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政府委托,现向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35次会议报告我区2015年财政决算和2016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关于全区2015年财政决算情况

2015年,面对复杂的财税经济形势,我区财政工作紧紧围绕打造“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区”的总目标,坚持“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科学理财、加强监管”的理财观,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扎实做好“生财、聚财、用财”三篇文章,有效促进了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一)关于一般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5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决算为1150619万元,完成预算的101.2%,比上年增长8.2%,增收8749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决算为740354万元,完成预算的105.9%,增长13.9%,增收90095万元;上划中央财政收入决算为410265万元,完成预算的93.7%,下降0.6%,减收2605万元。上述全区财政收入决算数及财政收入主要项目决算数,与向区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详见表一)。

2015年全区财政支出决算(不含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支出,下同)为370232万元,完成预算的99.5%,比上年增长5.0%,其中:区本级财政支出决算为28400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0%,比上年增长4.2%;街道和科技经济园区财政支出决算为86232万元,完成预算的98.0%,比上年增长7.8%。上述全区财政支出决算数、区本级财政支出主要项目决算数,与向区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详见表二)。

按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和有关政策计算,2015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扣除上解省市财政,加上上级财政各项体制补助和上年滚存结余,全区财政可用资金决算447126万元(区本级为334542万元,街道和科技经济园区为112584万元),其中,当年形成的全区财政可用资金决算为404561万元,区本级为322499万元,比预计数增加582万元,街道和科技经济园区为82062万元,与预计数一致。

全区2015年财政可用资金决算数与财政支出决算数相抵,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2850万元,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160万元,减去提取的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0000万元后,全区财政滚存结余决算为29904万元。其中,区本级累计净结余3552万元,比预计数少9400万元(原因为: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提取数比预计数增加10000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入数比预计数增加18万元;省市专项补助比预计数增加582万元);街道和科技经济园累计净结余26352万元,与预计数一致。

2014年决算后结转2015年使用的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29761万元已按规定拨付使用(其中2056万元为2014年结转的政府性基金补助专项,在2015年按规定纳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在2015年预算执行过程中,上级财政向我区专项转移支付64722万元。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企业技术改造与信息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环境保护、社区管理工作经费补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其中24306万元已按照规定用途完成支出,尚有40416万元需结转2016年,主要为预拨社区管理、公安文职人员、流动人口协管员、社区禁毒人员及协警大队的预下达补助经费及道路保洁、公厕保洁和序化整治等专项补助经费,区财政将按规定及时拨付使用。

2015年财政决算反映,全区财力结构进一步优化,地方财政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64.3%;财政支出体现了“有保有压”的原则,“三公”经费及会议费、培训费支出比上年下降8.5%,区本级支出的74.5%用于民生事务,区本级及街道、园区均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二)关于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2015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为7959万元,完成预算的141.2%,比上年增长43.2%,增收2401万元。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数及政府性基金收入分项目决算数,与向区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详见表三)。

2015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决算(不含上级转移支付支出)8215万元,完成预算的97.4%,比上年增长74.3%,增加支出3503万元。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决算数及政府性基金支出分项目决算数,与向区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详见表四)。

2015年当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加上历年滚存结余4370万元,扣除调入一般公共预算2850万元后,与当年支出决算相抵,滚存结余为1264万元,比预计数少18万元(原因为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决算数与向区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报告数相比增加18万元)。

2014年决算后结转2015年使用的上级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资金469万元已按规定拨付使用。

在2015年预算执行过程中,上级财政向我区转移支付的政府性基金为718万元,其中335万元已按规定用途完成支出,尚有383万元结转2016年,区财政将按规定及时拨付使用。

(三)关于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情况

2015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决算为46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53.3%(详见表五);2015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支出决算为3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0%(详见表六)。收支相抵,减去调入一般公共预算160万元后,国有资本经营决算结余为0。

