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区卫健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新一轮“八大行动”,统筹行业安全和事业发展,七优享、亚运保障、民生实事、健康上城建设、为企服务等各项重点任务均序时推进。1-5月,全区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5.76%,医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76%,医疗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0.72%。
1.民生实事推动有力有序。通过明确责任分解、定期通报进度、开展实地督查等方式,加快推进省市区各级民生实事项目。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基本装修;在公共场所配置体外除颤仪48台;托育指标全部超额完成,新增托位617个(均为普惠性),建成社区成长驿站11家,开展婴幼儿家长养育课堂117场;在主城区率先完成结直肠癌筛查项目,累计筛查25890例、完成率124.77%、规范随访率92.08%、肠镜依从率39.05%;完成慢阻肺问卷筛查10730人、肺功能检查4250人,肺功能检查完成率103.66%;完成居民癌症临床筛查1460人次,发现有阳性病变88例,均得到及时救治。
2.“七优享”指标全力争先。认真推进“幼有善育”和“病有良医”专项工程以及“老有康养”相关指标落实。截至6月18日,全区共有托位5771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21,托位使用率67.29%,普惠托位占比58.83%。有序推进“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建设,1家待省市验收、2家正在建设中。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数量居主城区前列。完成城乡居民健康体检130993人,完成率103.55%。南肖埠社区纳入“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省级复核。
3.亚运保障任务认真落实。成立亚运医疗卫生保障组,选派15名业务骨干驻点9个涉亚场馆。结合亚运病媒生物“三圈三级”要求,开展春季灭鼠行动,组织各街道、涉亚场所参加“迎亚运”病媒生物防制培训4次,督促9个涉亚街道推进病媒生物B级街道创建,累计对3家涉亚场馆、25家酒店和8个非比赛场所开展4轮病媒生物防制全覆盖督查。完成6期全区公共卫生骨干队伍月度轮训,组织26家亚(残)运接待酒店开展卫生管理培训。
4.健康上城建设不断深化。将健康细胞创建纳入区共同富裕指标,44家单位通过2022年度市级健康单位验收,3家企业获评“杭州市健康促进示范单位”,3家企业入选全国健康企业建设优秀案例。全省率先开展“共创无烟环境,助力绿色亚运”楼宇控烟主题宣传活动。邀请杭师大专家团队联合开展部门政策健康影响评价评估。1-5月上城区献血量全市第一、献血人次全市第二。小营巷社区入选杭州市爱卫网红打卡点,“‘四化联动’推进共同富裕背景下的老年人健康服务”入选2022年度健康浙江行动优秀案例。
5.为企健康服务成效初显。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建立为企健康服务长效机制,为辖区重点企业按需提供健康服务。截至目前,全系统累计走访重点企业235家次,开展活动78场、服务3137人,核准发放各类许可证767家次,同比增长8.1%。
6.行业安全监管常态长效。聚焦行业发展安全,创新建立辖区社会办医疗机构和托育机构安全生产网格化责任常态化督查机制,推动行业安全监管责任落地落实。5月份完成首轮社会办医疗机构和托育机构安全生产督查全覆盖,问题整改率100%,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7.基层健康服务持续优化。新望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新紫阳中心建设和湖滨、小营、凯旋、笕桥等5个中心的提升改造工程有序推进。作为主城区唯一试点推进“浙里护理”应用建设。持续推进专科门诊建设,新建慢性病一体化门诊10个;成功创建杭州市更年期规范化专科门诊9家,数量和覆盖率均居全市首位;生育咨询门诊累计服务330人、助孕成功28人,该模式已在全市复制推广;9家中心开设精卫门诊,长效针剂治疗人数居全市首位。南星中心推拿科、紫阳中心针灸科入选全市首批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创新发布宋韵中医药文化之旅,努力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8.党建引领发展不断巩固。围绕“一支部一品牌”建设,基层党组织领办实施湖滨“健康管家”等17个重点项目。组织开展“健康进万家”小区开放日活动,覆盖14个街道17个社区,惠及群众1500余人次。升级健康礼包2.0版,将服务延伸到“外卖小哥”家庭。系统获评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1名、浙江省最美家庭1家。围绕“政治清明、政商亲清、干部清正、院风清朗和文化清新”制定清廉医院建设33项测评指标,联合区医保办试点推进“清廉医院+清廉医保”建设。结合审计整改,制定出台局属单位财务管理办法、限额以下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等制度,进一步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