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图解

(2022年2月14日在上城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上城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惠海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上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和2021年政府工作回顾

2021年4月,杭州市实施部分行政区划优化调整,新上城发展由此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回望过去五年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原上城、原江干两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冲击,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地区生产总值从1607.9亿元增加到2417.5亿元,位居全市第二、全省第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0亿元。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等一大批国家和省市级荣誉。

五年来,我们坚持凝心聚力谋发展,经济实力在转型升级中显著增强。以金融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优势明显,“五大行”“四大所”区域总部相继落地,钱塘江金融港湾核心区累计入驻持牌金融机构省级以上总部122家,占全市总数40%以上;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总资产管理规模突破11000亿元,投资实体企业7700余家,累计实现税收120亿元。“三圈三街”消费活力领跑全省,200余家旗舰店首店落地,湖滨步行街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评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钱塘智慧城成为“双引擎驱动”战略重要承载地,电子机械功能区获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标杆园区,亩产效益全省领先。先后引进香港新世界、江河汇国际金融中心、一汽奥迪全国销售总部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国际标准化会议基地落户钱江新城,承办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会等高规格重量级会议。全省首推楼宇经济杭州标准,打造税收亿元楼宇38幢,获评全国首批、全省唯一中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标杆范例。上市企业总数达36家,居全省前列。

五年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抓改革,发展动能在创业创新中加速释放。纵深推进数字化改革,率先将城市大脑应用于基层治理实践,“湖滨街区智慧治理”场景在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杭州城市大脑时作现场展示,“数智减负·一表通”场景走在全省前列。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一窗受理、四端协同”“企业开办一件事”等改革试点在全省首推。代表杭州参加国家营商环境评价获全国第五名好成绩。火车东站全省率先探索“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场所延伸。全面启动国有企业改革,整合组建区属国有五大集团公司,总资产规模达1300亿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21家、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1家,成功创建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3家,完成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验收。大力推进综合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重磅发布“黄金二十条”人才新政,引育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3537名,居全市前列。

五年来,我们坚持建管并举优环境,城市品位在匠心营造中充分彰显。全域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累计征迁住户2.1万户、企业1000余家,征迁面积953万平方米,获评省级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打开。钱江新城成为杭州城市新封面,钱江新城二期建设加速推进,望江地区实现从城中村向国际新城华丽转变。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09个,总面积40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近8万户。完成加装电梯526台,新工社区旧改项目入选住建部样板工程。开工安置房550万平方米、竣工411万平方米,完成回迁安置1.9万户。成功创建全省基本无违建区。新增绿地面积350万平方米,PM2.5浓度较2016年下降47.9%。垃圾分类“桶长制”等创新模式成为精细化管理标杆。两次勇夺“五水共治”大禹鼎。

五年来,我们坚持倾情倾力惠民生,生活品质在共建共享中全面改善。确保每年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事业。创新探索未来社区建设,始版桥、荷花塘、杨柳郡等7个社区入选省市未来社区试点。优质教育持续走在全省前列,新建中小学、幼儿园67所,“名校就在家门口”逐步覆盖,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数连续多年排名全省第一。健康城区建设成效显著,新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家,“健康浙江”考核实现三连优。建成街道“原居安养”中心22家、社区“康养驿站”168家,人均期望寿命达86岁。文体场馆布局更加完善,区体育中心改造完工,九堡文体中心、丁兰文体中心、李宁体育公园建成开放,成功创建省体育现代化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模式成为全国样板,“弯湾”托管中心获国家级“残疾人之家”称号。

