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清波街道积极融入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区”大局,锚定“吴山复兴、宋韵浸润、数智赋能、全域共富”的目标定位,全面推进“八大行动”,合力强党建、促经济、惠民生、兴文化,奋力打造共同富裕典范城区清波新篇章。今年上半年以来,“上城宋韵最杭州传统风貌样板区”作为全区唯一,入选浙江省首批“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获评省级“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街区“135+X”应急管理体系获得省委书记易炼红的调研与肯定,双拥工作获得省委常委夏俊友的批示与肯定,五水共治工作获得胡伟副省长的批示与肯定,全过程人民民主相关工作获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火林的批示与肯定,南山路焕新与孔庙书市等工作获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澎湃新闻、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关注报道。

一、上半年重点工作总结

(一)聚焦招商引才,在高质量发展中焕发智治新气象

一是敲门招商扩大总部经济朋友圈。“一把手”带队,多次赴北京、上海等地招商引才,重点对接拾贝投资、新华基金、澳海控股、文和友等企业总部项目,目前街道共招引项目125个,落地亿元项目6个,完成全年任务60%,社零增速达22.3%。二是靶向招引谋划数字经济新引擎。以吴山地下空间建设为契机,积极谋划布局区块提升改造,靶向招引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全程跟进米星科技、安恒信息等8个元宇宙项目,加大与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元宇宙孵化研究院等平台合作。一季度,街道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300%以上,增速全区第一。三是全员助企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依托“千名干部助千企”活动,配强“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专班。上半年全街51名助企干部常态挂包235家重点企业,累计收集问题诉求371个,已协调解决367个,企业满意率98.9%。协同相关单位开展淘宝造物节等文化商业活动20余场次,五一期间商圈累计客流71.2万人次,营收1.15亿元,同比增长超150%。

(二)聚焦宋韵标识,在守正创新中描绘文治新图景

一是系统谋划,构建文化发展体系表。联动辖区中国美院、省文投等院企,集聚非遗大师、文化名人等智库力量,建立常态化研讨机制。通过统筹辖区文化资源,明晰街道“宋韵体验首选地”的目标定位,实施“打造一批韵味街巷、招引一批文化产业、推出一批研学路线,营造一批体验场景、开展一批文化活动”重点任务,塑造“雅韵清波,美美与共”文化品牌。二是文化赋能,探索双YUN融合路径图。围绕宋韵赋能亚运,将双YUN文化充分融入于物理空间和人文环境中。积极推出“南上路上的最美冰箱”“无烟西湖”等优质志愿服务项目,以及“书香换花香”等“双YUN”主题活动50余场。利用墙面橱窗艺术布置、主题小品装饰、亚运主题墙绘等方式,打造具有宋韵特色与亚运氛围的特色精品城市景观。三是惠民暖心,打造品质文化生活圈。深化“美美讲堂”“拾遗课堂”“研学课堂”三大主题文化品牌,开展各类文化课程55场次,营造学习型邻里氛围。策划一批富有思想引领力和艺术感染力文化活动,上半年已开展“上城有FUN 孔庙书市”“亚运有我·民企争先”百架无人机表演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304场次,其中孔庙书市引发的旧书寻人的暖心小故事获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澎湃新闻等国家级媒体关注报道。

(三)聚焦品质城区,在匠心提质中绣出精治新颜值。

一是品质城区建设迈上新台阶。聚焦南山路、西湖大道、河坊街、吴山广场等亚运精彩点位,组织开展“匠心提质绣杭城”城市品质大提升专项行动。通过艺术改造升级、环境提升、花满上城、志愿先行、氛围共营等工作,营建重点出彩项目。其中南山路小黄楼通过提升改造,晋升新的网红打卡点,河坊街、南宋御街成功接待了百位来自亚洲45个国家(地区)的奥委会代表参观。二是环境优化治理取得新成效。启动亚运环境质量保障攻坚行动,大力推进无废社区建设、低零碳试点街道(社区)申报、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创建等,全力做好水、气、废等生态环境文章。结合旧改工程因地施策改造优化地下管网,拉快2个二次供水改造小区进度条,实现清波二次供水全覆盖。三是韵味街巷打造取得新突破。立足“景区式”建设理念,融合宋韵文化和江南气质,加快推进5条精品类“韵味百巷”建设工作。目前劳动路等2条街巷已初步完成,6月底前旧仁和署、三衙前、荷花池头将精彩亮相,辖区韵味气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聚焦共富福祉,在共建共享中激发善治新格局

