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街道办事处:
根据市八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护校安园”专项行动提质扩面工作的通知》(杭教安〔2020〕2号)文件的内容和要求,为推动2019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护校安园”专项行动转化为常态治理,不断提升校园周边综合治理水平,全面净化优化校园周边环境,切实增强广大师生、家长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现就推进“护校安园”专项行动提质扩面工作有关事项要求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继续实施“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因地制宜逐步将“护校安园”工作标准、要求延伸到区教育系统中小幼134个公办校园区及36所民办幼儿园,到2022年底,积极探索并建立校园周边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全区中小学、幼儿园(以下称“学校”)校园周边环境在食品安全、交通秩序、文化环境、社会治安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长效工作机制更趋完善,学生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切实增强广大师生、家长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工作原则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按照“属地管理、块抓条保,因地制宜、点面结合,长效管理、标本兼治”的原则,全面优化强化学校“护校安园”工作组建设,推进资源整合、提质扩面,综合施策、攻坚克难,确保校园周边环境安全稳定。
三、重点任务
(一)进一步推进学校安全保障助力行动。一是站在全员育人的高度,根据《江干区中小学幼儿园“护学岗”工作实施方案》(江教〔2019〕102号)的要求,组织好“红黄绿护学岗”,实现“护学岗”设置100%,支持校园警务室建设。二是按照浙公通字〔2015〕85号要求,配齐配强专职保安,每年组织不少于2次技能培训及应急演练,支持建立完善专职保安薪资保障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实施“一校一特保”行动。三是有序推进校园及周边“智慧安防”建设,逐步实现学校一键式紧急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区域联网,推动在校园周边设立安全区域,结合“雪亮工程”,加大技防建设力度。四是有效落实涉校涉生矛盾纠纷问题隐患排查化解,适时开展安全风险自我评估,定期组织安全主题教育和安全排查,定期组织学校“护校安园”工作组成员进行会商研判。〔责任部门:区教育局,各街道〕
(二)进一步推进食品安全“三二一”行动。一是持续落实2019年“护校安园”专项行动食品安全“三百”行动,延伸到全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周边,推进食品安全工作提质扩面。二是深化“两个宣传教育”,一方面加强对经营户的宣传、培训和指导,提升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做好自查自纠、落实主体责任;另一方面加强对师生和家长的宣传教育,定期组织执法人员进校园宣讲,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三是重点检查“一元食品”,积极开展“一元食品”整治行动,引导、号召食品经营者拒绝采购、销售“一元食品”,每年组织不少于75次食品监督抽检(流通35批次、餐饮40批次),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和“两禁一超”食品违法犯罪行为。〔责任部门:区市场监管局〕
(三)进一步推进交通秩序优化提升行动。一是不断完善优化校园周边(150米)交通标志标线,特别是本学年新交付的学校、幼儿园,确保交通设施规范、清晰、醒目、准确。二是继续做好上放学重要时段在沿主干道或地处交通复杂路段学校的学生出入口安排警力(含协辅警)护校工作,进一步完善“护学岗”建设。三是充分发挥校园周边视频监控作用,提高交警部门研判处置事件能力,支持、指导学生接送车辆有序临时停放,对接送学生的电动自行车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整治。四是探索建立交警巡区、防区和校外辅导员机制,主动参与“护校安园”工作组会商研判,深入学校指导协助开展交通安全主题教育。〔责任部门:区交警大队〕
(四)进一步推进文化环境市场净化行动。一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开展“回头看”,将2019年校园周边文化市场发现的问题场所列入重点检查范畴,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查处违规行为,防止反弹。二是积极开展“护苗2020”专项行动,坚持正面引导、打防结合、标本兼治,严查出版物内容,坚决打击销售妨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非法出版物等违法行为,依法查办各类相关案件,大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三是全面推行“双随机”抽查监管,适时组织跨部门随机抽查,提高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抽查频率,重点监管网吧和歌舞娱乐场所是否接纳未成年人、书报刊亭和书店等出版物单位是否经营非法出版物、玩具和文具店是否超范围经营出版物等。四是继续推进网上“护校安园”工作模式,进一步规范对出版物电商平台的监管,严格准入关,查处扭曲未成年人价值观的网络小说、漫画,净化网络空间。〔责任部门:区文广旅体局〕
