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排查大整治,安全生产责任有效落实。

一是全面开展大排查整治。认真吸取金华武义4.17”重大火灾事故教训,紧盯全区安全隐患薄弱环节和重大风险点,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强化消防、建筑工程、道路运输、城市运行、危化和工业企业等重点领域排查整治,增设专业市场、再生物资回收站、住宿业、全链条电气焊、教育整治内容,形成“1+2+15+N”全领域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方案,落实72项铁措施166个评价标准。对照10万级别的工商企业底数,彻底查清属地和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底数,对道路交通、工贸、消防等领域违法行为严查严处,充分运用一案双罚、顶格处罚、行刑衔接铁手腕落实隐患整治闭环管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共实地检查各类企业(场所)3.13万家次,发现问题隐患3.88万处、完成整改3.87万处,整改率为99.84%(其中,重大隐患880处,完成整改873处,整改率99.20%),责令停业停产950家,立案查处0.54万家(个),行政拘留73人。二是全面落实亚运公共安全。根据区亚保指挥部统一部署,制定区公共安全工作部工作方案和公共场所人员聚集方案,建立1个办公室、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消防安全2个专项工作组、12个行业专业组的工作专班。联合消防、住建、综合执法、文广旅体、商务等部门建立“日汇报、周碰头、月分析、季约谈”的长效机制,加强对亚运安全问题的暗访、通报、预警、约谈、督导考核,压实街道和行业部门安全责任。三是全面深化安全责任机制。依托全覆盖责任体系,梳理明确全区708位重点单位领导干部责任清单、履职清单,每月开展线上履职;围绕“1+9+X”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要求,持续更新各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消除监管盲区。围绕动态晾晒和长效管控,制定出台《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实施方案》《安全隐患全面排查整治常态化工作方案》,坚持一线发现问题、研判问题、解决问题,重点排查触及安全底线的重大隐患问题,梳理底数、隐患、责任、闭环整改、执法处罚5张清单,重点攻坚厂中厂、专业市场、民营医院、建设工地等4类重点场所,细化明确11个重点领域攻坚整治任务,初步形成常态化监管防控“5411”工作机制。逐步建立“每日日报、每周分析、每月专项整治、每季点评通报、年度考核评价”全时段常态化长效监管和安全防控制度,创设“三色预警清单”,建立行业领域重点风险隐患预警、研判、交办、排查整改闭环机制,压实工作责任,从严抓好整改,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风险隐患。

二、强联动快协同,夯实基层应急体系基础。

积极构建上城特色的365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现代化体系。一是不断强化三项职能一体,构建协同指挥处突体系。制定《上城区应急指挥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推进区应急指挥规范化建设,提升应急指挥能力,促进应急指挥联动。制定《上城区应急救援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提升区应急救援队伍、预案体系、应急处置、救援保障规范化建设水平,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推动应急力量整合。围绕五进宣传主线,以“百场安全宣教进社区”培训活动为契机,组织“平安护航亚运”“5·12”全国防灾减灾日、6月“安全生产月”等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消防、防灾减灾等知识技能,提升全社会安全意识和能力,形成应急宣教融合。二是重点加强六个阵地建设,构建全员全域力量保障体系。不断强化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区域性微型消防救援站、社区微型消防站、基层网格、应急消防物资柜、安全宣教阵地等6个阵地建设,现有8家应急消防管理站通过达标验收;区域性微型消防救援站按照“135”救援圈建设要求不断提档升级;基层社区网格以网格为基础制定应急消防工作清单,以实战标准配强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和楼道(栋)长等基层力量,做强网格最小作战单元。依托区级民生实事项目在全区范围内配备2000组应急消防物资柜,为群众提供实用管用防灭火工具,实现应急消防管理工作全覆盖、无死角,将应急力量体系建到百姓家门口。三是做好五项管理统一,构建规范高效管理责任体系。不断完善健全组织架构、管理机制、职责清单、队伍建设、考核激励等5个管理体制的统一,着力强化街道、社区应急管理组织领导,建立职责明确的组织架构。编制基层应急消防管理工作手册,以“照单履职、对标检查”提高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的质量和效率。上半年以来,坚持每周开展可视化指挥调度抽查,每月确定不同场景进行拉练,每月按科目开展技能竞赛。已完成森林防灭火拉练、工业企业火灾救援拉练、燃气事故抢险救援拉练和应急救护、防汛排涝技能竞赛10余次,通过开展拉练、技能竞赛等多种方式,加大基层队伍能力建设。

