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受区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3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关键一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积极适应国内宏观调控的新形势,振奋精神、克难攻坚,着力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6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服务业增加值399亿元,同比增长7.5%;规上工业销售产值678.8亿元,同比增长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亿元,同比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62亿元,完成目标的137.8%;财政总收入90.5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7.43亿元,同比增长6.2%;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10%(同口径);新增就业岗位24716个;计划生育符合率达到97.3%。年初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均圆满完成。
二、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按照区十四届人大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着力在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城市建设、改革开放、协调发展、民生保障上下功夫、求实效,在复杂困难的形势下取得了发展新成绩。
(一)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大力推进高端产业加快发展。全年实现十大产业增加值222亿元,同比增长8%,高于GDP增幅2个百分点。文化创意产业取得新突破。积极引进幕尚科技等一批现代传媒项目,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98亿元,同比增长10.9%。金融服务业取得新成效。大力推进金融服务业“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华融资产管理等一批金融类企业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38亿元,同比增长62.3%。旅游休闲业取得新进展。组织编制上城区沿山发展旅游规划、小营巷3A旅游景区规划。湖滨路、南山路、清河坊(含南宋御街·中山路)三大特色街区接待游客总数2600余万人次,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亿元以上。
着力推进都市型工业优化发展。全年完成规上工业销售产值678.8亿元,同比增长6.3%。传统优势产业提升发展。全年技改投入1.6亿元,燃气管理智能终端、永磁稀土电机技术改造生产线等一批技改项目进展顺利。高新技术产业较快发展。规上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9.7%,其中中瑞思创、海兴电力、金星铜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海洋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宇控机电与省计量院合作完成遥控水下机器人测试中心建设,并参与了遥控水下机器人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中源电气的海港RTG永磁节能电机、中杭电子的深海水密封电器配套组件等项目完成研发。
合力推进现代产业集聚区建设。集聚区建设成效显著。山南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南宋御街·清河坊旅游产业集聚区等4个服务业集聚区通过市级建设发展考评,其中山南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列入国家级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拓展区。国家级品牌消费集聚区建设全面推进。以品牌街区商业功能升级、商圈公共配套环境升级、品牌保护和培育长效机制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湖滨银泰落成开业,延安路紫薇大街“金橱窗”全新展示,工联精品城精彩亮相。
积极推进楼宇经济提升发展。抓好在建楼宇建设。加强跟踪服务,完善重点项目联系制度,扎实推进勾山里国际金融中心、日信国际、西湖国贸等在建楼宇建设。加强服务协调。制定《楼宇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楼宇经济提升发展。全年楼宇经济实现税收4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5%和23.5%,实现亿元楼9幢。新东方大厦、长城大厦等7幢楼宇被评为杭州市50佳重点楼宇。
(二)创新驱动成效明显,创新领域进一步拓展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年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娃哈哈集团、海兴电力被列入省级创新型示范企业。推进产学研合作,积极鼓励与引导企业加大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创新载体。目前全区拥有与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载体23家,院士创新团队2个,院士工作站2家,国家级技术中心1家,市级以上高新技术研发(技术)中心46家。区科创中心通过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复审,被省科技厅评为运行绩效优秀科技企业孵化器。
创新领域不断拓展。我区被列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建国家智慧城市第一批试点城区和浙江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在从促进经济增长向推进经济社会加快转型的各领域延伸,并取得良好成效。“平安365”社会服务管理平台成为全国纪念“枫桥经验”50周年现场参观点;“居家服务无忧在线平台”和“移动教育”作为智慧上城建设成果在第七届中国杭州电子信息博览会上集中展示;“公共文化组织的管理模式与生态化发展研究”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创新项目,创新驱动发展的领域不断拓展。
(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城区面貌进一步改善
