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区住建局紧扣“八大行动”战略行动目标,始终坚持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的理念,打好“建设”“整治”“提升”“防范”“化解”“凝聚”组合拳,全面推进品质城区建设工作。
一、2022年工作情况
(一)抓建设,在基础设施更“全”上下功夫。一是道路建设跑出“加速度”。完工25条(段)地铁道路重建恢复,解放东路、钱江路、建国路、河坊街等7条道路获得市级优胜项目,3次获得全市迎亚运道路“赛马”评比优秀城区;完善城市路网,推进新建道路26条,打通药香路、海潮路、九沙里路3条“断头路”。二是配套设施建设驶入“快车道”。完成桃花湖公园、省妇保地下停车场等建设,新增停车泊位3579个,其中公共泊位1550个,完成523个充电桩建设;超额完成172万方地下空间开发。三是保障住房建设摁下“快捷键”。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3518套(间);推进丁桥单元 JG0407-08 地块公共租赁住房以及笕桥单元JG0407-R21-02地块、艮北新区单元JG1606-R21-04地块两宗地块共有产权房建设。
(二)抓整治,在有机更新更“亮”上花力气。一是旧改经验可复制。实施改造项目180个,完成125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青荷苑社区、小营巷社区获得市最佳案例荣誉,复兴南苑小区等4个项目获得典型案例荣誉,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获批全省优秀等次。二是未来社区全域化。全域推进旧改版未来社区创建,全区已有30个项目列入省、市未来社区创建名单,其中27个列入省未来社区创建名单,数量居全省首位,未来社区工作获得2021年省政府督查激励。三是城乡风貌树样板。全区8个项目列入省级城市风貌样板区创建,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特色产业区成为第一批市级风貌样板区,宋韵最杭州传统风貌区成功创建省级风貌样板区。
(三)抓提升,在居住环境更“优”上出实招。一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全力推动征迁历史遗留项目清零进程,完成612个点位清零;完成浜河、牛田、蚕桑等5个地块41万平方米安置房的竣工备案,完成2837户回迁安置。二是扮靓城市景观绿化。完成运河运道、东湖绿道、六号港绿道约28公里;完成九州路、甬江公园、沪杭高速东侧等绿地67万方;完成甬江公园、江吟公园、东湖路市民公园等8个项目。三是彰显城市形象韵味。全面启动“品质上城·韵味百巷”创建行动,湖滨、小营、清波、紫阳4个街道各有1个韵味街巷项目进入设计深化阶段;将亚运元素和宋韵文化有机融合,开展209个工地围挡整治提升;完成第八批历史建筑挂牌工作。
(四)抓防范,在安全监管更“严”上动真格。一是危房治理提实效。开展城乡自建房排查整治、既有建筑外墙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完成21处危房解危工作;开发、运用“上城区危房智慧在线”数字化项目,实现危房全生命周期常态化长效管理。二是工地管控强落实。持续开展全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除险保安专项行动,将“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落到实处,签发责令整改单953份,停工单58份,约谈企业112家次,实施企业扣分96起,扣除企业信用分105分。三是装修监管重查处。严厉查处装修现场未批先行、破坏房屋结构等违规行为,处理违规拆改墙体结构投诉件903件,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 506 份,移交综合执法局处罚9 件。
(五)抓化解,在基层治理更“稳”上做文章。一是房地产风险处置有序。牵头区房地产风险处置专班,召开业主见面会74次、企业约谈134次、约谈不配合施工单位41次、开设共管专户11个,顺利推进风险处置。二是信访积案化解有力。持续推进积案化解、访源治理工作,共处置各渠道反映信访件9800余件,化解第一批至第三批国家、省、市、区信访交办件共计99件,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消除了上访风险。三是现代社区建设有为。完善三方协同治理体系,实现物业服务企业党建工作100%覆盖;将采荷街道“金牌管家大物业”管理模式推广至全区,通过委托专业物业管理、业主自管、区市政集团公司兜底等形式,631个住宅小区实现无物业管理小区清零,226个老旧小区实现专业化物业全覆盖。
(六)抓凝聚,在干部队伍更“强”上求突破。一是深化党建引领作用。实施“头雁领航、堡垒强基、先锋强筋、行业同心”四大工程,联建主题党日活动6次,开展“一支部一品牌、一书记一项目、一党员一风采”系列活动,派出党员干部参与防疫等志愿服务300人次。二是强化廉政建设。全面、精准、动态调整廉政风险清单及防控措施清单。深化行业廉政建设,规范小区业委会运行,制定《上城区清廉工程共建活动实施方案》,启动全区工程执法监管平台建设。三是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全年开展科级干部提拔交流2轮,共提拔交流23人,同一岗位科级干部轮换比例达40%,实现全局干部资源优化配置,激发队伍活力。
二、获得的主要荣誉
2022年,我局牵头统筹的多项工作在省市排名中靠前,主要奖项如下:2021年度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和未来社区建设省级优秀;全区被评为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工作成效明显的县(市、区);2021年度综合交通治理与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工作成绩突出的集体;2021年度杭州市老旧小区综合提升改造工作最美旧改集体;2021年度杭州市绿化和文物工作综合考核结果中评为最佳管理单位A类地区;2021年度杭州市扩大有效投资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突出贡献集体。
三、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我局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一条主线”,深入实施“三大工程”,全面实现“五个全域化”,建立健全“七项机制”,重点落实“九项工作”,切实发挥好城市建设领头雁作用,书写好共同富裕典范城区住建篇章!