一是做优“一老一小”,推进优质服务共享。充分发掘现有场地和服务资源,加快清河坊社区幸福邻里坊建设进度,探索“食堂+助餐点+餐桌+助餐队”四位一体的老年助餐服务模式,累计受益老人17000余人次。高标准运营木马清园普惠型托育机构,新建清河坊社区婴幼儿成长驿站,借助社会组织等资源开展婴幼儿家长养育课堂16场,不断完善多元化养育照护体系建设。二是做强“五社联动”,推进社会治理共建。积极整合资源,成立“幸福清波”社区发展基金会,助力6家企业认领基金会项目,全面汇聚社区慈善“蓄水池”。持续开展社工队伍建设“关爱不停歇”“服务不打烊”“薪火永传承”三大行动,培训200多人次。积极引导张能庆公益服务站等优秀社会组织投身亚运攻坚、社区自治等志愿项目,累计受益人群达3万余人次。三是做实“慈善公益”,推进基层救助共济 。借助“慈善+救助”机制,实现困难群众多样化诉求的精准对接和深度契合,累计发放救助金8.5万。聚焦“特殊群体”,新建两处康复站,完成残疾人之家提升改造,开设水墨疗愈助残课程、爱馨互助会就业培训等课程等30余场次,实现“硬件”和“软件”双升级,惠及残疾人9000余人次。

(五)聚焦除险保安,在平安护航中建设法治新高地

一是“包干制”落实,全链条压实信访责任。持续发挥“清波话坊”等党建信访“双阵地”,通过班子成员下沉一线、“第一书记”包案攻坚,累计化解“十大领域”重复信访积案4件,近三年来均保持了进京零登记、零非访、零滋事的目标,截至5月清波街道成为全区首批十大领域积案清零街道之一。二是“一体式”执法,全方位提升执法效能。整合多元力量,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全覆盖,拓展安全经营、餐饮消防、商品质量等执法“监管一件事”场景25个,开展跨区域联合专项整治“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80余次,着力破解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重复执法、多头执法、随意执法等难题。三是“作战式”准备,全时段加快应急处突。纵深推进“小脑+手脚”机制运行,以综合信息指挥室作为“小脑”,多元力量为“手脚”,建立“135+X”的快响激活、高效协同应急处置机制和“日访夜巡、吹哨报到、协同快响、整改销号”闭环问题发现处置机制,为街区安全提供全面保障,该项工作今年4月底获省委书记易炼红调研肯定。

(六)聚焦固本强基,在守根护脉中凝聚共治新合力

一是在“党建统领”中夯实智治底座。以党建统领网格智治为抓手,依托民政安居守护大走访、政法基础信息大排查、迎亚运上门入户等专项行动,持续推动“第一书记”、挂包科室、“大综合一体化”执法人员、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下沉,4天实现11346户居民走访全覆盖,收集和解决群众问题247个。二是在“精细管理”中提升服务效能。坚持以“争星晋位、全域建强”为抓手,全域推进现代社区建设。全面压实小区综合党委责任,落实小区党组织、业委会、专业化物业服务、小区专员“四个全覆盖”,依托“清波话坊”议事平台,精准掌握群众所需所盼,进一步树起老旧小区精细管理标杆。辖区中大吴庄被评为2022年度浙江省级“红色物业”项目,该小区综合党委“支部先议法”获全区推广。三是在“大战大考”中淬炼干部品格。聚焦“现代社区建设”“护航亚运”“八大行动”等主赛场,先后开展“文明风尚”“花满清波”“平安和谐”三场大比武,真正实现以赛促干、以考促效。坚持“选优、育强、善用”全流程干部管理,组织开展“头雁领航班”“青年成长营”等课程15次。积极探索街社干部责、绩、能、效评价与经济收入、评优晋升强链接,建立干部担当力指数,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二、现阶段困难及不足

