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来临,气温逐渐升高,我市已进入每年防范学生溺水事故的重点时段,根据区安委办《关于开展2020年“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的通知》以及市教育局的相关工作要求,请各中小学、幼儿园结合本校实际,认真开展预防溺水的宣传教育,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学生防溺水工作,尽一切可能遏制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现将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开展专题教育,强化学生防范意识能力
各中小学、幼儿园要根据“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工作主题,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制定学校防溺水专项工作方案,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各学校可以采取召开一次全校性的“珍爱生命、预防溺水”教育动员大会、举行一次预防溺水主题班会(可结合杭州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上的专题活动开展)、做一期预防溺水的专题宣传、发一条“防溺水”提醒短信、发一封告家长书等“五个一”专题教育活动,确保教育孩子做到“六不”要求: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预防溺水主题教育活动期间,各中小学、幼儿园务必在6月30日前完成市教育局在杭州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上开展的,关于“2020年中小学(幼儿园)预防溺水专题教育”活动内容。1.学校版:班主任(教师)通过“杭州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提供的相关教育视频和资源,在课堂上完成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2.家庭版:家长陪伴孩子登录“杭州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共同完成预防溺水看视频、做问卷学习任务。(具体可参考附件1)
二、加强家校联系,推动家长监护责任落实
自即日起到本学期末,各中小学、幼儿园要认真开展“学生安全千万家”教师家访活动,组织班主任、任课老师于暑假放假前,深入每一个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学生家庭,面对面提醒家长做好防范孩子溺水等安全工作,要确保对上述两类学生的家访覆盖率达到100%,并留存好家访档案。
各中小学、幼儿园要迅速将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致江干区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附件2)发放到每一位家长手中,并妥善回收、保管好回执,确保信的发放率、回执的回收率均达100%。按照教育部要求,一旦发生学生溺水事件,相关学校必须提供教师的家访记录和家长收阅《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的回执。若无法提供家访记录和收阅回执的,将对相关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追责。
在落实好家访和公开信发放工作的基础上,各中小学、幼儿园要通过校讯通短信、微信公众号、qq群、校园网等各种形式,经常性的进行预防溺水宣传,在周末、节假日、暑假等特殊节点向学生、家长做好防范工作提醒。
三、加强校社联动,努力消除周边水域隐患
各中小学、幼儿园要主动加强与属地社区的联系,排查学校周边水域安全隐患情况。各校要组织力量,对校园周边可能发生学生溺水事故的河流、池塘、拆迁与建设造成的深坑等危险地段进行地毯式摸排,争取周边社区支持,在危险水域的入口醒目位置设立警示牌,全力预防溺水事故发生。
请各中小学、幼儿园在2020年7月4日前,将《浙江省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安全千万家教师家访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附件3)报区教育局安保科朱旭良,2745816421@qq.com。
学前教育发展指导中心要及时将本通知要求传达到各民办幼儿园,指导、督促民办幼儿园落实好预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并在2020年7月4日前,将民办幼儿园的《浙江省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安全千万家教师家访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汇总后报区教育局安保科朱旭良2745816421@qq.com。
附件:
1. 教师授课和学生与家长参与流程
2.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3.浙江省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安全千万家教师家访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
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局
2020年6月12日
附件1
教师授课和学生与家长参与流程
(一)教师授课流程
第一步:在浏览器中输入:,进入杭州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教师(班主任)用自己的账号登录平台。
第二步:点击[预防溺水]图片入口,进入专题教育活动页面。
第三步:点击“学校版”,播放“预防溺水”视频,给全班学生上一堂“防溺水专题教育课”。
第四步:授课结束后,点击“签名”按钮,确认完成。
第五步:通知家长用学生的账号登录杭州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从[预防溺水]图片入口点击“家庭版”,观看“预防溺水”视频后,并完成做问卷。学习结束后,点击“确认”按钮,提交完成。同时,提醒家长接收到安全提醒信息后,及时对孩子进行警示教育。
提示:如家庭缺少电脑和网络环境,可按照上述方法利用手机完成相关学习内容(建议在有wifi的环境下使用)。
附件2
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中小学生家长朋友:
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进入夏季,天气逐渐变热,溺水又将进入高发季,希望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特别是加强放学后、周末、节假日期间和孩子结伴外出游玩时的管理,经常进行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给孩子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们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要重点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学生安全工作需要各方面尽心尽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平安健康成长而努力。
祝您的孩子平安、健康、快乐!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
2020年6月
回 执
学校已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邮寄的方式□将《教育部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交给我,我认真阅读了信的内容,了解了预防溺水的相关要求,一定承担起监护责任,确保孩子的安全(请在□处划√)。
学校名称: 班 级:
学生姓名: 家长签字:
2020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