五年来,我们坚持兼容并蓄育文化,人文底蕴在赓续传承中更加厚实。大力推进文化强区战略,深度挖掘和传承宋韵文化、红色文化、钱塘江文化,南宋文化节、钱塘江文化节品牌影响持续扩大。德寿宫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全面启动,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非遗展示馆建成开放,钱学森故居修缮完成,文保场所和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数量居主城区第一,成功获评省文化标识建设示范区。民俗文化亮点纷呈,笕桥丝绸文化传承创新,丁兰孝爱文化深入人心。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成功创建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旅游休闲特色街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创建市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11个,数量全市第一,引育省文投集团等领军企业80余家,纳税百万级企业突破200家,电视剧《鸡毛飞上天》《麦香》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五年来,我们坚持久久为功强治理,社会大局在精管善治中持续稳定。探索社区治理模式创新,打造“三社联动”“双网共生”等特色品牌。“湖滨晴雨”成为中宣部舆情信息直报点,“凯益荟”入选中组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直接联系点。区街社三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成运行,连续三年获评全省无信访积案区。深入推进平安城区建设,扫黑除恶、安全生产等工作全面加强,“在线警务”“小脑+手脚”等智治品牌全国打响,实现省级平安区十六连创,勇夺全省首批一星平安金鼎。高质量完成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任务。荣获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区,成功创建省级“无欠薪”区,高分通过全省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区验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以“硬核隔离+精密智控”筑起最严防线,建立平战结合常态化防控体系,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硬、两战赢。

五年来,我们时刻牢记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人民的殷切期盼,全面推动政府自身建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全力坚守对党忠诚的初心。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努力锻造依法履职的能力。始终秉承务实担当,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为,奋力练就干事创业的本领。始终恪守风清气正,扎紧权力围栏,合力筑牢廉洁自律的底线。五年来,我们高质量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848件人大代表议案建议、770件政协提案全部办复。

此外,东西部扶贫、区县协作、山海协作等工作持续走在全市前列,对口帮扶鹤峰、三穗等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工会、青年、妇女儿童、红十字、慈善、老龄、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不断进步,保密、档案、地方志、国防动员、人民武装、双拥共建等工作取得长足进展。

各位代表,2021年是新上城组建之年。一年来,区政府紧紧围绕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积极发挥两区融合效应,圆满完成了区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主要表现为:

政府运行在融合中进一步协同提效。加快推进“西湖时代”和“钱塘江时代”的优势叠加互补,积极推动各类要素融合集聚,实现了活力之变、形象之变、力量之变。完善《政府工作规则》,优化区街财政体制,形成全区“一盘棋”工作推进机制,确保各项任务有序开展。坚持规划引领,完善“十四五”规划纲要、区域概念性战略规划等顶层设计。统筹优化土地、楼宇、产业平台等资源配置。全面推进政策融合,制定出台经济、科技、城建、文化、民生等领域政策88项。加强政府团队融合,强化赛马比拼机制,凝心聚力、争先创优,推动政府工作高效运转。

经济发展在融合中进一步聚变提速。着眼经济总量整合和发展空间成倍放大优势,谋划调整产业布局,推动新起点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17.5亿元,增长7.2%,其中服务业增加值1812.9亿元,增长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6.9亿元,增长10.6%。新增上市企业11家,增量居全省第一。“三圈三街”实现营收272.3亿元。落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65个,居全市第一。实现国家级质量奖项“零突破”,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经费支出增长12.7%,新增发明专利947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0家,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新引育市级以上领军人才30人。

城区面貌在融合中进一步重塑提级。面对新上城122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统筹推进空间重构,优化“一轴双核五星”发展格局,在更大视野中提升城区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抢抓迎亚运机遇,一体化推进城市征迁改造,修缮道路88条,开工安置房13.5万平方米、竣工161万平方米,全年完成回迁安置4647户。着力打造小营巷社区、红梅社区等一批精品旧改工程,改造完成项目56个、156万平方米。全域化推进“美丽杭州”创建,建立“1+5+15”闭环整改工作机制,大力推进环机场周边、四季青服装特色街区等区域环境秩序整治,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有效提升。开展交通安全综合治理,道路拥堵指数下降5.6%。

文化内涵在融合中进一步丰富提升。依托原两区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快历史和现实交汇,传统与时尚碰撞,不断焕发崭新活力,展现全新魅力。大力推进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宋韵文化辨识度持续增强。成功举办钱塘江文化节系列活动,2021宋韵文化节升格为省级重大节庆活动。深化文商旅融合成果,湖滨步行街、十字金街等体验点影响力持续攀升,“钱江灯光秀”成为新的网红人气集聚地。清河坊、皋亭山等5大景区景点接待游客超7000万人次。东方电子商务园、馒头山文化街区等文创产业平台提质增效。区文化馆荣膺国家一级文化馆,区图书馆获评省级满意图书馆。

