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埠有八桥,东有太平吉庆桥,西有豆腐曹家桥,南有清风明月桥,北有普福莲花桥……”

近日,杭州市上城区彭埠街道茶亭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传出抑扬顿挫的地道彭埠话,刘平安老师正在给大朋友小朋友讲述老底子故事,众人在刘老师讲解下与“传统说书”来了一次亲密接触,在快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把折扇,一块惊堂木,一只紫茶壶,一位身着长衫的说书人,一口地道的彭埠话……台上,刘老师向大家详细讲解彭埠老街、民间小故事,抑扬顿挫、娓娓道来;台下,听众们时而皱眉,时而哈哈大笑,已然沉浸在老师讲述的精彩世界之中。

自2018年钱塘说书馆成立后,定期开展以古代说书馆的说书形式,对钱塘江及彭埠地方历史文化进行宣传,从去年起钱塘说书馆开展了“小小说书人”的活动,其中4名学员还参加了浙江省非遗中心的非遗故事拍摄,并作为永久性资料在浙江省非遗中心播出;今年“小小说书人”活动也圆满结束。

“我创办这个项目,是想给不太了解我们当地文化的人讲讲彭埠当地故事,让孩子们多听听书本上没有的历史故事,让大朋友也多了解网上现在查不到的彭埠老街故事,我想让大家都了解我们当地文化、对说书这个传统形式也感兴趣,让说书文化传承下去。”项目创始人刘平安说。

钱塘说书馆每周都会开展一场说书活动,听众们像是约好了一般,齐聚党群,叽叽喳喳猜测着一会说书的故事,很快又如痴如醉地沉浸在老师所讲述的故事当中。

“自从社区有了说书,我们年纪大的人有了固定的精神寄托,我是每场都来听的,每次听听书,喝喝茶,也蛮好的,不像以前除了打打牌也就没有什么娱乐项目了。”67岁的小区居民叶美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