(四)关于2015年47个“上会”部门决算情况

2015年47个部门收入调整预算(含上年结余和上级补助)和支出调整预算为428146万元。

2015年47个部门收入决算为424253万元(含上年结余),支出决算为413490万元,收支决算相抵,年末滚存结余10763万元。年末滚存结余中纳入2016年部门预算8116万元,其他结余资金根据《财政部关于推进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财预〔2015〕15号)的要求,已统一进行清理和上缴,集中用于G20峰会项目支出。(详见表七)

(五)关于2015年政府债务情况

2015年末,我区建设单位全口径政府债务余额为81.7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为32.1亿元,在区人大常委会批准的限额35.1亿元之内),政府债务的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分别为6.5%、71.3%、63.7%。

二、关于今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为91487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38.8%,增收255976万元,完成预算的73.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580958万元,增长39.6%,增收164705万元,完成预算的72.7%。上半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均实现了“双过半”的阶段性目标,分别快于序时进度23.6个和22.7个百分点。从收入结构上看:上半年全区经常性税收收入为524125万元,增长9.4%,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57.3%,比上年下降15.4个百分点;房地产企业税收收入为390750万元,增长117.1%。

上半年,我区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房地产税收的强力拉动。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房产销售回暖,房地产税收收入增长迅猛,上半年房地产收入完成390750万元,同比增加210743万元,增长117.1%,完成进度的104.2%。二是“六大产业”增长势头良好。上半年份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商贸业、中介服务业、大健康产业等六大特色产业税收实现300647万元,同比增长18.7%。三是结转因素。上半年缓交税收及免抵调5.89亿元,加上重点企业的一次性补缴税款4.79亿元,合计增收10.68亿元,有力拉动收入增长。

今年上半年,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为(不含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支出)207852万元,增长19.6%,完成预算的48.6%,其中:区本级财政支出为143651万元,增长13.4%,完成预算的45.2%;街道和钱塘智慧城财政支出为61201万元,增长37.2%,完成预算的64.4%。

今年上半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实现763万元,完成预算的17.9%。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不含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支出)为1560万元,完成预算的38.1%。

2016年,46个“上会”部门的年度支出预算为460041万元,其中:预算内和财政专户拨款预算为331040万元,政府性基金拨款预算为3835万元。今年上半年预算内支出为132941万元,财政专户支出为22867万元,合计完成年度预算的47.1%;政府性基金支出156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40.7%。

今年上半年,全区财政工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按照“做大总量、强化统筹、依法理财、力保平衡”的思路,主动适应新常态,落实各项新举措,有力促进了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一是围绕“做大总量”,支持经济转型发展。强化政策保障,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坚持资金引导,投入4.55亿元,加大对行业龙头的扶持力度,重点培育四大经济和六大产业为支撑的产业新体系,全面推进钱塘智慧城、丁兰智慧小镇、清华长三院杭州分院等重点产业平台建设。坚持体制导向,制定财权与事权相匹配、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钱塘智慧城财政体制,力促“产城融合”。坚持企业帮扶,以“双万”活动为契机,深入企业走访,积极做好国有企业及其相关企业属地转化。上半年,全区新引进企业1294家,合计产税6600万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64%。二是围绕“资金统筹”,力促社会协调发展。面对峰会及民生事业的刚性支出,从开源节流两方面着手,狠抓资金统筹。通过设立50亿城市发展基金、政府采购常青区块改造服务筹集42亿元、争取国开行贷款9.8亿元及第二批棚户区改造资金贷款额度16.68亿元、统筹调度间隙资金14.93亿元、清理收回2015年度部门结余结转资金8340万元等方式,保障了峰会项目的有序推进。出台《关于规范区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夜餐费开支管理的通知》(江财发[2016]66号)文件,规范部门加班费管理;严控五费支出,针对差旅费进行重点检查,切实规范了一般行政性开支。上半年,“三公经费”支出816.93万元,增速控制合理。三是围绕“依法理财”,推进财政管理改革。严格实施新预算法,深化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制度,公开内容细化至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深入街道走访调研,全面分析上轮体制的优缺点和预判后三年全区及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为拟定新一轮街道财政体制夯实基础;出台《江干区政府采购供应商考核办法》,完成首次评审专家的资格审查,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流程;率先在杭州主城区范围内完成2016年度区级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工作,进一步提升存量资金收益;部门绩效自评实现全覆盖,自评项目资金占当年财政资金总量达20%,对“美丽村庄建设”重点支出进行绩效评价,进一步提升资金绩效。四是围绕“收支平衡”,强化债务风险管控。加强政府建设项目的预算管理,逐月分析城建计划执行情况,实现监管的动态化;每季度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工程和综合管理情况进行“全面+过程”考核,有效增强建设单位的成本意识;充分利用地方政府债券抓好存量债务置换,严防财政风险。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工作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宏观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经常性税源增长乏力,加上营改增全面扩围后省市对区的财政体制调整,区级财力增长存在较大压力;二是税源培育的投入与产出的矛盾急需解决;三是社会民生事业的刚性需求持续增加,收支平衡压力大;四是区级债务的风险防范压力不断增加;五是在预算管理和预算执行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强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下一步财政工作重点