民生福祉在融合中进一步扩面提质。充分发挥原两区在社会民生事业方面的优势,加大投入,优化机制,教育、医疗、养老、托幼、文体等公共服务优质均衡水平不断提升,群众身边“15分钟优享服务圈”初步成型。成功创建省级高质量充分就业社区15个,全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挽回群众损失6.6亿元。全面保障城市运行,有效加强防汛抗台、防雪抗冻等工作,特别是面对先后两轮突发疫情,第一时间全域快速反应、精准出击,全面打赢疫情遭遇战攻坚战,辖区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五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届班子打下良好基础以及所有老同志关心帮助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区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所有为上城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短板: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具有强劲带动力的重大项目储备仍然不足;城区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征迁建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优质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程度有待进一步扩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一定距离;政府团队推动重塑变革、整体智治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新上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深化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五年,是行政区划优化调整综合效应持续放大的重要五年。区第一次党代会描绘了建设独具韵味的国际化现代化共同富裕典范城区美好蓝图,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把发展目标变成任务书、施工图、进度表,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振奋精神、奋发有为、砥砺奋进,以苦干实干、夙夜在公的工作状态持续交出高分答卷。

根据区党代会提出的总体要求,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杭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融合、创新”发展着力点,构建“一轴引领、双核驱动、五星辉映”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五个新高地”,全面实施“八大工程”,持续提升区域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全面建设独具韵味的国际化现代化共同富裕典范城区,奋力展现上城排头兵风采、领头雁担当。

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全力打造改革引领新高地。数字化改革红利充分释放,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形成一批具有上城辨识度的共同富裕标志性成果。“一网统管”系统建设不断深化,“数智化”政务服务营商环境全面形成。全国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试点有序推进,资本市场普惠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活力充分激发。品牌战略和“标准化+”战略成效显现,质量强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国有企业改革持续推进,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区属国有企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人才引育“金靴计划”深入实施,杭州市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作用进一步发挥。成为全省精准服务、整体智治的改革引领先行示范区。

——全力打造高端产业新高地。“3+2”高端产业体系更加成熟,支撑作用更加明显。金融业首位度巩固提升,成为长三角南翼金融总部集聚地和全国有影响力的财富管理高地。高品质步行街和高端综合体带动效应进一步发挥,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智能制造业创新发展,成为都市型工业样板。高端专业服务业集聚发展,大健康产业提档升级。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30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60亿元,经济总量稳居全省前列,经济密度达到全国领先。成为省会城市都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示范。

——全力打造宋韵文化新高地。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弘扬,精神共富成效显现,宋韵文化、红色文化、钱塘江文化相互交融,丝绸文化、孝爱文化、堡埠文化、民俗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深入实施,宋韵文化节品牌影响持续扩大。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强,围绕历史建筑、工商业遗存保护利用,形成活态开放“没有围墙的建筑博物馆”。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成为时尚经典、古今交汇的文旅融合标杆区。深度融入钱塘江诗路文化带和之江艺术长廊,之江文化产业带“两极”建设成效显现。成为独具韵味的魅力城区、文化浙江的战略节点。

——全力打造品质生活新高地。共同富裕取得领先优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高。始版桥、荷花塘、杨柳郡等未来社区省市试点建设全面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全域覆盖。城中村改造征迁实现清零,交付安置房面积426万平方米以上,现有1.2万在外过渡户全部实现安居。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成为“全域美丽大花园”。优质教育、医疗资源辐射效应持续放大。“一老一小”普惠政策更加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人均期望寿命达86.5岁以上。慈善事业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保障精准普惠。满足人民多元化需求能力持续提升。成为人民的幸福城区、幸福的人民城区。

