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以“无街不美景、无处不精细”的“全域美丽大花园”特色品牌为目标方向,围绕“亚运攻坚年”主题,打造包括“最清洁上城”、“最有序上城”、“最靓丽上城”、“最平整上城”、“最规范上城”、“最韵味上城”在内的“六最上城”品牌,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是围绕“形象更优”,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将支部建在科室队所站上,重塑“1+4+43+N”组织架构,全面推进行业党建,推进14座“清道夫·幸福驿家”党建阵地建设。强化标杆引领,开展“导师带徒”,完成89名行政参公人员和22名事业人员晋升。疫情防控中,组织力量参与“一站四口”“三区”管控,转运重点人员800余人次,协助完成核酸检测23600人次,对隔离酒店、转运车辆及亚运场馆周边持续执行消杀保障。

二是围绕“满意更多”,民生实事结出新成果。承担4项省、市、区级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省级民生实事项目1项,为城市道路起伏不平等病害点段整治、“桥头跳车”城市桥梁整治,全部完工。市级民生实事项目2项,一为实施老旧高层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7个,实际完成9个,全部完工通水;二为新增地铁出入口非机动车停放点14处、非机动车停车位1370个,全部完成,共计新增非机动车停车位1600个。区级民生实事项目1项,为打造8条“迎亚运”窗口展示道路,全部完工。

三是围绕“动力更强”,执法改革取得新进展。以区委书记、区长“双组长制”提档升级改革领导小组,建立改革专班组长责任制、联络人制,纳入区全面深化改革行动月度考评。编制下发区级层面改革方案,清单化推进59项重点任务。全区14个街道“全赋权”落实“一支队伍管执法”,整合形成区级“1+5”执法队伍体系。累计处置新划转案件969起,实现全市首案突破5起,创新8个属地特色“监管一件事”。

四是围绕“城区更美”,环境整治迈出新步伐。协同各部门、街道开展“扮靓家园”十大子行动及各类专项整治,区专班牵头组织开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局内部执行“班子成员现场办公”,属地街道依托巡查、整治、督查三支队伍,完成常态化问题复核、应急整治。累计出动14.9万余人次,查改各类问题110.4万余个。

五是围绕“品质更高”,亚运行动掀起新热潮。成立上城区环境整治与交通运行保障组专班,下设一办十五组,推进“美丽杭州迎亚运”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行动,承担共计9类124个项目755个项目任务,颗粒度总体完成率100%。全市“美丽杭州迎亚运”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赛马”活动中,4期7个项目获评优秀,1个项目获评优良。

六是围绕“碧水更清”,五水共治夺取新高地。市对区市控以上断面水质Ⅲ类以上占比100%,全区Ⅳ类及以上水质占比86.66%,已成功创建丰收湖-九沙河水系为省级“美丽河湖”、桃花湖为市级“美丽河湖”、四季青街道为“水美乡镇”。推进5个街道“污水零直排”提质扩面建设。系统铺开“找寻查挖”专项行动,项目化整改问题5151个,作为唯一区(县、市)代表在全省“找寻查挖”专项会议上作经验交流。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二供改造专班,推动全区132个小区二供改造项目提速增效。

七是围绕“风尚更浓”,垃圾分类得到新提升。立案查处垃圾分类违规行为4400余起,按照“六统一”标准规范全区383个网点运营,完成22个省级示范小区、30个省级示范预备小区创建。推进城市建筑垃圾处置证100%办理,1425辆建筑垃圾运输车注册并办理准运证,规范2处6.9万方容量消纳场地运行。

八是围绕“面子更靓”,市容街貌焕发新光彩。创建延安路、解放路等17条市级高标准保洁道路,升级推广“3+X”机械化保洁作业模式2.0版,开展“厕所公共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推进“两路两侧‘三化一平’”、四季青特色街区治理、养老诈骗打击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办结行政处罚案件4万余起,处罚金额3812.71万元。完成76条保障道路、27家涉亚酒店、3个场馆、2个交通枢纽立面整治任务,打造南山路、望江路、西湖大道等特色亮点道路,创建平海路为省级街容示范街,累计改造国际化标识标牌7800余块。

九是围绕“里子更实”,城市运行提升新质效。排查整改无障碍环境设施问题2283个,针对省级医疗机构和28家亚运酒店开展个性化改造,重点打造德寿宫无障碍环境建设示范点。完成47条亚运通勤道路整治提升,试点创新热再生、半柔性路面等道路修复新工艺。全区610个场库开通“先离场后付费”。推进“除风险、保平安,护航二十大”专项行动,打赢抗击台风“轩岚诺”、“梅花”等应急保卫战,获全市防汛演练比赛一等奖。推进燃气报警器100%安装,查获辖区瓶装“黑气”968瓶。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一是抓好一支队伍。在基层队所试点推行平时考核“四色赋码”工作,在局系统“以案促治以案促改”学习教育基础上全面深化廉政建设,开展导师带徒阶段性展示活动,年度评定“最优师徒”;完善贴心直通车工作机制,强化城管驿站品牌建设,深化“清道夫·幸福驿家”共同富裕创新创优项目,开展星级网点评选。

二是抓好两大改革。“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探索基层执法人员管理机制、流动机制和保障机制,强化中队法制员及业务骨干培训,推进区街两级行政执法协调指挥中心实体化运作,创新“一码安”沿街商铺管理应用场景、“非接触性执法”技术手段等数智联合执法新模式。总结申报基层“最佳实践”,力争入围市级展示。城市管理数字化改革,以局大楼搬迁为契机,接入数字对讲、视频监控、5G单兵和无人机等系统,完善指挥中心驾驶舱,提升指挥中心应急指挥水平。完善“生活垃圾计量清运场景”“城管e考通”子场景等。

三是抓实三项基础工程。市容精细化工程,规范亮化长效管理,确保城市照明设施完好率达98%,亮灯率达98%以上;落实14处盲区暗点增亮工作,力争创成2个省级“高品质示范街区”、2个市级“精品街(区域)”。环卫精细化工程,深化探索道路、街巷、绿化、公厕、驿站一体化保洁模式,深化巩固17条市级高标准保洁道路建设成果,重点提升改造10座公厕,持续巩固“厕所公共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市政精细化工程,重点围绕迎亚运通勤道路和场馆、酒店周边保障道路,对24条道路开展修缮提升,开展重点道路周边空洞检测。以建管融合“半月谈”工作机制和“代整改”机制为手段,督促责任单位落实专业养护。创建5处不同类型场所的无障碍环境创建亮点,展现建设成效。

四是抓好四个专项行动。环境提档行动,围绕“美丽上城”任务,打造更高效的管理体系和更健全的长效常态机制,清单化、项目化开展推进,明确责任分工,压实部门、行业、第三方主体等责任链条。品质提升行动,梳理形成区级亚运保障总任务书,画好项目推进“鱼骨图”,实现亚运工程高质量“工完场清”,打造一批特色上城亚运项目。碧水提质行动,确保全区河道Ⅳ类水质占比稳定在85%以上,市控以上断面水质全面达标。确保132个项目于8月底前全部完工通水。实施20个雨污分流项目,完成8个街道“污水零直排区”提质增效任务。打造1条市级以上美丽河湖、2个水美乡镇。治废提效行动,深化完善“研易访”智慧巡检管理系统,精准分析全区分类情况及日常检查短板问题。确保垃圾分类覆盖率100%、分类准确率不低于85%。开展回收箱体整治专项行动,规范生活小区、企业投放箱管理,确保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率100%、资源化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