下半年,我们将深入贯彻区委九届十次会议精神,以打造“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区”为总目标,以推进“城区国际化”为重点,围绕年度各项财政工作目标,坚定信心,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分析把握形势,继续抓好增收节支。虽然上半年财政收入保持了高速增长,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增长主要依靠的是房地产税收的拉动,从长期看,房产税收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经常性收入又处于低迷期,加上营改增全面扩围后财政体制调整对区级财力的减收影响以及峰会保障的刚性支出,可以预见后期财政收支形势将会更加严峻,保持预算长期平衡存在较大压力,因此必须把增收节支作为长期任务来抓。收入方面,一要注重沟通协调。积极与国地税部门对接,加大征管力度,努力推进全年收入任务的完成。二要加强分析研判。细化收入分析,进一步落实月度通报制度,及时掌控和平衡好收入进度。支出方面,要坚持有保有压,优化支出结构,节约有限财力,重点保障民生支出,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确保年度财政收支平衡。

(二)注重政策引领,强化税源培育管理。一是优化扶持政策。针对现有政策扶持面广、政策门类多、申报门槛低等问题,在拟定新一轮产业扶持政策的过程中把握重点导向,切实提升扶持政策的绩效性。二是创新扶持方式。积极探索产业基金运作方式,结合我区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建立并充实各类区级产业基金,发挥基金合作招商功能,推动产业集聚培育。三是把握协税护税时机。借市委、市政府入驻钱江新城的契机,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国有企业及其相关企业属地工作,同时在钱江新城重点平台的腾挪迁移过程中注意防止重点优质税源流失。

(三)优化体制机制,切实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研究制定新一轮街道财政体制。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营改增后新的市区财政体制,提出适合当前区情的街道财政体制。二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提早谋划2017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进一步深化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推动部门预算的精细化、科学化。三是深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落实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机制,选择资金量大、社会影响广的项目深入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着力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是进一步规范债务管理,切实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四)强化统筹调控,力保建设资金平衡。面对 “城中村”改造等建设资金的硬需求,进一步强化资金统筹,创新资金筹措方式。一是积极参与杭州市政府PPP支持基金,拓宽融资渠道。二是积极争取政府债券额度。充分利用债券额度做好存量债务置换,保障债务的按期归还和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三是努力争取棚户区改造资金。加强与国开行对接,积极申报国开行贷款,争取将有关项目纳入下一批棚户区改造项目计划。四是全力争取上级配套资金。加强与市级有关部门的对接,提高“改善工程”、“五水共治”、“美丽江干”等项目的上级资金配套率和资金到位率。五是加快土地出让,强化与市级部门对接,确保开发建设成本的回收。

(五)贯彻新预算法,认真落实审计整改。对审计部门在财政管理、部门预算管理、街道财政管理、国有资本经营及管理和民生政策落实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财政部门将会同各街道、各预算单位按照新预算法的要求,通过改进资金管理、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完善体制机制等措施,切实改进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财经制度落实到位。


2015年决算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