——全力打造精细治理新高地。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持续深化,协同治理、智慧治理、系统治理水平稳步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更加完善,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上城模式。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不断深化。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管理体系构建完善,“平安上城”建设持续推进,重大安全风险隐患有效防控,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面增强。常态化疫情防控体系高效运行,群防群控、平战结合防控机制不断完善。成为全国最具安全感现代城区、特大城市中心城区精管善治的新样本。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牢牢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始终坚持把共同富裕作为政府工作的统领目标。坚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全面加快探索突破,通过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真正实现发展富民、服务惠民、保障安民,让上城群众在迈向共同富裕进程中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二是始终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要务。着眼稳进提质、除险保安,积极应对“三重压力”等风险挑战,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城区综合竞争力、引领力、辐射力。三是始终坚持把国际化现代化作为政府工作的动力引擎。立足自身优势和鲜明特色,以国际视野放大格局,以超前思维谋划未来,以人文情怀彰显气质,在推进国际化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展现上城的独特韵味。四是始终坚持把融合创新作为政府工作的强力支撑。聚焦深度融合、改革创新两大着力点,大力营造互学互鉴、互比互促的干事创业氛围,推动融合向更深层次迈进、创新向更高水平发展,把融合创新优势转化为竞争胜势、发展胜势。五是始终坚持把争做典范作为政府工作的不懈追求。牢固树立“没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种风险”的意识,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决心信心,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工作状态,在国家和省市大战略中抢抓新机遇,扛起新使命,以实干实绩追求卓越、成就经典。

三、2022年工作重点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深化之年,是打造共同富裕典范城区的起步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上城实际,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完成市下达任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新增就业3.2万人。

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聚焦亚运中心,全方位展现大气开放的窗口新风采

把服务保障亚运会、亚残运会作为今年的中心工作,立足“亚运展示年”,所有工作向亚运聚焦,所有部署围绕亚运展开,打造全面展示共同富裕成果的靓丽窗口。

高标准推进基础建设。吹响亚运项目集结号,全力推进“一场两馆”建设和景观布置,加强亚运场馆周边道路、停车位、宾馆等设施配套提升,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50个。完成西湖大道、解放东路等32条道路提升改造,打通九沙里路等断头路3条。打好增绿添彩组合拳,统筹实施运河绿道、钱塘快线两侧等绿地建设任务,力争完成扩绿70万平方米。打赢全域征迁扫尾攻坚战,实现清零495处、项目37个。加快推进连堡丰城、吴山广场等地下空间开发建设。

高品质优化城市管理。以迎亚运环境提升为契机,开展“两路两侧”“三化一平”专项整治行动。抓实“美丽杭州”创建,全域打造美丽家园、最美街巷,确保城市管理工作保持全市领先。开展水土气废塑综合整治,争创生态文明示范区。巩固“五水共治”成效,完成丰收湖省级美丽河湖创建,确保水质监测断面Ⅲ类以上达100%。持续改善高层住宅小区水质,实施二次供水改造工程12个以上。巩固垃圾分类“桶长制”等长效机制,创建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15个以上,实现全年生活垃圾总量零增长,全力争创无废城市。持续开展违建清零行动,完成环机场区域综合整治。

高水平放大亚运效应。全力做好赛时保障,完善竞赛、训练场馆运行团队工作机制,做实做细亚运安保和疫情防控工作。推进亚运魅力展示工程,加快国际化标识系统建设,提升城区国际化形象。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发展体育社会组织,举办“钱江”“弄潮”系列等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赛事活动,营造浓厚亚运氛围。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广泛开展“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增强市民当好东道主意识。充分放大后亚运效应,吸引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竞技体育赛事、品牌会展活动、国际组织和机构落户。

(二)聚焦改革引领,全方位激发充满活力的发展新动能

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撬动各领域改革,不断塑造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持续激发体制机制活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潜能,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大动力。

着力抢占数字化改革制高点。全面融入数字化改革“1512”工作体系,夯实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底座。扩大“数智减负·一表通”品牌效应,拓展“平安一件事”“民生一件事”等基层应用。做精做优杭州火车东站大型多跨场景,深化拓展数字孪生交通枢纽应用。着眼省网络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强化直播经济监管,做实做强直播电商数字治理平台。锚定最佳实践案例,加快建设“交易云控”“云尚益家”“智护未来”等应用场景。统筹开发管理全区数字化项目,推出更多具有上城辨识度的硬核成果。

着力打造重点改革新引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挥AAA级平台融资作用,提高市场化融资能力,推动区属国有企业做大做强。优化村级留用地开发运营模式,加快土地出让节奏,高品质打造三堡、五堡等留用地项目,实现产业发展和村民利益多方共赢。深入实施“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持续推进政务服务综合体建设,打造“15分钟办事服务圈”。实体化运行区为企服务中心,建立为企服务专员制度,真正实现服务企业“无事不扰、有事必到”。加速钱塘智慧城和电子机械功能区融合发展。稳妥推进全国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科创助力板等改革试点。

