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社区、各办、中心:
为切实做好我街道防汛防台的各项抢险救灾工作,保障全街道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省、市、区防汛防台指挥部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经研究决定对《闸弄口街道防汛防台应急预案》进行调整,望认真遵照执行。
上城区闸弄口街道办事处
2022年3月22日
闸弄口街道防汛防台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做好我街道暴雨、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防御和处置,科学高效地组织开展防汛防台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结合我街道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
3、《国家防汛应急预案》
4、《浙江省防汛防台条例》
5、《杭州市防汛防台应急预案》
6、《上城区防汛防台应急预案(试行)》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闸弄口街道范围内发生暴雨、洪涝、台风相关的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四)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实行统一指挥、统筹兼顾、预防为主、应急处置、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2、坚持防台工作实行防汛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原则;
3、坚持部门联动、属地管理、按责分工,资源整合、互相配合,发挥最大防灾减灾效益原则。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街道办事处设立闸弄口街道防汛防台指挥部,由办事处主任任总指挥,党工委副书记任常务副指挥,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任副指挥,下设防汛防台指挥部办公室(防汛办),成员由街道公共管理办公室、党政综合办公室、区域发展办公室、公共服务办公室、区域发展与治理中心、平安建设办公室等相关办、中心负责人和各社区主要负责人组成。社区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防汛防台和水利工程应急抢险与处置工作。主要机构及职责明确如下:
(一)防汛防台指挥部
1、负责研究决定街道范围内防汛防台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所涉及的有关问题;
2、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处置,队伍实施救援处置行动,决定救援行动中的重大事项;
3、分析有关防汛防台的重要信息;
4、指导监督辖区内有关单位防汛防台应急部门的工作;
5、完成上级应急领导机构交办的事项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二)防汛防台指挥部办公室(防汛办)
1、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为目的。
2、负责本级防指日常工作,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防汛防台及政策法规和指令;
3、负责组织起草本级防汛防台预案、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
4、负责协调联络有关成员单位做好防汛防台工作,具体组织防汛防台检查,督促各社区及有关网格责任人落实防汛防台安全措施,会同有关单位查处督办各类威胁安全事件;
5、负责汛期防汛防台值班工作,掌握雨情、水情、工情、灾情等工作动态,当好本级防指领导参谋;
6、负责本级防汛防台物资储备、管理和调度;
7、负责本级洪涝台灾害统计、核查、上报和总结评估;
(三)相关科办及单位职责
公共管理办公室(城管):落实防汛防台物资设备的采购、征集、储备、配发等各项准备工作。做好辖区户外广告及广告构筑物的安全防范工作;组织开展辖区低洼积水地区的排涝;协助、督促、指导各社区做好各自辖区内的防汛、防台、排涝监督管理工作。开展公共基础设施的巡查及处理,重点为辖区河道、道路市政设施、小区地下空间等,确保安全运行;做好灾后防疫消毒工作,防止疾病传染。
党政综合办公室:做好防汛期间的后勤保障与统计工作,安排好防汛值班人员。负责配合新闻媒体做好抢险救灾等法规、政策的宣传,报道灾情和抢险救灾工作;负责落实防汛、防台应急抢险专项经费保障;对下拨的抢险和救灾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公共服务办公室:在防汛抗台期间指导各学校做好防洪排涝、校舍加固工作,根据将上级有关通知和应急响应及时传达至学校,配合应急抢险队伍做好应急救护和卫生施救工作,汛期结束后做好辖区范围内公共卫生工作。
