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局各科室、各下属事业单位:
现将《杭州市上城区民政局数字化改革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杭州市上城区民政局
2021年6月21日
上城区民政局数字化改革行动方案
根据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和《全市民政系统数字化改革行动方案》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数字化改革要求,现就加快推进全区民政系统数字化改革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
将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贯穿到民政领域全过程各方面,统筹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和制度创新,以民政重大任务和年度工作目标为核心,按照“一年出成果、两年大变样、五年新飞跃”总要求,全面开展上城民政数字化改革“5823”推进行动,即围绕建成全区民政政务运行协同化、经办服务智能化、场景应用多元化、风险防控一体化、分析决策数据化的“五化”目标,推动民政8大领域数字化改革,推进23项数字化改革重点工作,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瓶颈,激发民政事业发展活力,提升民政治理现代化水平,努力使数字化改革成为我区民政系统的金字招牌,开创“整体智治、唯实惟先、高效协同、系统集成”民政工作新格局。
——2021年底前,全区民政领域数字化改革基础性工作明显推进,省厅市局业务系统承接维护有力,本地自建数字系统开发初步完成,八大领域数字化改革应用落地初见成效,出现部分有亮点、有特色的改革项目,初步实现“五化”目标。
——到2022年底,全区民政领域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支撑数字社会服务模式基本完善,数字技术与民政履职深度融合,数字化改革从局部向全面推广,八大领域数字化改革应用落地持续优化,“五化”目标有效推进,“民生直达”“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事有所便”“智慧治理”等各板块数字化改革工作均取得标志化成果,数字民政总体满足治理现代化和人民群众需要。
——到2025年底,八大领域数字化改革应用落地全面完成,全区民政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成果,民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五化”目标基本实现,全区民政领域数字化改革走在前列。
二、主要任务
(一)全面梳理全局核心业务
聚焦“重大任务、年度目标”,根据市、区政府考核目标和省厅 市局考核目标,形成“一本账、三张清单”,按照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V字模型方法,对各项任务开展核心业务梳理,形成可认知、可量化、可评价的职责体系,建立民政指标体系。明确每项任务的事项、指标、协同关系和数据项,梳理形成四个体系(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完成三张清单,按照最小颗粒度、可为跨部门多业务协同应用场景使用的原则,梳理出“事项清单”;围绕国家、省、市、区四级已建系统以及建设模式(统建、自建)情况,梳理出“系统清单”;围绕政府掌握数据资源、掌握数据资源的部门,梳理出“数据清单”。
(二) 全面推出一批数字化协同应用
围绕“民政服务智能化、场景应用多元化、分析决策数据化、风险防控一体化”目标,突出“实战实效、管用好用”,构建整体高效的政府运行体系,优质便捷的普惠服务体系,公平公正的执法监管体系,全域智慧的协同治理体系,全系统各条线全面推出一批数字化协同应用。建立数字化决策、执行、预 警、监管、服务、督查、评价、反馈的闭环管理执行链,实现政府履职整体智治、高效协同。
(三) 全面对接省市工作任务
按“规定动作接得住,自选动作有创新”要求,全面参与省市各项工作任务“揭榜挂帅”。各科室、单位要围绕省厅市局统一部署,聚焦省厅市局8大领域23项重点工作,做到“三个一批”:先行先试一批,加强与省厅市局沟通对接,主动承接任务,争创省级试点,打造最佳实践,争取应用体现更多上城元素,更多上城经验获得全省推广;迭代升级一批,对照省厅市局最新要求和标准规范,聚焦公众获得感强、不涉及系统重建、可大面积复制推广的存量场景应用,通过部门协同、数据共享、系统打通等实现迭代升级,并迅速复制推广;新建谋划一批,基于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聚焦公众需求,结合“一件事”改革攻坚,秉持治理与服务融合理念,新建和谋划提出跨部门多业务协同应用的新场景,持续提升改革覆盖面和穿透性。
三、重点项目
(一)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应用场景
省厅试点项目。在省建“浙里养”平台框架内完成“家庭养老床位”应用场景省级试点建设。依托区数据中枢,打通并协同省市平台与各部门数据,通过数据驾驶舱实现数据综合集成运用,提供养老服务监管、智慧养老顾问等各项服务功能,实现简政便民、数字赋能。
(二)建设智慧社区试点项目
以“数字赋能、文明共治、幸福共享”为主题,聚焦数字赋能社区治理工作,着力提高社区治理精准化、社区服务精细化水平。重点打造汇聚全域统纳的网格数据库,打通数据,实现一库集;创新一呼即应的联动驾驶舱,部门协同,实现一舱联;构建民呼我为的惠民新场景,集成服务,实现一键呼。聚焦“民生关键小事”,拓展“民需、民想、民用”的服务场景。
(三)建设“民生直达”慈善捐赠
市级试点项目。依托“民生直达”慈善捐赠模块建设,集成搭建本地捐赠平台、“公益码”开发应用、慈善资源需求对接、提供运作管理工具、发挥慈善基地作用等五大功能,便捷群众参与慈善活动,便捷慈善组织公开项目信息,便捷社会力量对接和帮助困难群体。
(四)建设“民生直达”政策找人
市级试点项目。通过“民生直达”政策找人模块,自动匹配政策享受,尤其是残疾人、行动不便的老人等困难群众,足不出户便可获取“幸福清单”,精准计算并记录老百姓享受的政策内容、兑付时间及金额,实现“政策找人”。
(五)建设多元化救助服务
市级试点项目。围绕困难群众需求、社会救助服务短板、救助服务拓展及专业化发展等内容,探索通过搭建社会资源平台、创建新型服务模式、建立长效服务机制等途径实现救助资源与救助对象精准链接,有效引导多元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为困难群众提供精准化、专业化的救助服务。
(六)建设民政机关整体智治应用
聚焦民政机关内部数字化,推行民政效能管理数字整体智治,主要通过搭建运行数字化系统,常态化收集业务工作、中心工作等绩效考核有关数据和信息,综合全面地反映出全区民政系统各项工作进展排名及干部职工履职情况和工作作风等内容。以综合集成、量化比对和动态掌控方式,全面展现全局各项工作进展、堵点难点等情况,清晰了解每一名干部的个性特点、专业特长和工作努力程度等,实现民政部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数字化改革作为民政“头号工程”予以重点推进,成立数字化改革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实行集中办公。建立局领导领衔项目制度,对条线核心业务、应用场景等集中力量开展攻坚,落实落细工作部署。
(二)明确责任分工。工作专班负责日常工作统筹协调、任务分解和检查督导。各责任科室(单位)要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和举措,逐一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挂图作战、跑表计时、到点验收。社会组织管理科(行政审批科)负责配合各业务科室做好数据归集共享和分级分类安全管理。各科室要创新探索应用场景,确保民政数字化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三)强化督查表彰。对民政系统数字化改革建立“风云榜”,定期晾晒公布重点任务、重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比学赶超”、赛场赛马,确保任务有效落实。对取得优异成绩的科室及个人进行表彰。
(四)主动宣传发声。深入挖掘、总结、提炼相关经验做法,积极争取在党委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数字化改革相关会议上交流发言,努力在“领跑者”“竞跑者”“观星台”等平台刊登展示最佳实践,变盆景为风景,变场景为全景,全方位扩大民政系统数字化改革成效宣传,提升民政工作影响力。
附件1:上城区民政局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项目建设清单.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