(一)紧扣“一条主线”。我们将紧扣打造“四个年,即韵味展示年、亚运保障年、共富创建年、项目提速年”这条主线,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以“住建铁军”的责任担当和“争优创先”的坚定决心,向全区人民交出靓丽的住建答卷。
(二)实施“三大工程”。一是固本强基工程。坚持党建统领,抓好队伍建设。通过专题学、示范学、全员学推动全局党员干部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要义,筑牢思想根基;压实中层责任、激发青年活力、守住廉洁底线,加强团队建设,形成工作合力;适时开展干部交流提拔,发挥年轻干部在各专班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工作效能、效果;激活群团组织的动力和活力,促进各项工作全面突破。二是韵味展示工程。围绕“有历史、有故事、有精神、有业态、有特色”,牵头统筹“韵味百巷”的项目筛选、方案设计、建设实施、展示比武等工作,打造15条左右精品型韵味街巷以及80余条特色型韵味街巷。同时,结合韵味百巷的实施,开展15处以上历保建筑的修缮工作,让历保建筑展示独特韵味。三是示范引领工程。补齐全市首先、全省首创标志性成果缺乏的短板,力争累计列入省市城乡风貌样板区创建名单8个以上,精心打造上城宋韵杭州传统风貌区、上城千年横塘传统风貌区、上城-拱墅杭儿风特色产业区3个风貌样板区试点,确保通过省市验收命名3个以上。大力推广丁兰治堵经验,全力推动德寿宫周边交通治理,打造全市交通综合治理样板。
(三)推进“五个全域化”。一是老旧小区改造全域化。积极创建旧改版未来社区,到2023年底实现11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全域开工,完成老旧小区改造750万平方米。持续推动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00台以上。二是未来社区创建全域化。锚定创建数居全省首位目标,全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实现累计列入省市未来社区创建名单25个以上,通过验收命名8个以上。三是区属历史遗留项目征迁清零全域化。征迁清零进一步提速增效,完成19个项目93个点位,实现区属存量征迁项目清零。四是现有房地产风险防控全域化。发挥市区街道三级专班作用,加强部门联动,动态监控项目在建情况,借助资金监管平台实现提前预警,完成存量风险项目的销号;与市建委共同搭建房产信用体系,从源头防范风险。五是存量危房治理全域化。做好湖滨街道积善坊巷8号、清波街道惠民路70号等16处存量危房的治理,督促属地街道加大危房解危攻坚力度,8月底前实现历年危房全面销号。
(四)健全“七项机制”。一是党建工作机制。继续深化“一支部一品牌”工程,长效培育系统党建领航品牌,持续推动市区两级党建联建;结合未来社区创建、旧改等工作,发挥区三方办、物业协会党委作用;增强“同心圆”单位间共建力度,强化项目网格化管理,发挥重点企业党组织、重点项目党组织牵引力,形成以项目为核心的“同心圆”联动格局。二是统筹协调机制。以城建计划编制与执行、品质城区行动为抓手,以地铁办、治堵办、旧改专班、未来社区专班等领导小组办公室及专班为平台,进一步强化城市建设统筹协调职能,优化工作机制,定期收集项目进度情况和存在问题,通过提醒、约谈、通报等手段确保各项目保质保量完成。三是工作联动机制。加强与市、区各部门及属地街道的工作联动,借势借力、群策群力,探索谋划推进“规范住宅装修一件事”、绿化养护下沉街道试点,由属地街道负责装修管理、环卫、市政、绿化一体化管理,提升绿化养护精细化水平。四是协同治理机制。发挥三方合署办公的优势,赋权街道对辖内物业企业、社区公共服务站考核排名,联合区法院、区司法局开展物业行业共享法庭服务,完善物业行业诉前调解工作。五是安全监管机制。完善工程项目建前-建中-建后闭环监管机制,重点开展有限空间作业、高空作业、建筑起重机械等专项整治,充分利用“浙里建”“地下隐患智防应用体系”智慧化提升监管效能。