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中国杭州名师名校长论坛之小学语文名师风采展示活动在杭州市凤凰小学隆重举行。本次活动通过现场研讨、在线直播的方式与各地小学语文教师、教研员共同探索小学语文课内阅读的有效策略和课外阅读的课程建设。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全国小语会教师发展委员会主任、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浙江省特级教师滕春友,上城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曹婕,义务教育科科长程艳,浙江省树人阅读研究院执行院长平静等领导嘉宾参加本次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来自杭州市各个城区的校长、教研员。活动由浙江省特级教师、上城区小学语文研究员陆虹主持。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小学语文研究员汤亚梅与凤凰小学504班的学生共同学习《父爱之舟》。汤老师聚焦核心问题,紧扣语文要素,围绕课后问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让学生充分表达,畅所欲言;链接名家名篇、链接背景资料、链接生活场景,通过各种链接,让学生的理解从浅表走向深度;同时,课堂中还适时解决了学生预习时提出的问题,突破了学生思维的难点。整堂课以问题撬动思维支点,以链接搭建思维支架,以合作促进思维延展,学生学得投入,老师听得动情。
课后,汤老师带来了微报告《让问题成为撬动学生思维的支点》。汤老师以《父爱之舟》为例,从优化课后问题,铺设思维主线;预设有效追问,促进思维下潜;择取学生提问,突破思维难点三个维度,阐述了如何优化课后问题,如何精心设计问题,以及如何选择有价值的学生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对思维课堂的研究又向更深处漫溯。
杭州市凤凰小学校长缪华良与凤凰小学601班学生共读整本书《富兰克林自传》。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传记体裁的作品阅读起来具有一定难度。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缪老师设计了“四个一”的板块教学:“一张美钞”理顺了书本的脉络,“一份年表”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一块墓碑”深究13种品德,“一条腰封”对人物进行品评。“四个一”的教学设计,删繁从简,看似简单,却体现了缪老师清晰的逻辑思维、对学情的准确把握,以及对学生兴趣点的关注。课堂中,缪老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富兰克林读写一生、修身立德的人格特质,并结合凤凰毕业生的学子精神,重点内化“节制”这一精神对人生成长的非凡意义。
随后,缪老师从“为什么要凸显‘课程’意识”“儿童新读写的系统化设计”“儿童新读写的个性化实施”三个方面,分享了凤凰小学近年来围绕“儿童新读写”所做的尝试与努力,作了题为《立足素养,读写立人——儿童新读写的课程化推进》的学术微报告。缪老师以“无限相信读写的力量,让新读写成为凤凰文化的一部分”作为结语,表明了凤凰小学推广儿童新读写的决心和信心。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滕春友对两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滕主任分别以“细腻而深入”“大气而贯通”精准地评价了两位名师的教学风格。
他提到,汤老师的课堂以“本”为基,紧紧依托课后问题并巧妙转换问题;以“学”为主,充分给予学生默读、讨论、交流的时间;最后通过联系生活,巧妙地引导学生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润物细无声”,整堂课以问题撬动思维,以链接促进思维,以合作发展思维,促使学生思维下沉。缪老师的课构思巧妙,给大家完整地呈现了整本书交流的基本环节,课堂背后体现的是缪老师的大语文观,大阅读观。缪老师带领学生理解富兰克林“读写一生,修身立德”的人格特质,这与凤凰小学所倡导的“立足素养,读写立人”的儿童新读写观是完全一致的。
名师的展示、分享和专家高屋建瓴的点评,令线上线下参会的老师收获颇丰,老师们纷纷表示,要钻研教材,从只读单篇走向教材的联动研读;要转变学法,让全体学生都“卷入”到学习当中;要紧扣思维,在语文课堂中实现思维与语言的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