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围绕建设“优质均衡、人民满意的美好教育引领区”目标,秉持“教好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位老师,办好每一所学校,幸福每一个家庭”的教育理想,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等重要工作为抓手,全面提升上城教育美誉度和认可度。小编将为你一一介绍上城教育“优质均衡”的温暖故事!
“学段贯通”“生涯自立”……今天我们关注上城教育的有教无类,了解其如何以高质量教育托举特殊孩子的一生。
上城区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工作,坚持全面规划、高位统筹、大力推进,努力为特殊儿童提供高品质的教育与康复服务,持续擦亮“上城特教”金名片,助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跨专业、多维度、协同式、支持性”的区域特殊教育工作模式,形成了以特殊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为主体,卫星班、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办学格局。
上城先后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杭州市杨绫子学校《“生涯自立”理念下培智学校劳动育人体系建构与实践创新》获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杭州市丁兰第二幼儿园荣获首届全国融合教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接待美国、日本、北京等国家和地区参观学习400余批次,特殊教育相关工作经验在教育部专题刊发,获日本《每日新闻》、国内《人民日报》《香港文汇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各级各类媒体多次专题报道。
坚持高位引领,凝聚教育、卫健、残联等部门合力,成立特殊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特殊教育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行政部门职责,保障每一位特殊儿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确保区域资源均衡配置,教育优质发展。一方面,加强政策经费保障。科学制定《上城区关于进一步规范随班就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在落实特殊学生免费入学等优惠政策基础上,每年拨付特殊教育发展专项经费用于资源教室、卫星班建设等特殊教育工作。
另一方面,打通多维入学通道。成立区特教资源中心,对全区14个街道合理布点资源教室,实现中小幼资源教室学段链全覆盖,落实“一生一案”。区内培智学校形成纵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高中教育、职业转衔教育”以及横向“教育康复、医疗康复、职业康复”一体化的15年+一贯制智力障碍教育模式,全区6-14周岁持证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为满足区域特需学生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创新区域融合教育模式,2014年,上城建立全国首个卫星班,目前全区共建有5个卫星班,且均运行良好。
遵循国家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向两头延伸,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建立学前康复班,实施智力障碍幼儿早期康复干预,开办全国首个培智学校职业高中,构建智力障碍青年职业教育与就业支持服务系统。上城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始终处于国家特教学校课程改革的第一方阵,参与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培智学校课程标准制定,主编人教版培智学校义务教育段《生活语文》一年级下册及教师用书,与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共享。针对以往培智学校缺乏全学段劳动全面育人体系、劳动技能课偏技能训练以及智力障碍学生难以融入社会的现实问题,开展“以‘生涯自立’理念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实践探索”研究,历时20余年,研制《培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纲要》,出版20余本教材,开发微课、案例等资源400余个,并建立国家培智学校劳动教育联盟。此外,开发国内首个特殊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系统——“杨绫大脑”,被教育部作为特殊教育数智化发展的全国样板。上城真正做到了持续优化特殊教育,走在全国前列,促进特殊教育优质发展。
上城区始终注重为特殊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平台、提供保障,助力特殊学生有尊严、高品质的生活,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打造全省首个智力障碍青少年职业训练工作坊——智慧树残疾人服务社;智慧树“蜗牛之翼”融合就业支持模式获中国残联发文推广;在智慧树平台的支持下就业率逐渐攀升,从10%提升至60%。积极推动特奥体育和艺术活动,全面激发学生潜能,增强发展自信,组织特殊学生赴阿布扎比参与国际特奥篮球比赛获得银牌,参与22次全国、省级各类特奥体育比赛,取得喜人成绩;参与自闭症关爱日画展以及“一万个太阳”公益画展项目等。杭州市杨绫子学校作为G20城市文明展示点、接待点,杭州亚运人文体验点、亚残运会残疾人事业展示点、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主题活动承办单位,通过承办各类国际活动,助力学生走到国际化舞台,有效提升学生国际视野,实实在在地将推动上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落到了实际行动之中。
上城积极践行“努力让教育资源全程伴随每个人、让教育成果平等面向每个人、让教育过程全面发展每个人、让教育效能深度助力每个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力争使每一个特殊需要学生在优质融合的沃土中茁壮成长,使得立德树人在区域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彰显上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