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37.8%,新开工面积53.4万平方米、竣工53.7万平方米、拆迁1037户、安置1123户,城市建设四项指标全面完成。大力推进望江地区改造。常青村、西子集团等五个地块完成征迁,已具备出让条件;望江启动04地块15.3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交付,新天地实验小学等在建项目加快推进。湖滨国际名品街提升、湖滨二期吴山路地块、龙翔地铁上盖物业一期等重点工程全面竣工。强势推进“三改一拆”。完成旧住宅、旧厂房、城中村改造214.4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14.6万平方米,“三改一拆”年度目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
城市管理日益提升。“四化管理”不断完善,全区370个小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道路、景观亮灯率98%以上,富春江路绿化被评为全市示范绿化道路。完成6个停车场库建设,新增停车泊位1155个。加强城管执法智能管控平台建设,全区“数字城管”解决率保持100%。启动城管重心下移试点工作。积极推进交通“两难”整治,优化交通组织,加大“两非”车辆查处力度,有效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完善防汛抗旱应急机制,有效应对干旱高温气候和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
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大力推广城市生态文明项目的普及应用,樱桃山生态公园水环境治理工程、紫阳街道生态魔厨工坊、钱塘江防洪堤彩绘等5项工程被列入市“1250”工程项目。制定《上城区2013年大气复合污染整治及“无燃煤区”建设实施方案》,成立大气复合整治专项领导小组,对城区大气环境开展综合整治。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工地、加油站、居民小区和洗车店、餐饮企业等服务行业的巡查,切实加强饮用水源保护。
(四)改革开放合力推进,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重点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巩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成效,加强财务监督,规范财务管理,试行启动单位公务卡应用,并逐步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努力解决国库集中支付中同城收款等问题,提高公务卡支出效率。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拟定《上城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对区级相关单位房产以及经营性房产出租行为进行清查清理和专项督查。抓好融资服务,作为第一批扩大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区,积极推进试点工作,与省工商银行、太平洋保险合作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为无抵押无担保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招商引资持续推进。强化世界500强、国内行业龙头企业项目招商,思科(中国)总部的落户实现了省、市首个世界500强中国总部零突破,引进杭州市首个由外商投资管理的停车场库项目。组织多支浙商招商小分队,分别拜访了北京、天津等18家省级异地浙商商会,重点对接50余家具有回归意向的浙商企业,积极推介我区可招商资源。全年实际到位内资201.4亿元,其中5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121个,实际到位资金154.2亿元;新批外资项目27个,合同外资4.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
对外开放成效显现。加快外贸公共服平台建设,创建上城(双乐)外贸公共展示平台和思创理德智能化物联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美国浙江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平台”已被认定为省级外贸公共服务大平台。全区实现自营出口12.4亿美元,同比增长13.6%。加大统筹城乡工作力度,向富阳市输送新增落地产业项目4个,转移产业资金2.85亿元,落实上城、萧山和富阳三地协作项目23个。主动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分别与四川省甘孜州新龙县、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建立对口协作帮扶关系。
(五)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
教育事业优化发展。全面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省级标准化学校达92.6%,优化学前教育资源,乙级以上幼儿园覆盖率100%。加快校园建设,完成六一幼儿园、开元中学等整体改建,积极推进北师大附属中学、新天地实验小学教学楼等新建工作。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区,考核成绩位列全省第一。稳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推动学习方式改变。全面推行名校集团化战略和大课程体系建设,学校发展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达到新高度。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设立慢病联合门诊,建立社区慢病管理首席医师队伍。建设融健康体验 、健康体检 、健康信息于一体的上城区居民健康管理中心。继续严格实行药品“零差率”,完善国家、省增补及区自选药物目录,满足居民用药需求,减轻用药负担,深化“阳光用药”工程和抗生素规范使用专项行动,确保群众用药安全。加快推进智慧医疗建设,与市一医院共建心电和影像会诊中心,实现区域内影像信息共享和利用,提高基层诊断报告能力。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召开全区文化工作会议,做好万承志堂中医药养生文化等第四批上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工作。举办第三届上城区文艺团队联合会艺术节暨第十届上城区“城市一家人”文化艺术节,承办2013年度元宵灯会活动,不断营造和谐氛围。深入推进以居家文化服务、“百团百场”公益演出等为主要内容的“七送”文体惠民工程。加快文艺精品创作,排舞《蓝色婚礼》获第二届中国(都江堰)国际旅游文化节金奖。开展各项体育健身培训班进社区活动,全年共组织健身操等项目培训班39期,举办上城区第二届少儿轮滑锦标赛等健身活动,积极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六)民生保障持续改善,社会稳定进一步巩固
民生保障工程继续推进。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总体就业率达到96%以上,“零就业”家庭基数归零、动态归零。继续完善居家就业社保补贴、困难家庭失业人员社保补贴办法,建立各就业年龄段就业保障全覆盖网络。加大养老服务投入扶持力度,加大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认真开展“老年友好型城区”、“老年宜居社区”的创建工作,被省老龄委评为浙江省老龄工作示范区。