着力构建创业创新生态圈。紧盯全省第一方阵目标,加快科技企业培育发展,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0家以上、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60家以上,推动中国移动(浙江)创新研究院等平台提档升级。支持培育“专精特新”,助推企业科技赋智、数字赋能。贯彻碳达峰、碳中和理念,实施产业体系“降碳”行动。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力度,推进科研项目“揭榜挂帅”,组织实施重大项目5个以上。提升青年人才吸附力,打造全国青年发展示范区。持续开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引育工作,落地人才项目20个以上,引育国家和省市高层次人才200人以上。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运用,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600件以上。

(三)聚焦高端产业,全方位构筑优势集聚的经济新格局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扩大有效投资,大力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后劲,不断夯实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

加快形成特色显著的产业体系。推进“两区两高地”建设,发挥钱塘江金融港湾核心区发展联盟作用,招引持牌金融机构省级总部6家以上,实现金融业增加值650亿元以上。聚焦国际消费、时尚消费、数智消费,着力引进全球销冠、全国首店、品牌旗舰店等70家以上。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推进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攻坚行动,大力发展光电传感应用、清洁能源生产设备、智能电梯等一批高端装备制造业,盘活存量工业用地150亩,积极打造都市型“未来工厂”。依托国际知名中介机构集聚优势,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高端专业服务业。围绕生物科技、医疗器械、中医药等重点方向,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大健康产业优质企业。

加快建设能级跃升的发展平台。推动钱江新城核心区聚能升级,联动发展杭州金融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杭港高端服务业示范区,深层次释放龙头引领带动效应。加快大湖滨地区品质再优化,实施南宋御街品质提升工程,推动十字金街迭代升级。高水平建设省级信息智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打造先进制造、光电智芯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实现浙大·智慧城光电联合研究中心开园。加快发展东站枢纽商务区,大力培育高端商务、数字贸易等产业生态。深化“平方论英雄”导向,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力争新增税收亿元楼宇10幢,打造全省首幢“双亿大楼”、全省首条“百亿大道”。推动丁兰智慧小镇和小营健康智慧产业园转型升级。

加快推进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参与C9联盟“十大行动”,高质量举办第七届全球跨境电商峰会、中国大宗商品金融服务创新峰会、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会等高层次会议。抢抓RCEP生效实施契机,深化“走出去”战略,推动区内企业扩大境外投资、参与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加快国际化招商步伐,强化与欧美日韩国际知名企业合作,积极引进港资港企,力争落地外资项目30个。瞄准世界500强、央企国企、行业龙头,推动“浙商回归”“杭商回家”,力争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80个、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个。

(四)聚焦宋韵传承,全方位呈现独具韵味的文化新魅力

全面打造以宋韵文化为代表的文化金名片,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不断丰富共同富裕精神内涵。

持续弘扬文化主线。积极推进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有序推动南宋皇城遗址综合保护开发,实现德寿宫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精彩亮相。继续办好宋韵文化节、杭州美术节、杭州国际工艺周等主题活动。深入推进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推动解码成果转化。实施“城市记忆”修复工程,做好彭埠老街品质提升,加快笕桥、七堡等特色老街保护开发。全面挖掘古桥、古井、古城门和坊巷等地名文化,形成遍布全域的宋韵文化生活区。加大海塘文化、蚕桑文化、孝爱文化挖掘宣传力度,完善非遗保护机制,推动铜雕技艺、浙派古琴、杭州刺绣等东方传统文化元素活态传承。

持续壮大文化产业。聚焦影视、设计、演艺、数字内容等细分产业,大力推动一批领军型文化骨干企业发展,引进数字文化企业100家以上。打造全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新集群,推动凤凰山南影视基地、新禾联创等平台有机更新,加快国家(杭州)短视频基地、“运河·映巷”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有更多作品入选“五个一工程”等奖项。推进东方园数字时尚产业加速中心建设,加快四季青“中国服装第一街”产业转型升级,打造辐射全国的原创设计中心。挖掘老字号品牌价值,加强品牌培育创新,引领新国潮发展。

