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昊委员:

您在区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建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长效监管机构的建议》(第20223057号)已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随着“三孩”政策落地,幼有所育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整合资源、全域推进。连续三年作为区民生实事项目,在全省率先出台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机构等级评估标准;实施“五万份营养计划”,成为“国家婴幼儿营养喂养咨询指导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示范区”之一;依托数智赋能,借助信息化强大平台实现托育机构卫生评价跑零次;落实落细杭州市普惠性托育机构认定标准,组织开展常态化全区托育机构普惠性认定工作,并出台实施配套奖补政策;接通“浙有善育”数字平台,实现全区备案机构一键通查,一键入托,社会面全域监管。上城区正以打造“上城悠悠托”婴幼儿照护品牌为抓手,助力家庭养育扩面提质增内涵,为“优生、优育、优养”注入强大不竭动能。

(一)科学设计发展规划。根据我区实际,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上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和《上城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建立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服务体系,打造1+14+N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模式,“1”即区妇儿中心增挂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14”即努力打造14个街道公建民营型普惠托育机构,“N”即15分钟生活圈不同需求的托育机构和婴幼儿成长驿站。到2025年实现每千人拥有婴幼儿照护设施托位4.6个,每千名3岁以下婴幼儿拥有2家成长驿站。

(二)扩大照护服务机构覆盖。以民生实事项目为载体,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家庭照护、公建民营、民办公助、企事业单位办、托幼一体化及社会办等多元服务发展模式。依托民生实事,持续扩大区域婴幼儿照护服务增量,今年将新增托位700个,其中普惠性托位420个。截止5月底,全区共有托位4406个,其中幼儿园开设托班23家,托位数743个;托育机构91家,托位数3663个。共有普惠型托育机构13家,覆盖全区9个街道,其中:公建民营6家,企事业单位办3家,民建公助4家,年底预计还将建成公建民营普惠型托育机构6家。今年有3家托育机构被评为杭州市示范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围绕“15分钟公共服务圈”,打造专业科学、方便可及、服务精准、运营常态的婴幼儿社区成长驿站。目前我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社区成长驿站23家,其中示范型14家,已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每个街道至少有1家示范型成长驿站的任务目标,今年还将新增社区成长驿站15家,并按照《成长驿站管理规范》进行规范管理。

(三)常态化开展日常监管。根据省卫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托育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和市卫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杭卫发〔2021〕70号)等文件要求,区卫健联合街道、市场监管、消防大队等部门对辖区托育机构开展每月一次抽查,每半年一次全覆盖检查督导。重点检查托育机构卫生保健、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应急处理等方面工作,同时对疫情防控期间的防疫物资准备、防控设施、人员安排、消毒通风等给予指导,督促托育机构按要求精准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做实做细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每位师生的安全。今年以来,建立托育行业“无疫单元”;全区托育机构全覆盖走访2次,共172家次,包括疫情防控和督导检查;合计备案49家;处理信访投诉28起;卫生评价及备案前现场指导10家。

(四)等级评估促规范。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率先出台了《杭州市上城区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机构等级评估标准(试行)》,联合住建、消防大队、市场监督管理局及辖区各街道办,组建一支由多部门共同组成的托育机构等级评估小组,统一标准,统一口径,并签署廉政风险承诺书,全区35家已备案机构共有28家申请等级评估,评估小组通过查看台账、现场勘察等形式进行打分,最终得分报区卫健局审核,确定等级。今年评定甲级1家,乙级9家,丙级12家,并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公示,促进行业健康规范有序发展自律。

(五)探索医育结合服务模式。以闸弄口街道为试点建立婴幼儿照护工作室,依托省市优质医疗资源,成立由省市医院专家、骨干儿保医生、优秀托育园老师等组成的三级专家团队,围绕安全、健康、营养、回应性照护、儿童早期发展,以“医育结合”的模式,为托育机构和婴幼儿家庭提供专业化指导和服务,深化婴幼儿照护服务内涵。制定《上城区婴幼儿照护服务医育结合工作方案》,今年5月召开医育结合部署会全域推进。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全区59家已备案托育机构和38家婴幼儿成长驿站签定协议,为辖区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开展巡回指导和服务。目前已举办全区性工作培训3场,开展从业人员培训3场,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水平。

(六)研发“指尖”营养,惠及妇幼服务人群。在全省首创“指尖”营养,聚焦孕妇和婴幼儿两大特殊群体,围绕不同阶段所需营养元素,为孕妇和婴幼儿家庭提供每日个性化、定制化的均衡膳食方案,并通过摄制系列化营养餐制作短视频,以微信公众平台每日定时推送的形式,将营养方案输送到辖区五万余个孕妇和婴幼儿家庭。目前,“五万份营养计划”在全区范围内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儿保门诊、各大托育机构、成长驿站及母婴室等宣发推广主阵地,领取专属序列号注册享有服务。今年,上城区被列为全国婴幼儿营养喂养咨询指导能力提升培训项目试点县之一。

(七)营造浓厚社会参与氛围。开展全区首届婴幼儿照护微视频大赛,托育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60余件作品参赛,经初步筛选、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9个作品获奖。精心打造‘医心医育·育见幸福’养育视频号,服务家庭科学育儿。近两年来,通过抖音、微信直播等多种方式开展线上+线下家长育儿讲座156场,先后承办了杭州市婴幼儿托育机构建设现场分享会和杭州市婴幼儿成长驿站建设现场分享会,相关做法被央视新闻移动端、人民日报、中国人口报、杭州日报等各级媒体宣传报道。

(八)多维度制定奖补政策。制定出台《上城区支持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发展相关办法》,按照“属地统筹、政社协同、普及普惠”的原则,通过资金奖补、场地支持、专业支撑、综合监管等措施,鼓励引导社会资源参与普惠托育服务。明确由街道提供场地的公建民营托育机构月收费不得超过3000元。提供对收费水平、收费行为和服务质量三个维度进行综合研判的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符合评估标准的普惠性托育机构给予生均补助,收托24个月龄以上至满足入幼儿园小班条件前的幼儿,每人每月补助300-400元;收托12-24个月龄幼儿,每人每月补助500-600元;收托12个月龄以下婴儿,每人每月补助800-900元。实施示范性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对评为区级示范性机构的,按机构规模分别给予5-10万元一次性奖励,并优先推荐参评市级示范性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给予婴幼儿成长驿站5000元到2万元不等的建设补助和运营补助。完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通过对公办和普惠民办提供10万元/班开班费、优先保障普惠民办园生均费用等方式,高质量开设普惠性托班。在籍托班幼儿生均经费以880元/生/年的额度全部纳入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

联系人:上城区卫生健康局基层卫生和妇幼保健科  孟萌

联系人电话:89501199

杭州市上城区卫生健康局 

2022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