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举行以“百年附小回眸·世纪教育对话·智慧传承分享”为主题的2020校本研修开放活动。
智慧传承·课例分享
在上午场优秀课例展示活动中,浙江省小学语文教研员、语文特级教师余琴,杭州市小学数学教研员、数学特级教师平国强,杭州市小学音乐教研员、音乐特级教师尹丹红,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优秀教师朱丹,浙江省特级教师、上城区教育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钟玲,同时学校教师及各位兄弟学校的老师也齐聚一堂共品教育成果。
语文课堂: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
语文老师俞琪带领603班的同学们走进了那充满神秘的雪域高原色彩和远古时代气息的藏戏,无论是面具特征、舞台演绎,还是表演形式,藏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孩子们在读、悟中体会了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与丰富的文化内涵。
数学课堂:图形推演方法的秘密
数学老师吴荻以直观可见、可操作的方式与孩子们一起认识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以清楚的层次、明晰的板块引导孩子们在多种学习方式的助推下进行了知识点的判断与分析,学习与了解了数学研究方法的可迁移性。
英语课堂:多元化主题式拓展学习
英语甘老师将501的孩子们带入了如画的自然公园,感受了山顶的云海,欣赏了森林的静谧,不仅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感受了大自然的魅力,更轻松学习了英语。
音乐课堂:律动的舞蹈元素
音乐老师郭静仪带领403班的孩子们在柔和、典雅、高贵的氛围中听赏了《小步舞曲》,孩子们在乐曲情绪风格的带动下进行了身体律动的创编与乐句动作的创设,在舞蹈元素的提炼下,孩子们在旋律下进行了自由的表现。
随后,专家们就课例中重难点的把握情况与师生课堂互动情况等进行了指导。均对课堂中所展现出的附小教师优秀的教学素养与指向培养学生发展的独立思考、分工合作、分享交流等学习活动表示了肯定,同时也就课堂层次与难点契合度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世纪对话·薪火相传
百年附小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在下午场的世纪教育对话板块中,56届附小毕业生、杭四中退休教师高业安老师,67届毕业生、作家邹园老师,还有为培育莘莘学子奉献一生的杭州市劳模张洁芳老师,多才多艺的李德麟老师等莅临现场。此外,活动还有幸邀请到杭州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系主任王凯教授参与论坛。
在杭师附小首届大型诗歌朗诵活动中,我们曾无比荣耀地高声朗诵其中一份荣誉——全国读书活动先进单位,而这份荣誉的主要参与者——张洁芳老师来到了今天论坛的现场。在张老师眼中,附小精神是一种你追我赶的教师精神,校园里时刻可见老教师对新教师的帮扶。张老师经历了数学老师、语文老师、图书管理员等多种身份的转变,正是心中那一份割舍不断的对学生的爱意,让她即使经历身体的痛楚后仍奉献于三尺讲台前。
“回到母校,就像是回到母亲的怀抱”,邹园老师从一名学生的角度向大家娓娓道来记忆中老师的模样,附小之于学生的回忆并非长篇巨制,而是如同涓涓细流、滴水穿石,润物而无声,正是在这些细小而琐碎的回忆中,正是由这些最不起眼的细节,共同构成了记忆中最美的附小。
李德麟老师从附小教师精神为契入点,谈到附小精神是一种奉献的精神,也是一种园丁般的精神,更是一种团队合作的精神,时光倥偬,然当年教学中的真人趣事仍留存于心中,那些调皮的身影,那些在楼道间行走的身影……现在说来尚能触动人心弦。
一个在记忆中已被岁月侵蚀得斑驳的校园滑梯架,在高业安老师的眼中它是一个聆听者,也是一个见证者。一字一句,满含回忆和情感,每一个字符无不向我们传递着高老师心中不可磨灭的附小记忆。那些年老师所教导的话语仍难以忘却,那些年所吟唱过的儿歌仍能高唱不止。
在杭师附小首届青年教师“我爱附小”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的老师们,再次上台,将埋藏在心底的情话向附小深情地诉说。
附小55届毕业生、浙江大学邹先定教授委托邹园老师向学校捐赠了他的文集著作——《愿继续耕耘在这土地上》,这也将成为学校重要的精神财富之一。
博士之音·精神凝练
学校的历史,并不是多种信息的简单堆砌,而是真实意义的厚重沉淀,正是因为有了人,才有了历史的存在。杭师大教育系主任王凯教授以“百年卓越,大爱树人”八字为我们凝练了新时代背景下附小的精神缩影。在114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历经8次迁校,为杭城培育和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教师队伍良性发展,为创设优质课堂、创建优秀校园而辛勤耕耘。王教授指出,老师要树立起儿童立场,要学会去观察儿童、爱儿童,在老教师所分享的附小记忆中,我们也品味到了当年的附小教师是如何用满满的爱意来关心学生、奉献课堂的。
最后,浙江省特级教师、上城区教育学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钟玲从大咖助力成长暖、团队融合氛围暖、薪火传承精神暖三方面为本次活动作了回顾与总结,前辈们满含实践智慧与教育智慧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旖云旎月,佳期珍数,站在今天,我们回顾过往、展望未来,我们共诉附小教育,共品育人情怀,相信附小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