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南星街道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紧抓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之年、“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的关键节点,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圆满完成亚(残)运会各项保障任务,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优作风团结奋进、拼抢快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截至目前,财政总收入13.3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6.38亿元;省委书记易炼红调研南星街道金融企业,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王中毅调研“四维协同”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模式,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丛中笑调研社区家庭教育,荣获浙江省第三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浙江省社会治理创新案例、浙江省“低零碳”试点街道等多项荣誉。
一、2023年主要工作
(一)以“拼”的决心打赢经济翻身仗
弘扬首创首位精神,聚焦经济翻身仗勇闯新路,强力推进创新深化,赢得经济发展主动,一年来经济指标实现逆势上扬。
一是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坚持项目为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建立招商引资月调度机制、项目全过程跟踪服务,引进中科鼎实、浙江廪富物产等10余个亿产业项目。进一步优化产业生态圈,坚持重点招引“金融+文创”两大主引擎产业基础上,科技、商贸、现服等产业同向发力,全年引进产业项目近170家。成功推动鲲翎资本QFLP项目落地,带动全年完成外资到位3740余万美元,排名居前;上半年完成一次性税收1.27亿元,提前超额完成考核任务。
二是经济提速争先进位。完善“真心解难题”的为企服务机制,激发市场主体信心,开展“街道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机关干部”三级走访,截至目前共走访规上企业158家319次,关注企业需求、解决发展困境,协调毛戈平总部项目用地、图强工程材料融资困难等难题26个,有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带动街道各项经济指标提升进位。截至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达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达28.61%、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完成额增幅达62.78%,均位居全区首位;建筑业增加值增幅达6.63%、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增幅达53.54%、限上餐饮业销售额增幅达39.59%,均位居全区第二,其他固投等多项指标增幅位居全区前列。
三是产业基础全面提升。以助力基金小镇打造2.0升级版为契机,在优化金融产业链上不断发力,成功推动全市首个QFLP项目落地基金小镇,为外资进入国内参与私募等金融活动开启新通道。着力推动灵慧人工智能等项目落地,拓展小镇企业智能投资顾问平台、金融产品和金融科技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金融产业业态。参与推进“杭州金玉上城现代金融创新发展区”,构建“431”现代金融生态圈,成功入围浙江省第三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助力服务业扩大开放”做法入选省营商环境2023年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
(二)以“抢”的状态勇当改革排头兵
始终领改革风气之先,着力完善深层次体制机制,以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为突破,把南星打造成创新创业的沃土、现代治理的范本。
一是创新打造“四维协同”执法体系。牢固树立增值化服务理念,强化系统思维,打造整体优势,依托服务、监管、解纷、普法“四维协同”增值手段,深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融入基层治理,创新“首违不罚”等工作机制,助力执法提质增效,打造一流法治营商环境。实施以来,执法频次同比减少23.6%,综合查一次实施率突破80%,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经营扰民等重点领域投诉举报较去年下降32.1%。相关经验做法获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王中毅调研指导、胡伟副省长批示肯定。
二是创新塑造“五星协理”治理机制。积极开展“五社联动”探索实践,统筹各方资源、同心携手共建,以睦邻友好、邻里互助促进多元共治,探索形成家校政企社“五星协理”治理新模式,吸纳机关干部、两新党员、楼道长、学校、亲子家庭等参与社区“三大提升”行动,小区全覆盖开展“清洁家园、亲近邻里”活动12场;辖区能人贤才主动参与扮靓家园行动、亚运志愿活动,涌现出迎亚运藤艺墙等最美地标及阳台营造师等小区达人;发起“我在南星当明星”微笑收集计划,打造南星里“遇见微笑·遇见自己”笑脸墙,展现“笑in南星,好客主人”别样风采。