(五)进一步推进警校协作强化护学警务行动。一是优化上放学重点时段和校园周边重要路段“高峰勤务”机制,强化以公安民警为主导,协辅警、学校护学力量和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参与的常态化“红黄绿护学岗”建设。二是推进校园警务室建设,充分发挥警务室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广移动警务、互联网+校园安防管理应用,及时通报校园警务,应对处置师生报警求助。三是深化“智安校园”建设,推进校园安防系统与公安有效融合,推动已安装的一键式紧急报警、视频监控、访客系统、车辆识别、行为识别等与公安机关联网。四是有效整合公安大数据和社会大数据,加强相关信息比对、深度挖掘和智能研判,加强对校园及周边各类重点人员的滚动排查,及时推送有关信息并进行预警提示。五是加大法治副校长选拔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主动走进学校,协助、支持、指导学校科学、针对性开展有关安全教育。〔责任部门:区公安分局〕
(六)进一步推进校园周边“治三乱”行动。一是进行“回头看”,针对校园周边乱象组织开展全面排查和重点检查,对前期发现的问题再次逐一核查、跟踪整治情况,落实销号管理。二是根据摸排情况明确重点校园点和工作重点内容,分析成因,综合施策,形成整改方案,提升整治效果。三是依托全科网格管理,形成长效化管控机制,巩固校园周边200米内无证流动摊点、沿街店家出店占道经营和人行道机动车违法停放的整治效果,优化属地联防联控机制。四是维护校园周边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加强对学校租用车辆和驾驶员道路运输证件核查,开展定期、不定期巡查检查,打击非法营运。〔责任部门:区城管局、区交通执法大队、各街道〕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街道要切实加强领导,健全完善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协调机制,强化部门间的沟通会商、协同配合和信息共享,进一步加大人防物防技防投入,着力化解难点热点问题,不断净化优化校园周边环境。要进一步巩固优化现有的小学“护校安园”工作组队伍,切实增强辐射示范效应,因地因校推进“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在学校、幼儿园的“全覆盖”,推进校园周边综合治理法治化、现代化、精细化。
(二)加强机制优化。要将校园周边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列入平安考核内容,完善校园周边食品、交通、文化和治安等方面问题隐患清单。推进校园周边安全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建设,探索实施校园周边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强化定期研究会商、重点难点问题督办通报和考核机制,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和问题隐患“排查—上报—交办—整改—验收”闭环管理。
(三)加强部门协作。各街道办事处要进一步明确辖区内校园周边综合治理日常工作的分工合作,强化指导督促和统筹协调,借力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发挥街道、社区的综合统筹管理作用,定期召开工作会,探索“线上线下”多渠道信息共享机制。每年3月实施“一校一表”问题隐患部门联合年度排查,形成清单,明确责任和举措,全面推进落实政府决策部署和有关问题克难攻坚。积极推动各部门因地制宜、创新举措,互学互促、比学赶超,开展试点并推广优秀经验。
(四)加强检查指导。各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对各地各校工作进展情况组织明察暗访,加强专业指导,逐步实现变专项行动为常态治理。区委政法委、教育部门要适时牵头组织全区的联合检查、各街道要组织辖区内的联合检查或工作调研。各街道各部门要在开学前后,指导督促各校“护校安园”工作组,集中开展多部门参与的专项排查检查,全面分析研判,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各校要主动作为,畅通渠道,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报告校园周边安全隐患,切实做到立查立改。
(五)加强氛围营造。各街道各部门要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典型案例和先进个人的宣传力度。学校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和途径,定期对全体学生开展相关安全主题教育,每月不少于1次。要加强校地联动、家校联系,引导周边社区居民、企业商户和学生家长关心、支持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努力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支持“护校安园”工作的良好氛围。
各街道“护校安园”工作的分管领导和牵头职能部门在提质扩面工作中的活动资料电子稿,可通过智慧江干统一平台发送至区教育局人事安保科朱旭良邮箱,联系人:朱旭良,联系电话86974685/13588891383。
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局 中共杭州市江干区委政法委员会
杭州市江干区财政局 杭州市公安局江干区分局
杭州市江干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杭州市江干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杭州市江干区城市管理局 杭州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江干大队
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江干大队
2020年9月 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