公共管理办公室(城建):负责道路、桥梁、建筑工程等在建基础设施建设工地的防汛排涝、抗台安全工作,确保在建工地(工棚、塔架、脚手架、护栏等)的安全,严防倒塌、坠落。建立本街道内所有危房、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点位及影响住户的户主(居住人员)清单,组织辖区危房和工地人员的转移工作。加强对辖区道路绿化、小区绿化的加固和处置。
区域发展办公室:根据应急响应,及时传达上级有关通知,做好企业的防洪、排涝工作、易险物资和人员转移,负责统计上报工业企业灾后损失,做好保险理赔工作。
平安建设办公室:做好防汛防台应急响应安全维稳和抢险工作,落实危险区域、危险地段人员实施安全转移,适时开启避灾安置点做好临时安置和管理;维护社会治安,加强巡逻,防止不法分子在灾害期间乘虚而入,侵害社会和人民的财产。
综合信息指挥室:建立健全防汛防台社区网格,明确网格责任人,逐一落实对应的社区级转移责任人名单,按照社区进行划分、归类,将数字化表单分发至各科室、社区,确保各类工作人员详尽掌握信息。
(四)各社区职责
制定社区防汛防台应急方案,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指挥落实辖区防汛防台工作;明确防汛防台主要责任人及监测预警、人员转移、抢险救援等人员与职责,落实一定数量的防汛应急抢险物资、设备及抢险队伍的准备工作;做好辖区居民雨情、汛情、水情的宣传普及,督促、指导各小区物业做好应急救灾前期准备和先期处置工作;组织做好汛前水利设施的检查与上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做好辖区内易淹、易倒住房人员的转移工作,以及临时房屋内从业人员的安全转移。
三、应急响应
为了有效处置防汛防台突发应急事件,依据突发灾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力大小、人员及财产损失等情况,由低到高划分为:一般(IV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特别重大(I级)4级响应,街道以区防指下达响应等级进行响应。
(一)IV级应急响应。
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IV级应急响应。①气象部门预报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在东经125度以东,或北纬24度以南转向,对城区影响较小,市气象台发出蓝色台风警报信号。②全区24小时滑动面累计雨量达50-80毫米,或48小时滑动累计面雨量达80-120毫米,且市气象台最新时次预报该区域未来24小时仍有大雨或以上等级降雨。③全区1小时面雨量达30-50毫米,或市气象台发出暴雨蓝色预警信号,降雨导致道路积水影响交通等灾情。
2、IV级应急响应行动。街道防指办及各社区成员单位要落实人员24小时值班;各社区要及时将区防指发防御通知下发辖区单位和居民;各科室要对危旧房、在建工地、临时工棚、大型广告牌、易积水点等隐患进行排查和防灾避险处置,同时上报街道防指办,街道防指每日6时将汛情及工作动态报区防汛防台指挥部。
(二)Ⅲ级应急响应。
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Ⅲ级应急响应。①气象部门预报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在福建(厦门以南)登录或经擦浙江沿海北上,预计对城区有较大影响,市气象台发出黄色台风预警信号。②全区24小时滑动面累计雨量达80-100毫米,或48小时滑动累计面雨量达120-160毫米,且市气象台最新时次预报该区域未来24小时仍有暴雨或以上等级降雨。③全区1小时面雨量达50-80毫米,或市气象台发出暴雨黄色预警信号,降雨导致区域积水影响交通等灾情。
2、Ⅲ级应急响应行动。街道防指办要落实公管办和信息指挥平台人员进行24小时值班,做好随时开启视频会商系统准备。各社区分管领导要带班进行24小时值守,将区防指发的防御通知下发辖区单位和居民,同时社区和各科室加强重点地段的巡查和处置(危旧房、在建工地、临时工棚、大型广告牌、绿化、地下设施),及时掌握情况并上报灾情,街道防指将信息汇总后每日6时、16时汇报区防汛防台指挥部。
(三)Ⅱ级应急响应。
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Ⅱ级应急响应。①气象部门预报热带风暴将正面袭击我市,或强热带风暴、台风在福建(厦门以北)、上海等附近省(市)登录且外围严重影响城区,市气象台发出橙台风预警信号。②较大区域内,24小时滑动面累计雨量达100-150毫米,或48小时滑动累计面雨量达160-230毫米,且市气象台最新时次预报该区域未来24小时仍有暴雨或以上等级降雨。③全区1小时面雨量达80-100毫米,或市气象台发出暴雨橙色预警信号,降雨导致部分区域交通中断等灾情。④钱塘江堤防出现险情。
2、Ⅱ级应急响应行动。街道防指办副指挥进行24小时带班值守,相关办、中心等主要防指成员科室的联系人进驻指挥平台值班,街道防指通过视频会商系统平台及时上报辖区内工作动态。公共管理办公室和党政综合办公室视灾情落实好抢险物资和后勤物资;公共管理办公室、人武部、公共服务办公室分别落实好排水、环卫、序化、民兵、医疗救治等应急抢险人员,随时做好抢险准备。