三是创新推进“三维共治”维稳模式。构建指挥领治、平台联治、网格微治“三维共治”模式,一体联动、快速反应,各类网格事件、非警务事件处置率达100%。实行“1+8+N”的街社两级矛调中心运行模式,积极发挥街道法律服务点、共享法庭等机制,深入开展网格“巡回调解”,将矛盾纠纷吸附在属地,信访交办件同比下降20%。抓实重点人、事、隐患和场所的“四张清单”动态管控,建立“隐患、措施、责任、时限”督办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行动”,共排查各类企业(场所)8168家,发现隐患8746处,整改率100%,确保社会面总体平稳。
(三)以“优”的举措提升群众幸福感
坚持把人民立场落到实践中,大力实施“七优享”工程,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一是全龄化服务解锁幸福生活。坚持把一老一小作为工作重点,用心用情构建全龄服务体系,打造“幸福食堂+幸福助餐点+幸福餐桌+幸福助餐队”四位一体的老年助餐服务模式,获《新华每日电讯》等媒体点赞报道;深化“互助养老”志愿服务品牌,聚焦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风险防范安装“3+X”守护套件,落地上城区首家养老床位。构建“沿江环山”护童阵地,探索专业平台端口前移到群众家门口,“儿童托育+发展促进+教养保护”三维一体儿童服务模式获评全市优秀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入围浙江省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二是全域化微改扮靓美好家园。全面抓好社区“三大提升”行动扮靓街区环境,打造八卦田遗址公园、赞成中心等11处景观小品,全力展现亚运最美窗口形象。深入开展微改造精提升工程,推进复兴路、万松岭路等主干道路迭代升级。深挖金角银边打造嵌入式体育设施,联合亚组会打造“亚运蓝色运动角”,全民共享健身便利,获新华社、人民网、浙江日报等10余家媒体点赞。深化美丽杭州创建,美政花苑成功创建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获评浙江省低(零)碳试点街道,小区加装电梯、二次供水等民生项目获《人民日报》点赞。
三是有意思文化丰富群众生活。结合“皇城古韵·星耀山南”一街一品,打造乐活南星·有意思文化品牌。做强“邻里有意思”邻里文化,承办全市邻居节活动,吸引近1000名中外游客参加;依托“有意思”书房、游线、节庆等宋韵传习载体,擦亮“宋潮有意思”研学品牌,获评杭州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开展“皇城潮市”“少马营越野跑”“御田文化艺术节”等特色品牌活动,让辖区居民感受“风雅处处是平常”。推出“宋韵御道”“游古话今醉南星”“迎亚运低碳旅游”等特色文旅线路;联结“八卦田遗址”与“白塔公园”,构建文旅发展新业态。
(四)以“实”的作风汇聚发展正能量
一是党建领航强基固本。积极开展“红领上城,先锋领航”大赛大考系列活动,统筹推进七大先锋行动,承办全市“亚运青年V站”志愿者通用培训启动仪式。建成集现代潮流与南宋风雅为一体的山南红驿·八卦田驿,通过与高校、经合社、两新组织党建联建,将其打造成居民游客休憩地、党员服务实践地、红色文化教育地、宋韵文化传承地。以“网格议事日”制度为载体,建立“走访联系、问题收集、分层办理、定期会商、电话回访、督查整改”的问题交办处置机制,将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转化为“暖心好事”,“墙门老支书”“红邻微管”志愿服务队解决停车难、电梯加装等问题20余个。
二是统战同行激发活力。牢固树立“宗教无小事”的工作理念,坚持以“三级网络、两级责任”为抓手,制定宗教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整改宗教场所思想教育、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隐患问题15个,顺利完成白云庵3号宗教包租房的危房治理“清零”。创新打造“1+4+N”的创业孵化生态体系,打通海内外“朋友圈”,构建新侨创新创业全要素的众创空间,成功创评“杭州市侨联侨界创新创业基地”,光达美术馆成功获评杭州市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开展“同心迎亚运、牵手向未来”百名港澳台嗨走、“寻美杭州、宋韵迹忆”等活动,推进“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为侨搭“桥”画好同心圆。
三是正风肃纪固本清源。聚焦关键少数,紧盯一把手、年轻干部,采用“登山话廉”“手工话廉”“花艺话廉”等灵活方式,开展班子的互相监督、家属的家风监督、“八小时外”的突击监督,进一步扩宽日常监督方式。拉高工作要求,坚持政治监督,将监督工作与清廉经合社创建、监察联络站作用发挥做好融合。聚焦为老助残项目的发包,以项目监督为抓手,加强对涉老涉残服务招投标项目“标前、标中、标后”关键环节的监督,正确运用“四种形态”精准发力,确保项目廉洁公正公开透明。
二、存在问题
一是党建品牌底色不够鲜明。街道整体党建品牌打造上还需进一步擦亮,在楼宇党建工作中,复兴商圈“红色联门”的品牌内涵外延和深化上,“红色店小二”助力楼宇经济的发展上,谋划的多、实践的少。
二是文化IP打造力度还需加强。聚焦南宋皇城遗址核心区的文化品牌打造不够有特色,宋韵赋能街域发展的整体面貌还不够有成效,文旅消费产业的带动示范作用还不足。
三是未来产业布局还需进一步统筹谋划。在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长远规划还不够,抢占产业集群的制高点、未来布局的制高点上能动性还不足,在推动现代服务业与数字经济高度融合的体制机制上还需进一步发力。
