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是基层治理的“末梢单元”,是邻里交流的重要阵地,也是社区服务触及居民生活的“最后一米”。为进一步延伸基层组织体系、畅通社区治理“毛细血管”,彭埠街道持续加强楼道长队伍建设管理,在全区率先探索并实施《楼道长队伍专项管理办法》“十五条”,并在普福社区推进试点,深入营造小区、楼栋、楼道单元“微自治”生态。

一、以队伍组建为抓手,夯实工作基础

明确楼道长产生办法,综合疫情期间底数摸排、“扫楼”发动、宣传动员等方面表现,更新楼道长队伍,补充在职党员、居民骨干等新生力量,在街道57个小区全覆盖组建872人的楼道(栋)长队伍。同时,在普福家园南区各楼道布设“有事找楼长”信息公开栏,集中展示楼道长、网格员、战时“五包一”队伍等人员信息、联系方式,以及楼道内党员分布情况等,切实在治理“微单元”内建强组织体系、人员力量。

二、以平战一体为目标,压实履职责任

围绕楼道长队伍“平时服务治理、战时一体响应”工作要求,制定楼道长履职清单,并以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形式向居民展示告知,健全常态履职载体,压实战时工作责任。在“平时”工作中,发挥民情信息“观察员”、民事调解“老娘舅”、宣传动员“小喇叭”等4项职能,在文明创建、关心关爱居民等方面提供重要助力。全市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后,杨柳郡社区50名楼道长通过上门征集、微信发动,为社区招募119名居民志愿者参与秩序维护、录入信息等工作,有效缓解小区1.2万居住人口核检压力。在此状态下,全体楼道长听从街社防疫指挥部及统一调度,承担人户排查、核检发动、隔离服务、红色代办等6项任务,并作为门岗值守、人员转运等重要点位的轮值力量,做好随时响应准备。

三、以机制落地为保障,激发干事热情

针对楼道长队伍常态管理缺失、长效作用发挥不畅等问题,探索制定队伍日常管理、考核评优等系列机制,按照服务内容、服务时长制定积分标准,进行季度积分晾晒排行,以积分机制为牵引推进队伍日常管理和优势发挥的常态长效。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技能提升、政策辅导等赋能培训,提高楼道长队伍综合能力素质。同时,从楼道长实际需求出发,探索推出每月100元通讯费、每年一次上门关爱慰问等6项福利保障,开展优秀楼道长季度评优、年度表彰,并以推荐发展入党等激励方式,激发楼道长队伍履职意识、干事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