各社区要及时将区防指发的防御通知下发辖区单位和居民,落实专人对辖区重点地段(危旧房、工地工棚、大学广告牌、树木、地下设施、学校校舍、低洼积水)进行检查,并督促协调责任主体整改,同时落实应急抢险人员对灾情进行先期处置。御道、五堡、六堡、七堡社区要组织好抢险队伍、定人、定责、定段对对钱塘江江堤进行加密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及时上报。各社区和各科室要视情况组织人员安置转移,各避灾安置点做好随时启动准备。
(四)I级应急响应。
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I级应急响应。①气象部门预报强热带风暴、台风将正面袭击或严重影响城区,市气象台发出红色台风预警信号。②较大区域内24小时滑动面累计雨量超过150毫米,或48小时滑动累计面雨量超过230毫米,且市气象台最新时次预报该区域未来24小时仍有大暴雨或特大暴雨。③全区1小时面雨量超过100毫米,或市气象台发出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降雨导致城区交通不畅、重要区域交通瘫痪等灾情。④钱塘江标准堤塘出现严重险情。
2、I级应急响应行动。街道防指主要领导进驻指挥中心进行统一指挥动员和部署,各社区主要领导及各办、中心负责人进行值守,街道联社干部赴一线相应社区指导防汛防台工作。街道防指通过视频会商系统平台及时向区防指汇报辖区内抢险工作动态。各办、中心在Ⅱ级应急响应基础上,加大物资和人员调配
全力做好防汛防台各项应急抢险工作。各社区要及时将区防指发的防御通知下发辖区单位和居民,落实专人对辖区重点地段(危旧房、工地工棚、大学广告牌、树木、地下设施、学校校舍、低洼积水)进行检查并上报。街道防指按照区防指指令,视情况要求对工地、企业进行停工停产,并转移相关人员。街道防指要落实抢险队伍对钱塘江江堤进行加密巡查,发现海塘缺口或护岸坍塌现象要先行处置并及时上报。各社区要开放辖区内所有的避灾安置点,并做好服务和消杀工作。
四、应急保障
(一)物资保障
街道防汛防台指挥部按区防指的要求,公管办筹备一定数量的草包、编织袋、钢管、木头等抢险物资,由街道办事处统一调配和使用,视实际情况,增减储备数量。各社区、各预案责任单位也应准备好必要的抢险物资。
(二)信息保障
在防汛防台期间,各值守人员要保持通讯的顺畅,以确保各灾害区块信息的准确传达,保证应急领导小组指挥通畅。党政办做好宣传报道和舆情导向。
(三)医疗卫生保障
公共服务办要做好灾区疾病防治的业务技术指导;联系辖区医疗卫生队赴社区巡医问诊,并负责灾区防疫消毒、抢救伤员、饮用水安全等工作,公管办做好消杀工作。
(四)治安保障
平安建设办公室主要负责做好灾区的治安管理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破坏防汛救灾行动和工程设施安全的行为,保证防灾救灾工作顺利进行,维护灾区社会治安秩序。
(五)避灾场所保障
平安建设办公室在日常工作中要重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要根据实际和预案落实应急避难场所,同时提供必要的生活日用品。
五、恢复工作
闸弄口街道范围内发生灾害,应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受灾区域的生活供给、卫生防疫、救灾物资供应、治安管理、学校复课、水毁修复、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等恢复和重建工作。
附件:1、闸弄口街道防汛各等级响应工作任务表
2、闸弄口街道防汛人员转移职责分工表
附件1:
闸弄口街道防汛各等级响应工作任务表
序号 | 响应等级 | 值班人员 | 值班方式 | 信息报送 | 应急要求 | |
街 道 | 社区 | |||||
1 | IV级应急响应 | 公共管理办公室、街道值班力量 | 值班人员 | 24小时值班 | 每日6时上报信息(社区报街道防指、街道报区防指) | 常备力量待命 |
2 | Ⅲ级应急响应 | 公共管理办公室、综合信息指挥室 | 分管领导 | 24小时值班 | 每日6时、16时上报信息(社区报街道防指、街道报区防指) | 常备力量待命、巡查 |
3 | Ⅱ级应急响应 | 街道分管领导;公管办、党政办、区域发展办、公服办、区域发展与治理中心、平安建设办、综合信息指挥室联系人 | 社区主要领导 | 24小时值班 | 每日6时、16时,钱塘 江每3小时上报信息;(社区报街道防指、街 道报区防指) | 应急队伍先期处置、钱塘江江堤加密巡查 |
4 | I级应急响应 | 街道主要领导;公管办、党政办、区域发展办、公服办、区域发展与治理中心、平安建设办、综合信息指挥室负责人 | 社区主要领导 | 24小时值班;街 道联社干部赴实地 | 每日6时12时16时, 钱塘江每2小时上报信息;(社区报街道防指、街道报区防指) | 应急队伍先期处置、钱塘江江堤加密巡查、避灾安置场所开放 |
附件2:
闸弄口街道防汛人员转移职责分工表
序号 | 单位 | 职责分工 | 响应要求 |
1 | 公共管理办公室(城建) | 负责危房、建筑工地人员转移的启动和组织 | 按区防指要求进行人员转移安置的启动和人员回流 |
区域发展办公室 | 负责企业人员转移的启动和组织 | ||
2 | 公共管理办公室 | 负责落实防汛物资的准备、调配和开放;及安置结束后的场所消杀 | 做好防汛物资的调配 及避灾安置点场所的消杀 |
3 | 公共服务办公室 | 负责落实安置场所的医疗相关措施 | 做好避灾安置场所的 准备、运行、维护、医 疗、秩序等保障工作 |
平安建设办公室 | 负责落实避灾安置场所的准备、调配和开放;负责人员转移、 避灾安置场所的秩序维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