三、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承上启下之年,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之年。南星街道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部署,继续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展现南星风采,为打造“最杭州、新上城”贡献南星力量。2024年工作总体思路是:锚定“奋力绘就中国式现代化南星画卷”目标,聚焦“五个方面”的提档升级,统筹推进“十个项目计划”,积极培树一批在全省全市有影响力的创新典型,推动街道整体工作上水平、单项工作创一流。
(一)聚焦更坚实的发展韧劲,全力抓经济。积极主动融入钱塘江金融港湾核心区建设,积蓄“杭州金玉上城现代金融创新发展区”优势,扩大服务实体经济辐射面。以改革创新搭平台、强引擎,升级服务,持续提升产业能级。
1.开展指标突围计划。弱项指标突围。接续经济提速行动指标排名前列优势,在保持GDP、社零等指标增速稳定前提下,通过发挥顺安资本等平台优势,向营利性服务业等弱项指标集中发力,力争营利性服务业指标提升。产业结构突围。提升产业能级,通过推进思美指标发力、对接毛戈平上市事宜等,助力思美、东箭、毛戈平等总部企业呈现良性、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态势,积极为东箭、欣联做好东部用地推荐,推动其总部落户上城。体制机制突围。深化街道与在地平台部门融合发展、共建共享,对于铁发仓库旧改提升、凤山拾遗二期打造、永安国富金融总部建设、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三期对外招租等项目,在前期规划设计、后期项目招引等方面开展具体合作,促进招大引强。
2.开展营商增值计划。人才服务增值。党建引领,在白塔岭社区打造“R10·社区共享家”,汇聚党群服务和人才之家功能,形成集办公、交流、合作、消费的人才公共空间,配置社区食堂、儿童成长驿站等服务设施,为居民、人才提供共享服务,解决人才在儿童托育、老人托管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法治环境增值。出台全省首个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检查年度计划,细分辖区企业红黄绿榜单,探索“首违不罚+罚教结合+公益减罚”容错机制。通过建立为企法律服务驿站、培育“法治服务网格金管家”、做优15分钟法律服务圈,靠前服务企业。政务服务增值。围绕“再添便利、再减时间、再少跑路、再增实效”的目标,创新助企服务场景,将“政银合作”“移动审批车”等服务触角延伸至基金小镇、复兴商圈,提供一站式集中服务。
(二)聚焦更亲和的环境感知,全力促更新。发挥靠山、沿江、傍河的生态优势,坚持产城融合,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使街域发展与江、河、山融为一体。
3.开展老街蝶变计划。打造未来社区。推进复兴街社区未来社区建设,更新升级沿街业态,展现复兴南街市井文化,强化场景空间营造,补强功能短板,串联沿街商户,探索场地运维、低偿服务、公益活动相结合等长效运作模式,力争复兴街社区创建省级未来社区。建设“韵味百巷”。深入挖掘街道辖区安家塘历史文化街区、凤山拾遗、白塔人家竹巷、梵天寺路、八卦新村步行街等历保建筑、街巷里弄特色,通过城市更新,把南星气质融汇到小街小巷肌理。优化物业服务。针对辖区物业服务品质低的现状,通过三方协同“微治理”、物业提质提价、推广补建续筹模式等,健全完善优质物业服务体系。以社区、居民两大评价指标为基础,建立科学考核制度及奖惩机制,有效推动物业管理融入基层治理。
4.开展生态友好计划。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以低碳街道及社区、无废社区、绿色学校的成功创建为基础,进一步探索碳达峰碳中和的社区实践,以玉皇山社区为试点,推广碳积分工作,开发碳普惠应用,引导居民培养低碳环保意识和行为。全域推进“吾”水共治。推进“污水零直排”监管一件事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小区管理规约、工程及装修服务协议、建立一户一档台账。联动辖区学校打造生态研学品牌,培育生态环保及爱水护水意识。做好居民工作,实现辖区二次供水改造项目全部完工通水。争创垃圾分类示范。提升凤凰山脚路整体环境,将现有两处垃圾投放点提升改造为大型集置点,进一步加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及宣传声势,努力争创浙江省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
(三)聚焦更精彩的宋韵魅力,全力塑文化。充分发挥地处南宋皇城遗址核心区的区位优势、文化优势,深入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在延续历史文脉中当好“薪火传人”。
5.开展品牌塑形计划。创建文化强镇。打造“皇城古韵·星耀山南”街道品牌,深入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围绕打造“两大文化轴塑造宋韵文化传承展示中心”的最新西湖景区控制规划,开展文化根脉守护传承课题的研究,争取成功创建浙江省文化强镇。丰富文艺节庆。强化南星辨识度,扩大文化品牌影响力,围绕农耕文化、美食文化、书院文化、体育文化,统筹谋划百家宴、万松书香、星BA等文艺南星系列节庆活动,发展具本地特色的群众文体队伍,以文育人提升文化软实力。完善文体设施。实施文化“七个一”工程,打造文体惠民矩阵,提升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家园等阵地建设,扮靓邻里会客厅转角、四桥底下、十亩田公园等文体空间及文艺赋美点位,打造嵌入式文体设施及美学空间样板,让文化文艺在居民家门口“落地生花”。