和谐社区建设不断深入。完善和谐社区评价体系,修订《上城区2013年度和谐(满意)社区评价办法》,争创第二届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单位。继续深化“333+X”社区大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社区服务质量再提升。出台《上城区社会组织发展三年规划》等2+5配套文件,成立上城区社会组织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全区社会组织建设工作,完成区级社区社会组织成果展示馆、清波幸福·家、小营红巷生活广场、南星益家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工程建设。
社会安全稳定得到维护。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执法规范化建设,继续开展“六五”普法,不断优化完善“平安365”社会服务管理和110社会应急联动工作平台。全面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开展打击互联网药品信息和交易违法行为“清网行动”等一系列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充分发挥“吴山细雨”官方微博平台的积极作用,启用新的信访和区长公开电话受理系统,继续开展律师窗口接待活动,提高信访的办理效率和质量。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未能完成预期目标,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仍待进一步强化;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转型升级有待进一步加强,特色街区的管理运营模式还需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工作仍需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拆迁安置中由利益纠纷引发的矛盾依然较多,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较大。对此,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2014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预期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区委九届九次全会提出的全面建设现代化美丽上城的新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持稳中有进,突出改革创新,注重提质增效,着力改善民生,努力在推进国际化、提升幸福感,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品质中心城区”上取得新成绩。
(二)预期目标
2014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安排为:全区生产总值增长6%;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2%以上;新增就业岗位23400个;计划生育符合率达到96%。
四、2014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围绕上述总体思路和预期目标,2014年在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上,要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旋律,切实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在突出“六个坚持”上取得新进展。
(一)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打造上城经济“升级版”
围绕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推进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创新引领、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上城经济新的增长极。
大力推进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一是促进金融和文创产业集聚高效发展。突出重点,加快股权投资类和财富管理类企业的集聚发展,以杭州市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落户为契机,合力打造山南股权投资基金集聚区;以“一谷一园多点”建设为重点,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加快望江新媒体集聚区建设,抓好凤凰御园二期建设。二是创新发展现代商贸业。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促进龙翔地区专业市场电子商务的整合,助力企业实施商业模式创新。三是提升发展旅游业。结合智慧城区创建,推进清河坊景区智慧旅游项目建设。加快小营红色景区创建,打造杭州第一个红色旅游产品。
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一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重点抓好海兴电力智能电网系统等技术创新项目,组织实施科技发展计划70项,力争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突破30亿元。二是推进工业基地加快发展。加大工业基地土地开发利用,推动园区走集聚集约发展道路,依托海洋装备实验室,加强与浙江造船有限公司及相关科研院所的合作,重点抓好遥控型机器人等项目研发,促进高新技术加快发展,力争全年工业基地实现技工贸收入突破50亿元。
大力推进楼宇经济提升发展。一是加大新建楼宇推进力度,加快赞成中心、久光金融商务中心、浙江旅游展示中心、近江单元C2-04地块等40余万平方米在建楼宇建设进程,确保近江商务大厦、日信国际等楼宇年内竣工。加大高端楼宇招商力度,重点抓好中豪望江国际、蕙沣大厦等一批楼宇的招强引优工作。二是启动楼宇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抓好方正大厦、仁和大厦等6幢楼宇更新改造,促进楼宇形象明显改善,税收贡献明显增强。
大力推进集聚区建设发展。一是以创建国家级品牌消费集聚区为契机,着力抓好南宋御街、大湖滨商圈、复兴商务广场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定位、管理运行等方面的综合提升,合力打造各具特色、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集聚区品牌。二是推进“一街一品牌”建设,加快湖滨高端商贸等特色产业集聚区发展。依托历史街区文化底蕴,重点抓好五柳巷、莫邪塘等风情街区的打造,以集聚区建设和“风情街区”打造为抓手,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二)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推进智慧产业新发展
