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革命文物不仅能够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振奋民族精神,是生动教材。
郁达夫故居
郁达夫故居另名为风雨茅庐,现位于上城区大学路场官弄63号。故居坐北朝南,分正屋和后院两个院落,以砖墙相隔,砖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952.1平方米。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小名荫生,生于浙江富阳,“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爱国主义者。1933年4月,因从事进步文化活动,郁达夫被当局警告和监视,被迫跟妻子王映霞离开上海到杭州避难。当时,他们先在杭州的玉皇山脚下买了一块地,后来又置换成了场官弄里的一块空地。1935年,由郁达夫亲自设计寓所,分前院正屋和后院两个部分,并取名“风雨茅庐”,于1936年春建成。1937年8月,郁达夫在抗战爆发后离开杭州,在杭居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文章针砭时弊,并创作了小说《迟暮》。郁达夫在此藏书,曾存有宋、元、明、清之类书约八九千卷,清代诗词集六百余种,英、德、法、日四国文字书籍两万余册。抗战期间,此屋被日军用作马厩,藏书尽毁。
2021年1月郁达夫故居入选浙江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
三堡船闸
三堡船闸是京杭大运河沟通钱塘江的唯一水上交通枢纽工程,船闸的建成结束了江河相望、咫尺不通的历史,揭开了浙江省内河航道建设史上崭新的一页,对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堡一线船闸于1983年11月隆重开工,1989年2月1日正式通航运行,闸室长160米,宽12米,设计年通过量350万吨,从通航第一年起,年通过量就超过设计通过量,1993年达到了930万吨,处于超负荷运行。因此三堡二线船闸于1993年开工建设,1996年12月完工并投入试运行,二线船闸闸室总长200米,宽12米,设计年通过量为550万吨。二线船闸建成运行后,大大缓解了一线船闸的超负荷运行情况,水上通航条件得到又一次飞跃,吸引了大批浙北以上地区船舶南下。
今年3月三堡船闸入选浙江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
澄庐
澄庐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一公园内,始建于民国年间,为清末官员、买办商人盛宣怀的第四子、中国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总经理盛恩颐的别墅,后来成为蒋介石来杭州时的行辕,现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27年,蒋介石与宋美龄完婚,蜜月旅行的第一站就是西湖澄庐。1936年“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曾住此地疗养;次年,他与中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潘汉年在此秘密会晤。经双方的共同努力,澄庐会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之后的庐山和南京谈判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作为我国抗战的重要转折点,澄庐会谈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今年3月澄庐入选浙江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
以上是上城区的三处革命文物它们是中国革命历史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年人了解历史、感知文化、继承传统、弘扬精神的重要平台。
相信通过这些珍贵的革命文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爱国情感中不断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