持续推进文旅融合。深化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创建成果,大力发展“江·河·湖·山”城市旅游经济。加快推进江河汇摩天轮项目建设,提高“钱塘江夜游”“钱江灯光秀”等知名度,打造特色文旅新地标。依托“宋韵杭式生活节”“中国旗袍日”“杭州奇妙夜”等品牌活动,搭建永不落幕的全域文旅大秀场。围绕清河坊、皋亭山等景点景区,高品质打造宋韵文化风貌展示群落。精心绘制上城文旅地图,开发推广以德寿宫、小营红巷、夏衍旧居等为代表的宋韵游、红色游、研学游精品游线。

持续推进精神共富。充分发挥文化满足精神需求的重要作用,借力中国美院等专业院校资源,开展校地共建,促进深度合作,打造共同富裕文化标识。全面推进人的城市化进程,推动城区文化品位和群众人文素养提升。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完善文化设施功能布局。推进杭州书房、架空层文化客厅建设,倡导全民阅读,打造“书香上城”。培育防疫、救灾、敬老、助残等重点志愿者队伍,实现志愿服务精准触达。大力弘扬红巷精神、最美精神,积极培育时代楷模、工匠名匠等先进典型。深化“信用上城”体系建设,积极构建诚信社会。

(五)聚焦品质生活,全方位绘就幸福和美的民生新画卷

坚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普惠,让人民群众充分共享共同富裕新成果。

全面建设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全域化推进未来社区建设,高水平推进始版桥、荷花塘、杨柳郡、红梅、景芳等省市试点,加快打造小营巷、海月南星里等一批特色试点。积极探索旧改版未来社区模式,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63个以上,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以上。完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协商议事机制,加装电梯100台以上。继续推进回迁提速工程,竣工安置房41万平方米,确保安置2600户以上。全面开展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打造皋城村、沿山村等未来乡村上城样板。

全面做优“一老一小”保障体系。提升养老托幼服务普惠水平,加速推进“颐养园”“童乐园”建设。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加快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全力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深化医养结合试点,新增认知症照护专区床位165张以上。积极探索“未成年人关怀一件事”创新模式,创建儿童友好城市试点区,打造育儿友好型社会。全面推进社区托育设施建设,新建社区成长驿站15家,新增托位700个。

全面提升优质共享服务水平。高质量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新开办中小学、幼儿园14所。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稳妥推进教育“双减”,有序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创建第六批浙江省健康促进区。深化崇军志愿服务体系,积极争创“双拥模范城区”。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持续打造“弯湾综合体”,全面兜住群众生活基本保障底线,确保共富路上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全面推动协作地区携手共富。用心用情做好结对帮扶,有序推进东西部协作、山海协作、对口合作、区县协作等各项工作。大力推进上城剑阁东西部协作产业园区建设,推动雅江松茸产业数字化提升。深入推进就业、产业、健康、社会救助等帮扶措施,创新产业合作模式,拓宽消费帮扶渠道,引导鼓励结对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就近就业,加快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外辐射,在共享共赢中走在前、作示范。

(六)聚焦精细治理,全方位开创协同高效的共治新局面

始终把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整体智治理念,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坚强保障。

更加精致推进基层治理。优化城市治理“一网统管”系统,完善“小脑+手脚”等协同机制,构建“区街一体、条抓块统”的整体智治格局。以“幸福邻里坊”为抓手,推广“五社联动”“双网共生”创新经验,深化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畅通民情通达机制,推进基层协同共治。建成“尚益178”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提高社会组织参加社区治理和服务居民能力。打造三方协同业联体2.0版,加强基层民主协商自治。深入实施“八五”普法,积极营造社会化大普法格局。

更加精准抓实风险防控。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加快社会治理中心建设,构建访调、诉调、警调、律调深度融合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吸附、妥善化解。深入开展信访积案清零大攻坚,提高初信初访化解率,从源头预防新增积案。持续开展“全民反诈”,推动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和案损“两个下降”。稳妥推进涉众型经济领域风险处置防范。着眼疫情防控“动态清零”精密智控,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七大机制”,提高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遭遇战歼灭战。