整合要素资源,推进信息产业、健康服务业、物联网产业提升发展,积极打造“望江信息产业园”,加快培育发展智慧产业,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突出重大项目带动,合力打造“望江信息产业园”。一是紧紧抓住世界500强思科(中国)总部落户上城带来的重大战略机遇,以“大数据、云技术、信息软件”等为重点,围绕思科(中国)总部落户带来的产业及人才的辐射带动效应,促进信息产业加快发展。二是围绕“一核、五区、八大服务平台”,即中央智力核,应用平台集聚区 、云计算软件集聚区等五区,智慧公共服务平台、智慧社会管理平台等八大平台的打造,加快形成“望江信息产业园”。
突出智慧医疗辐射,努力打造健康服务业集聚区。一是做强做优健康产业。积极探索与省、市医疗机构的深化合作,加快创建“浙江大学上城区技术转移中心”,力争打造全市首批健康服务业集聚区。二是着力构建智慧医疗体系。积极拓展以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加大与省、市级医疗机构的对接与协作,充分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着力构建省、市级高端医疗资源与区级卫生机构互惠共享系统,努力实现智慧医疗成果惠及普通百姓。
突出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一是强化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着力抓好物联网系统和产品检测认证中心的建设,继续加强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杭州物联网研究所的合作,加快物联网技术成果转化和示范基地建设,努力为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物联网应用领域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为智慧城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二是抓好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抓好中瑞思创的电子防盗标签及射频识别产品等一批物联网应用项目。
(三)坚持品质至上,着力推进城区环境新提升
以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重点,狠抓有效投资,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着力优化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着力推进“生活品质国际体验区”建设再上新水平。
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年新开工50万平方米、竣工60万平方米、拆迁1000户、安置1000户。以“三改一拆”等专项行动为突破口,加快1平方公里的大湖滨商圈、2平方公里的玉皇山南国际创意(金融)产业园和3平方公里的望江新城整治提升。一是推动大湖滨商圈建设。抓好湖滨三期西湖电影院地块出让、开工,加快推进湖滨四期龙翔里复建工程,完成地铁1号线龙翔站上盖物业二期等地块出让,加快推进勾山里B地块建设。二是扎实推进玉皇山南国际创意(金融)产业园建设。实施目术塘二期、安家塘、马儿山提升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大畈鱼塘南、北地块前期工作,不断完善园区发展环境。三是加快望江新城建设。完成莫邪塘特色风情街区建设,实施肉联厂宿舍历保修缮,加快印铁制罐厂地块项目建设,确保新天地实验小学建设竣工并交付使用,加大望南地区征迁力度,完成中策橡胶厂搬迁,启动行知幼儿园建设。
扎实推进人居环境建设。一是加快老城区提升改造。重点推进南星小区危改项目建设,启动平安里地块危改重建。继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启动近江单元B-R21-04地块味精厂安置房一期工程等地块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确保近江片B-C2-03-02等地块19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竣工。二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深化“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工作,继续开展“四边三化”行动,对铁路周边尼龙山区域进行整治。三是全面实施“五水共治”。着力推进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攻坚行动。四是大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继续实施大气复合污染整治,强化大气污染治理,巩固“无燃煤区”建设成果。
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一是努力建立城管工作运行新机制。通过重心下移“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实施,实现城管工作“科技支撑、信息交互、网格管理、联动处置”的规范运行,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二是努力建设“智慧城管”新平台。充分发挥城管智能管控平台优势与作用,有效对接社会管理联动“网格化”工作,着力抓好“一个平台、两个系统”建设。三是努力形成城市管理新格局。引入社会化管理手段,创新城市管理工作,努力形成政府引导、公众参与,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社会监督、共建共管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四)坚持改革开放,着力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
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逐步消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招商选资突出高端集聚。一是强化重点项目招商。继续以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浙商回归”为重点,着力引进一批辐射带动作用大,产出效益高的重大项目。二是狠抓重点项目落地。确保重点项目早落地、早完工、早见效。三是完善浙商信息库建设,深入开展浙商回归工作,利用商会常设机构的人脉优势,加快浙商回归脚步,吸引浙商资本回归。
