐饮经营户必须安装视频拍摄设备并接入“外卖在线平台”方可开展网络餐饮经营。根据《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目前在美团、饿了么平台上线外卖经营户均需上传营业执照及食品经营许可证,平台定期与省局证照信息数据池进行数据比对,发现证照信息不符情况当即将店铺下架;同时省局“数智人”系统全时段地对平台经营户开展抽查,一旦发现如实际经营地与许可证注册地地址不一致、阳光厨房信号丢失、疑似冒名使用证照或证照重复的情况,下发“数智人”线索交由属地监管部门进行现场核查并依法依规予以处理,从而达到闭环。截止2023年底,全区共有网络餐饮经营户4645家,“外卖在线平台”接入安装率达到91%,外卖封签使用率96%,未有“数智人”线索过期未闭环情况,从而杜绝餐饮外卖无证无照情况发生。

2.审批登记问题。近年来,我局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对标“重要窗口”建设目标,聚焦优化审批服务,落实惠企减负政策。施行企业开办“一件事”,整合营业执照、公章、税务、公积金等业务,实现“一次申报,多事项办结”;落实全流程网上办理,实现市场主体登记全程“零见面”;推行政府免费送章,实现企业开办全程“零费用”;压缩审批时限,实现企业开办分钟制办结。对于代表提出的虚假登记问题,根据《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相关规定,登记机关应当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由申请人负责。若申请人涉嫌提交虚假材料,《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及《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实施细则》有相应的处罚规定。经查看登记档案,代表提到的该市场主体在登记时提交材料齐全、形式合法,予以核发营业执照符合法律规定。对于代表提出的“该处使用虚假地址材料登记”的问题,我局已开展调查,对涉案的棋牌室已立案调查;同时,对负责代办业务的商事登记中介机构进行调查,根据查处结果开展信用评价并实施惩戒,进一步规范商事登记中介代理行为。

二、下步工作打算

1.加强网络餐饮监管。严格落实网络餐饮服务监管工作的要求,按照省局“外卖在线平台”的业务规定及相关工作流程,继续强化“数智人”线上抽查频率,及时落实“数智人”线索核查处置要求,落实专人对线索进行销号督查,确保整改处置闭环到位。相关业务科室定期对“数智人”线索开展综合分析,研判问题指向,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指引方向。在日常线下监管中,要依托大综合执法平台“综合查一次”、“违法线索处置”、“投诉查处”、“事件核查”等工作的开展,加强部门联合,对开展网络餐饮经营的商户开展线下执法检查,规范经营。本年度已将网络餐饮治理工作列入我局“比学赶超”重点任务。我局将从政府监管、平台自律、消费监督、社会共治多维度入手,进一步提高网络餐饮服务综合治理能力,提升我区餐饮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2.加强全流程监管。严格对市场主体资格登记申报环节的审查把关,对重点资料和易错环节要多查多看;对申报资料存疑的情况,主动对接规资等部门比对资料,进一步确认信息。加强证后监管,对一些可能存在的、无法在登记环节发现的问题,要结合日常投诉线索寻根溯源,对涉嫌违法行为一查到底,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规范一起。2023年,共责令整改冒名登记案件9起,罚款29.45万元,撤销登记35家。加大对商事登记中介机构的整治力度,严格查处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或采取欺诈手段取得登记、乱收费、泄露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今年4月,我局已对辖区内商事登记中介开展专项整治,共检查中介机构452家,发现问题149个,整改19家,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51家,纳入“停业”状态79家。下一步,我局将根据省市局的总体部署,对商事登记中介机构进行信用评价,并建立正向鼓励、反向约束机制。

3.加强合规宣传指导。从监管的事前、事中、事后三维度出发,全流程构建企业合规指导。一是强化事前引导。根据经营者需求把《公司法》《食品安全法》《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制定成50份学习包、200道测试题、20个在线教学短视频,为创业群体提供在线导办、在线学习、在线培训平台,上好“入市第一课”,有效提升经营主体守法素质,防范违法风险,激发经营主体创业活力。二是强化事中合规。集中局公职律师、执法骨干、法律顾问,组建普法讲师团,深入企业,开展“点单式”培训,把行业需求、企业诉求与普法工作结合在一起,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靶向性”“订单式”法律服务;继续推行“以案释法”品牌,梳理发布典型案例,提升企业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将强制监管转化为企业自警自监。三是强化事后容错。严格落实轻微违法行为容错机制,对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的,依法不予行政处罚,通过责令改正、批评教育、告诫约谈等方式进行教育;市场主体拒不改正或改正后再犯的,结合其违法的情节、危害程度,依法予以处罚,做到规范执法有尺度、柔性执法有温度、监督管理有效度,进一步优化全区法治化营商环境。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监管工作我们一直在路上。下一步,我局将联合区公安分局坚持处罚和教育相结合、监管与服务相并重,督促加强无证经营监管力度,有效遏制相关问题再次发生。

感谢您对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行政执法队  陈梅

联系电话:0571-8602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