今年以来,虽然部分工作已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但在 “赛场赛马”比学赶超新常态下,街道持续性发展受两方面因素制掣。一方面创新谋划意识不够突出,文化资源需要进一步统筹利用。辖区宋韵文化资源丰富,但是统筹利用辖区文化资源的系统规划和具体方法不够明确,宋韵文化资源转化率不高、文化创意驱动力不足、文化品牌塑造不够系统。文化资源难以转换为文创、文旅等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公共空间资源有限,配套资源需进一步开拓整合。辖区地域狭小、人口密集,配套用房资源受地域面积掣肘,用于公共服务的场地面积缺乏,公管、平安等诸多部门只能驻外办公,影响办公效率,恳请区委区政府统筹协调国有资源,适当帮助街道解决办公场地不足问题。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今年,街道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建为统领,牢牢抓住都市经济发展、亚运精彩点位展示、宋韵文化传承三个重点,以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出发点,全面推进辖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将“党建统领网格智治”作为街区发展主线

依托党建统领网格智治体系建设,谋划建立网格、楼道执行力评价体系,对网格和楼道的引领力、服务力、协同力、化解力等指数进行量化,形成网格智治工作“体检清单”,助推网格管理工作精准靶向发力。围绕幸福邻里坊打造、优化营商环境、迎亚运环境品质提升等重点工作实绩,以业绩信息采集、正反向评价、“一把手”评价、考察组核实研判等手段,开展街社干部“担当力指数”测评,持续推进“转作风 树形象 办实事 暖人心”行动,建立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有效路径。

(二)将“都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街区发展动力

统筹清河坊步行街、南山路沿线、吴山商圈招商资源,利用勾山国际、四宜大院等核心楼宇,进一步完善产业规划布局和方向。紧盯元宇宙、数字经济、文化产业等重点产业和人才招引项目,全面加强与平台、企业、中介、高校合作,加大自身优势宣传,主动出击赴外地敲门招商。将街区打造为集时尚购物、美食品鉴、宋韵体验、中医保健、艺术展览为一体的街巷新业态,加快形成宋韵体验+休闲旅游以及高端消费+总部经济产业的产业集群。

(三)将“亚运精彩点位展示”融入街区建设全域

始终坚持“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理念,以“红领上城奉献亚运”先锋行动为抓手,聚焦“迎亚运”道路立面整治、吴山广场风貌提升、南山路西湖大道环境焕新、河坊街南宋御街提升改造等多个精彩点位,倒排节点,全力推进,打造宋韵文化和亚运文化有机融合的精彩展示窗口,营造“身在景中,犹如画中”的街区韵味。

(四)将“宋韵文化传承展示”嵌入街区发展主轴

通过撰写一册“清波寻宋”传承推广书籍、打造一系列“宋韵今辉”主题特色活动、开发一组“一路生花”游览体验路线、建强一支“亚运有我”志愿服务队伍、绣好一幅“诗画江南”城市风貌图景,串联起一项“可知可感可游可为可赏”的清波特色文化品牌项目,打造“古韵吴山四宜清波”一街一品牌。

(五)将“民生福祉共富先行”贯穿街区发展始终

加快“幸福邻里坊”建设,纵深推进木马清园、婴幼儿成长驿站等阵地发展,全面优化场地空间功能布局,打造“10分钟托育养老服务圈”。依托“五社联动”机制,深化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快落实全科、全能社工上岗,建立社区人才资源库,加大社会组织孵化培养力度。进一步提标张能庆公益服务站、爱馨互助会、西湖国学馆等公益组织服务效能,以优质专业的社会力量导入基层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六)将“数值赋能平安护航”作为街区发展的基石

以平安护航亚运为主线,迭代升级“线上+线下”全时段、全域管理的“135+X”应急管理体系,充分依托“基层智治系统”和“街道数字智慧驾驶舱”,积极联动派出所、消防、文旅等多元力量,重点聚焦信访维稳、基层排查、隐患整改等多个方面,系统集成治安、消防、消费纠纷等各类隐患快速处置机制,真正实现对各类风险的精准识别、预警监测、高效处置,形成“小脑”+“手脚”整体智治新格局,切实为亚运盛会成功举办保驾护航。

下半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两个先行”为指引,围绕“八大行动”,进一步放大优势、补齐短板,全面汇聚起打赢经济翻身仗、亚运攻坚仗的强大力量,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上城篇章作出清波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