对外贸易突出转型升级。一是提升外经发展水平。完善外经审批流程管理,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势,鼓励有条件企业在境外构建国际营销网络。二是积极推进企业“走出去”,拓展发展空间。发挥“走出去”综合效益,巩固和深度拓展美国、日本、欧盟等传统市场,加快开拓东盟、俄罗斯等新兴重点发展市场,推进市场多元化。开展跨境贸易商务电子工作,着力培育2-3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龙头企业。三是深化统筹城乡对口支援工作。着力打造科技服务平台、人才引进平台和资本金融平台等合作平台,促进高端要素资源的流通共享。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一是进一步推动项目推进工作机制改革。建立健全项目审批的分级协调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审批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推动项目加快实施。二是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制定出台小贷公司扶持政策,促进小贷公司健康运营。继续做好海兴、博世华等拟上市企业的服务工作,力争2-3家企业实现上市。三是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积极配合“参与式”预算审查,及时做好跟踪问效,继续控制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等一般性支出,规范结余资金预算管理,按时公开财政决算、部门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和行政经费支出。
(五)坚持协调发展,着力推进社会事业新进步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一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和区域教育质量检测,探索科学评价方法,形成适合各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二是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北师大附中、新天地实验小学交付使用。加快杭六中综合体艺楼项目建设进程。三是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全面践行小班化教育理念,以推进小班化、区域化大课程体系和实现“轻负高质”为主要载体,积极推进学习方式转变。注重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积极探索引入民间资本举办国际化学校。
推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一是深化居家医疗服务。深入挖掘服务内涵,探索实践预约诊疗、临终关怀、居家康复等服务,努力扩大居家医疗服务覆盖面。二是加强慢病联合诊疗中心建设。持续推进与市一医院、浙医二院合作,不断完善导师制培养模式,打造一支专业过硬的社区慢性病防治管理首席精英队伍。三是严格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及时调整增补药物目录和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比例,继续实施“阳光用药”工程,健全药事委员会制度,规范和统筹药品采购,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控制门诊均次费用,逐步缓解群众配药难、看病贵等问题。
推进文体事业繁荣发展。一是进一步抓好文体惠民工程。继续深化“七送”文体惠民活动,着重打造居家文化服务平台,努力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和水平。精心创作文艺作品,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群众的文化生活品质。二是进一步抓好文体阵地建设。健全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居民“10分钟文化圈”和“10分钟健身圈”。继续加大上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力度,筹划上城区非遗项目展示中心建设。抓好定安路体育中心体育设施改造提升工作。
(六)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推进民生普惠新提高
坚持把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着力维护社会安定,形成既充满活力又团结稳定的社会局面。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制定科学有效的失业动态预警机制,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基数归零、动态归零,以创业促就业,加强技能培训,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二是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深入推进省“151”、市“131”、区“128”中青年人才选拔培养工程,依托工业基地、科创中心等各类平台,探索建立一批高层次人才驿站,不断改进提升大学生创业环境。三是加大社会救助力度。继续推进“零贫困工程”和“安居工程”救助力度,深入开展“春风行动”救助活动,加大专项救助和临时救助力度,更好维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
深化和谐社区建设。一是推进社区服务平台建设。以打造“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为抓手,继续深化“333+X”社区大服务体系,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打造服务平台。整合辖区资源,打造“智慧社区”,努力实现社区资源利用最大化。二是深化社区工作服务模式。积极探索社区服务模式“多元化”,实践推广“流动办公室”、“邻里值班室”等社区工作服务新模式,让公共服务站更加贴近群众。三是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开展与知名高校的合作,继续完善人才队伍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健康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一是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力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严打严防黑恶势力、涉枪涉爆、严重暴力、非法集资、“黄赌毒”等犯罪活动。二是继续开展“诚信做食品、重拳治安全”行动,继续实施学生饮食放心工程,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效预防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三是严格规范信访工作行为,大力推行“阳光信访”,扎实推进“进京‘非访’治理年”活动,有效解决信访积案。四是推动法治上城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教育,努力提高区域法治化水平。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既充满信心,又深感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推动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力建设现代化美丽上城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