三、全灾种大应急,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一是落实防汛防台应对措施。全面落实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更新明确防汛行政责任人2742人。紧紧围绕防汛防台“八张风险清单”,制定分类分层分级研判管控工作机制,完善风险滚动研判、应急指挥、抢险救援等机制流程聚焦风险隐患排查检查,围绕“十个再查一遍”全覆盖地毯式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查明风险底数3292处,全部实行“一点一策”风险清单化管理。强化应急力量布防,区街两级共落实抢险队伍1527人,分批分区对217个区街社三级物资储备库检查确认;组织街道、社区完成防汛防台应急预案和防汛形势图修编工作,紧盯实战需求并开展防汛排涝、抽排积水、管道封堵和树木清障等专项技能实训与比武演练。深化“防汛防台·城市内涝和运行安全智能协同应用”研发,梳理“8+28”风险场景,厘清风险、责任、处置三张清单,将预警、风险、责任、措施进行智能化关联,实现风险闭环管控,提升防汛防台指挥体系协同作战能力。二是推进森林防灭火规范化建设。大力开展火源管控、打违行动等专项整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配防灭火装备、高空森林瞭望系统和防火热成像监控,实现火情全覆盖监测、立体式巡查。加强森林防灭火专业队伍建设,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组织村社干部、消防员、护林员、社会救援队伍开展多伦森林防灭火实战演练,完善发现火源、报告扑救、转移人员和救治伤员等处置全流程,增强专业扑灭火能力。三是减灾能力得到示范肯定。全区建成规范化避灾安置场所179个,有效避灾面积超过12.2万平方米,可临时安置4万余人。推进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优化按标配置、信息共享、调拨顺畅的应急物资管理体系。3月,全省和全市减灾救灾工作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实地观摩李宁体育园临时避灾安置场所与红梅社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并就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作典型经验交流。国家、省、市应急管理局领导和兄弟单位考察团队先后10余次调研指导,防灾减灾工作成效得到充分肯定。

四、全覆盖全闭环,安全监管治理高质高效。

一是突出重点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全链条电气焊专项整治行动和“厂中厂”(一厂多租)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电气焊、电工作业“持假证上岗、无证上岗”等违法行为;制定电气焊电工违法作业举报奖励方案,动员全社会发现上报重大安全隐患;牵头建立执法协调机制,明确线索移送流程、证据标准,促进一案双查;累计查处违法电焊案件13起,处罚违规人员15人,其中拘留12人。组织全区56家厂中厂出租企业和787家承租单位全部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并落实安全生产统一管理、协调;以幢为单位全部落实消防警铃设置,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印制上城区一厂多租企业安全管理台账样本,指导企业建立完善台账制度。二是推进隐患整治闭环。紧盯危化品使用企业、重点火灾工业企业、加油站以及小微园区,围绕重大隐患“发现-管控-整改-销号”全闭环流程,深化违法线索移送上报和简案快办机制,督促落实隐患整改闭环。借力专业机构,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对加油站、小微园区、267家工业企业和56家“一厂多租(厂中厂)”出租企业开展体检式隐患风险诊断指导,累计服务2506次,整改隐患3503条。上半年,局本级对涉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企业125家及相关责任人员29人共计154起案件立案调查,累计罚款人民币257.92万元,完成行刑衔接案件3起。三是加强社会警示监督。加大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企业的曝光力度,持续在上城报、上城发布APP等媒体上发布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各类宣传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能和教育警示作用,累计曝光28期,发布典型案例84个。积极鼓励举报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在“上城发布”“上城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上设立“民呼我为•请您来发现”模块,群众只需要简单操作,轻松实现安全隐患的即时上报。围绕电气焊作业实施有奖举报,设立有奖举报微信小程序,动员全社会发现上报电气焊电工违法作业重大安全隐患,奖励金额最低500元、最高10000元,累计处理安全举报17起。

五、强素质争先锋,强化队伍能力作风建设。

开展“强素质、转作风、保亚运、争先锋”活动,加强应急管理队伍能力作风建设。一是强化人民至上的应急觉悟。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坚定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抓住理论学习中心组、机关党支部、广大党员干部三个层面,依托学习强国、应急管理干部网络学院、固定党日活动、党课等组织开展各类政治理论学习20余次,教育引导应急干部在学思践悟中提高思想觉悟,增强责任意识,打造学习型“应急先锋”。二是锻造攻坚克难的应急能力。立足新时期应急管理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统筹兼顾,善抓工作重点,勇于担当尽责,狠抓任务落实。通过专项排查整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执法比武、“数智应急”应用比武、组织队伍竞赛演练拉练等方式,把提升修炼应急处突能力作为提升应急干部综合能力的关键点和着力点,不断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打造引领型“应急先锋”。三是锤炼担当实干的应急作风。坚持把高效率、快进度、保质量作为应急干部工作标准,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践行“日晒、周议、月析、季评、年考”日常运行管理机制,切实做到履行岗位职责、联系服务群众、推动中心工作,打造实干型“应急先锋”;全力配合区委第四巡察组工作,梳理近5年来基层党建、党风廉政建设、资金管理、“三重一大”事项、民主决策等方面工作开展情况,不断查漏补缺完善,把接受政治巡察当做一次全面政治体检,当做促进应急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打造廉洁型“应急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