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教大家的是“子”字。这个字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写好,落笔、起笔都是有讲究的……”

九堡街道金雅苑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里有这样一个特殊的课堂,每逢周五,学员们都会聚集到这里,跟着社区居民林惠民学习书法。从握笔、开笔、运笔的要点和方法的讲解,到亲自提笔示范,再到一个个检查、一个个指导,在林老师由浅入深的生动教学下,大家写出的作品从起初的生涩变得有模有样。

“我虽然不是专业的书法家,但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在坚持。邻居朋友们看到我朋友圈日常晒的图片,就邀我暑假开设个小课堂带他们的娃娃们学习书法,感受下文化的熏陶。”原来,如今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书法爷爷”的林惠民,以前从事的其实是与书法“八竿子打不着”的药检工作,只是在周末休息时总喜欢“舞文弄墨”一下。退休后,在生活中屡屡看到如今的年轻人动手写字的能力逐渐弱化,不由地,他就萌生了义务开展书法小课堂的念头。“现在比较空闲嘛,就想着将自己的爱好特长回报给社会,也借这个机会传承我们老底子的文化。”

        林爷爷总说,学习书法和年龄无关,最重要的就是贵在坚持。如今,他的课堂上不仅有四五岁的小伢儿,也有正在学习笔画的小学生,更不乏三十四岁想要精进自己书法的成年人,年龄的差异也显得他课堂里的氛围尤为有趣。“学习书法不仅陶冶情操,还能锻炼耐心,我们家孩子平时性格比较急躁,得知社区暑期开设了免费的书法课堂,我马上就帮他报名了。”一位小朋友的家长表示。

“我之前跟着张华卿老师学习了颜体,到现在也是我一直在坚持的字体,中华那么多书法,贵不在多而在于精,学好专精一个字体就已经很难能可贵了。”书法文化作为中国源远流长的国粹之一,自然有它的魅力所在,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体会到书法的乐趣、爱上书法,是林惠民最大的愿望。“我现在除了每周五定时定点开设课堂以外,还有十多个学员在指导,有学生有医生,近的就周末上门学习,远的就微信上远程指导。”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林惠民这位朴实的花甲老人用笔墨书写人生,将自己的兴趣化为书法文化传承的星火,在坚守中,为弘扬传统文化散发着自己的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