更加精密筑牢安全防线。健全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努力实现省级平安区“十七连创”。深化“1+9+X”责任体系,加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力度,落实区级重大隐患30日整改闭环机制,坚决实现“遏重大”“控较大”。完善由街道到基层网格量化、闭环、高效的应急体系,增强“135”应急救援圈实战能力。加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预警监测,提高防汛抗台、市政安全等应对处置能力。巩固省级食品安全区创建成果,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工作,严打各类违法犯罪。全力做好党的二十大等重大活动安保维稳工作。

此外,继续加强和支持人民武装、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工会、妇女儿童、红十字、老龄、关心下一代、档案、地方志等工作。

各位代表,2021年区政府紧紧围绕共同富裕目标,全面完成10件民生实事。新的一年,区政府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在广泛征集、认真遴选、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12个候选项目:1.“花园城区”亚运道路、城市公园建设项目。重建地铁沿线道路24条、打造“迎亚运”窗口示范道路8条、提升改造城市公园5座。2.“安心乐居”安置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回迁安置项目。竣工安置房41万平方米,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2000套以上,完成回迁安置2600户以上。3.“明眸皓齿”学生近视防治、口腔健康建设项目。实现公办学校普通教室智能照明灯光改造、学生口腔窝沟封闭术补助全覆盖。4.“童乐上城”婴幼儿托育照护建设项目。新增托位700个,其中普惠型420个;建成社区成长驿站15家,其中示范型6家。5.“品质宜居”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开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00个,完工63个;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00台。6.“乐享优学”美好校园、阳光厨房建设项目。建成并开办中小学、幼儿园14所,新增学位12480个以上;建成学校智能“阳光厨房”33家。7.“安心守护”微型消防救援站、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改造提升,出租住房智能门禁安装项目。新建改建微型消防救援站20处,优化提升老旧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6万个,安装出租住房智能门禁10万套。8.“全民反诈”电信网络诈骗治理能力体系建设项目。建成上城反诈中心,升级精准劝阻反制系统,开展1000场线下反诈宣传,完成100万人次防骗预警。9.“文体惠民”基础设施建设、文娱活动演出项目。新建改建文体基础设施54处、体育公园1座,建成绿道5公里,开展宋韵主题惠民活动200场。10.“颐养上城”康养联合体、智慧养老院、认知症照护专区床位建设项目。建成康养联合体5000平方米,新增智慧养老院机构床位145张、认知症照护专区床位165张。11.“舒心就医”社区卫生服务用房提升项目。改造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卫生服务站5家。12.“乐业上城”重点群体就业促进、创业支持和技能提升项目。发放大学生创业扶持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新增高技能人才3000人。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使命,新一届政府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

(一)坚持实干担当,建设善作善成的有为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的谆谆教诲,大力倡导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工作作风,以专班化、项目化、清单化推进工作快落实、真落实。加大跟踪问效、督查激励力度,健全重点工作闭环管理机制。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二)坚持塑造变革,建设创新进取的效能政府。加强系统谋划,增强创新意识,强化整体智治,以数字化改革推动政府治理全方位、重塑性变革。加快完善政府部门上下贯通、协同有序的工作格局,多做并联的事,少做重复的事,不做无谓的事,高效解决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领域“看得见、管不住”“管得着、看不见”的问题。

(三)坚持依法行政,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始终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好坏的标准,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大力推进政务公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监察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司法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坚持廉洁从政,建设勤政为民的服务政府。以增进辖区群众福祉为最大责任,推动政策向民生聚焦、财力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坚持“过紧日子”,继续从严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努力降低行政成本。高标准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坚决纠正“四风”,营造政府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五、“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说明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区全面建设独具韵味的国际化现代化共同富裕典范城区、奋力展现排头兵风采领头雁担当的关键五年。区政府深刻把握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区第一次党代会精神,充分吸收区人大常委会意见以及社会各界建议,编制形成《杭州市上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纲要》共分3个板块、10个章节:第一板块为第一章,主要回顾“十三五”期间发展成果,分析“十四五”期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十四五”期间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第二板块为第二章至第九章,主要从空间格局、改革创新、高端产业、文化发展、城市形态、生态环保、社会民生、城市安全等8个方面对“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进行阐述。第三板块为第十章,主要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明确分工落实、加强要素支撑、强化监测评估等方面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现提请大会审议。

各位代表,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加鞭。我们生逢盛世,定当不负盛世。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勇毅前行,加快建设独具韵味的国际化现代化共同富裕典范城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