六是清廉阵地机制。深入开展清廉工程共建活动,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全过程,培育优质清廉工程典型;以康都紫轩等清廉小区为蓝本,聚焦小区经营性收入使用、物业维修基金使用、物业选续聘等小微权力,打造清廉小区示范品牌。七是信访化解机制。通过完善信访办件机制,规范初信初访办理流程,提高办件质量,力争信访群众满意率85%以上,减少因处置不到位的重复信访量。加大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力度,强力推动危旧房办证,在精准分类的基础上做到具备办证条件的项目“应办尽办”,探索建立界址签章调解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危改办证专班、房地产专班作用,努力化解信访矛盾。
(五)提速“九大重点”。一是迎亚运项目整治提速。全力推进清江路抬升工程,打通凯旋路-海潮路,解决望江地区向南出行通道;加快笕石路、艮山门上盖、潮王路-新风路隧道等重大项目建设,谋划对接地铁四期线位、之江路下穿、同协路改造、香积寺路东延方案;扎实推进主次干路建设,推进新建道路24条,其中完工“断头路”3条。完成天城单元G12-03地块绿地、南星单元R24-D10地块公园绿地等扩绿项目约45万方。二是建筑业和房地产指标提速。排细预售、网签计划,加快项目审批,并联工序,尽快完成新出让项目的开工;优化为企服务,通过信用体系整合、招标数字化运用助推我区企业参与我区建设项目中来,建筑业产值力争增速3%,确保增速2%。三是回迁安置攻坚破难提速。竣工岳王新村、中策橡胶地块、汽车南站地块等3个安置房项目25万方。继续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理顺机制体制,强化进度督办,力争完成回迁安置4300户。四是地铁四期专项工作提速。配合市地铁集团做好地铁四期前期报批手续、沿线各站点征迁借地、红线合理性确定等工作,理顺街道实施征迁、部门协同配合的地铁征借地工作机制,保障地铁四期工程有序推进,完成专项任务。五是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提速。牵头统筹全区可利用住宅用地,确定公租房建设地块,筹建公租房5万方以上;摸排既有蓝领公寓、人才专项用房、长租公寓等项目转化意向,充分挖掘村级留用地、集体经营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闲置土地资源,通过转化、新建等方式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6000套(间)以上;推进1000套共有产权房建设。六是重要堵点治理提速。在有限空间上做好“加法”,通过加强周边秩序管理、提升通行效率、挖掘停车资源等方式破解德寿宫交通组织难题;在九堡街道试验推广“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丁兰经验,让城市交通“治理人人参与、成果人人共享”理念深入人心。七是金牌管家全面推广提速。制定《上城区老旧(住宅)小区“金牌管家”生活服务管理规范》,稳固和深化“金牌管家”服务模式;结合旧改,盘活盘活闲置房屋用于物业经营用房,增加小区经营性收益来源;推进老旧小区“金牌管家”星级创建活动,根据星级评定等级给予资金补助。八是建筑行业管理提速。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帮助争创省级示范企业,继续做好评杯评奖对区内企业的支持,创建“钱江杯”不少于2个,“西湖杯”不少于5个,“市级优质结构”“标化工地”不少于12个。九是信访积案化解提速。规范初信初访办理流程,提高办件质量,力争信访总量目标较2022年下降20%;对信访量较大的房屋质量、征迁领域,提前介入、提前化解矛盾;推动重要信访化解,力争信访积案100%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