6.开展薪火接力计划。突出文化赋能。协同做好南宋皇城遗址综合保护工程,复兴“南宫北市”南宋皇城布局,传承八卦田南宋皇家籍田的历史,以文旅市集、文旅线路、文旅研学等方式,加大馒头山文化街区、八卦新村米其林餐饮等网红打卡地推广力度,形成美艺美食集聚地。坚持创新转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挥文创街区集聚优势,推动区域影视文创产业延链做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文创产业圈。推动毛戈平、华云文化等继续进行文化创意产品研发,打造更具特色的“南星制造”。滋养文明风尚。深化“家校政企社”共育机制,扩展“五星协里”志愿者队伍组成,进一步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挖掘最美人物故事典型,争创文明单元、有礼地标示范。组建“8090新时代宣讲团”,注重青年党员干部引领。
(四)聚焦更可感的生活脉动,全力优服务。坚持人民为中心,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进一步提升居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7.开展服务舒心计划。全街域优化服务圈层。进一步优化完善“一核两带三圈”十分优享公共服务圈层,打造“幸福邻里坊”2.0版,启动紫花埠满家幸福邻里坊、山之南幸福邻里坊。推动南星里、凤凰御元、八卦新村3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力争实现省市级社区商业在南星全覆盖。全年龄建强服务体系。进一步升级“互助养老”志愿服务品牌,持续深化“儿童托育+教养保护+发展促进”未成年人保护模式,打造全省首个社区儿童及青少年干预中心。探索南星共富“星灯”杭城助残服务项目,试点先行省级精康行动。全方位陪跑创业就业。立足辖区陪跑空间资源优势,打造全方位陪跑生态,重点围绕在校大学生、失业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着力提升培育对象综合创业能力。落地中残联“蜗牛之翼”就业支持服务市级首个基地。
8.开展五社联动计划。提升队伍能力素质。以网格技能大比武、全能社工擂台赛等活动提升社区干部服务群众、化解矛盾能力。接续“五社联动”在全市示范优势,试点杭州市“持证社工进站”工作,开展专业社会服务成果宣传交流展,创建浙江省五星级社工站。汇聚多跨协同服务。深化家校共育,编撰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标准,争创全国示范。成立街道“社会工作名人名家”,对接高校社会工作专家、域内高级社工师、省市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合作建立街校社会工作实训实践基地。浓厚公益博爱氛围。聚焦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落地“橄榄绿进校园”,融合驻校社工、儿童社会工作项目,探索开展“橄榄绿·薪火讲堂”“橄榄绿·正脊行动”“橄榄绿·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聚焦全民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开展“儿童救护进校园”等活动,深化救助培训。
(五)聚焦更智慧的治理体系,全力夯基础。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提升精细化治理能力和高标准执行能力。
9.开展铁军战队计划。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擦亮“南星红门”党建品牌,根据基层组织、党员活动各自特色,推行商圈社区、市场社区、小镇社区等组织设置新模式,推动“支部上网、服务进群、治理进楼”,对流动党员、年老体弱党员分类管理,严密组织体系,争创杭州市示范党群服务中心。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建设“1+3+8+N”代表联系选民的服务矩阵,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提升打造智·和同心荟3.0版,申报新阶层相关市级标准化工作规范。充分发挥工青妇作用,不断通过群团改革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加强清廉南星建设。聚焦“关键少数”,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促进玉皇经合社规范化发展。加强干部“八小时外”监督管理,开展互相监督、家风监督。打造清廉小区实践案例,建设集清廉展示、教育、体验、互动为一体的美政馆,争创廉政教育示范点。
10.开展夯基固本计划。迭代升级“三维共治”基层治理模式。推动指挥领治,推进街道社会治理中心治理指挥体系和执法指挥体系的融合;推动平台联治,网格上报事件、执法事件、警源访源诉源事件统一协同处置;推动网格微治理,建立网格指数评价机制,居民信息底数动态更新。优化完善“组团式矛盾纠纷联合化解”机制。建立“预防-受理-办理-监督-打处”法治工作闭环,用好信访维稳“八措并举”,加大剩余历史积案的销号化解力度。吸纳行业条线能手、物业调解骨干、社区群众行家,加强街社矛调中心互动,推进群众诉求就地解决。探索深化“老墙门片区联防联控”馒头山治理机制。以每个墙门为点,划分宋城路、梵天寺路、凤凰山脚路、万松岭路4个片区,对外来人员、消防隐患、应急响应等内容实行集中式治理,实行每日信息研判、每周督查走访、每月一次房东大会、每季一次联合整治、每年一次总结大会,确保人员信息底数清,治安问题、消防隐患及时清,全力打造“精管善治”南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