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四雅之一“点茶”,要先将饼茶碾碎,置于盏中待用,用釜烧开水后向盏中注入少量沸水,将茶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沫饽渐生,形成粥面。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有精妙论述,其中记载点茶有七汤,汤瓶注水,茶筅击拂,茶汤逐渐形成“疏星皎月”“珠玑磊落”“粟文蟹眼”“轻云渐生”“浚霭凝雪”“乳点勃然”,最后“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形成美丽的沫饽,尽显茶汤之美,自然而然却又美轮美奂,后人称之为“七汤”点茶法。
为了让孩子们“沉浸式”地感受宋韵文化的魅力,近日,彭埠街道王家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合汉潮公益邻里坊项目开展了一场有趣的“小小推宋人-七汤点茶”活动。
活动开始,茶艺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了点茶的整套工具,让孩子们从茶具深入了解点茶文化。“大家可以闻一闻,感受下不同茶叶的香味。”小小茶叶手中传,浓浓芬芳鼻尖绕。在老师带领下,孩子们从了解茶叶的形、色、香开始,学习茶道、了解茶礼。
老师演绎了“七汤点茶法”。“哇!原来古代人喝茶前有这么多步骤。”孩子们全神贯注,紧盯着老师的每一个动作。“我也想试试!”孩子们兴趣浓厚,纷纷跃跃欲试。在老师的指导下,不少孩子“上手”尝试了点茶中的一些步骤,大家合作完成了一次点茶技艺。从投茶、冲泡、倒茶、点茶,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体验泡茶及点茶制作过程,犹如梦回茶文化尽显风骚的宋代,深刻感受宋韵文化的精神气质。
此次活动是一场深度、细节的宋韵文化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流转千年的风雅宋韵。此外,活动还在点茶过程中点上了“每天开心”“年年有余”等字样,画上了“家”“竹子节节高”等茶画,让大家深深体味茶香之美、宋韵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