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区清河坊步行街区,向来是杭州繁华地段,更是浙江省高品质步行街,每日呈现着人头攒动、游人如织的盛景。柳翠井巷人大代表联络站就坐落在此处,覆盖周边商户、居民、游客三大群体,形成“下沉+接待”“扫码+约请”“坐诊+巡诊”的“三式”接待法,奏出一首为企排忧、为民发声、为民解困的动人旋律。

为进一步发挥代表联络站的阵地作用,今年9月份,区人大常委会清波街道工委将柳翠井巷人大代表联络站迁建到了繁华热闹的清河坊步行街区。

清河坊周边商户密集,联络站积极引导23名区人大代表下沉街区,常态化开展进联络站、进商铺活动,以“下沉+接待”的方式编织起收集商户民意的一张网,努力为商户排忧解难。

爱宋吧是上城区一座沉浸式宋韵文化体验馆,距离柳翠井巷人大代表联络站不远。今年6月,在代表下沉街区接待商户的过程中,爱宋吧的负责人赵云飞向代表提问:“我们家小孩子在余杭区上幼儿园,但我工作在上城区,能否帮忙打听下转学的政策?”

驻站代表在接到赵云飞的求助后,第一时间上报给了人大清波街道工委,街道工委转交至街道区域发展办等相关科室。随后,驻站代表联合驻企服务员李卓蕾一起排摸辖区内各幼儿园,帮助商户进行协调沟通。

事情很快有了眉目,街道成功对接清波幼儿园接收转学事宜,9月初赵云飞的孩子顺利入园。

街区交通拥堵?摊贩摆放无序?……在清河坊步行街区,居民或者游客只要愿意,随时可以通过扫联络站二维码和代表码定向反映问题诉求。

“不止反映,还能指定代表跟踪群众反映的某件事项,从而实现件件有跟踪、事事有落实。”人大清波街道工委的工作人员介绍道,这就是“扫码+约请”的接待方式。

在太平坊巷,因为毗邻高银街等要道,经常是各家必争的“停车位”。一到节假日,居民和游客经常一“位”难求,有时难免发生纠纷。街道居民议事会成员陆雅芳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通过扫码反映了该问题。

很快,人大清波街道工委决定约请部分代表,开一场专题议事会,就解决停车难展开“头脑风暴”。驻站的人大代表、社区工作人员、居民骨干、街道相关科室等齐聚一起,纷纷为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出实招。

议事会结束了,人大督推还没有停止。没多久,交警就加大了巡查频次,一些居民议事会成员、居民骨干还自发加大“巡街”力度,对违停耐心劝说,共同打造舒心的通行环境。

很多时候,难点堵点事情需要通过充分的讨论沟通,方能在“大合唱”中找寻到破解良策。柳翠井巷联络站的代表们依托早茶读报议事会、墙门议事、围炉夜话等既有方式,并叠加走街串户、实地踏勘,深入了解民情民意,以“坐诊+巡诊”式让居民群众畅所欲言。

清河坊社区祠堂巷46号1单元的加装电梯项目就是在“坐诊+巡诊”方式中不断磨合最终解决的。据介绍,该项目是困扰了楼道居民5年之久的“心病”,反方认为加装电梯影响自家光线,项目始终难以推进。

今年以来,驻站代表、街道居民议事会成员、电梯公司、社区工作人员召开了数十次“分组会”“议事会”,全力推进协调。7月份,历经“坎坷”的电梯终于顺利加装。

接下来,柳翠井巷人大代表联络站将继续发挥密切联系群众“最后一纳米”功能,以“三式”接待法架起群众与人大代表紧密沟通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