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持续的高温晴热天气给杭城披上了“火衣”,城市绿化正经受严峻“烤”验。为全力守护我区的盎然绿意,区住建局迅速启动抗旱保绿应急预案,科学部署、精准施策、昼夜奋战,为辖区内的花草树木送上“解渴水”、撑起“遮阳伞”,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防线。

专门建立“机械+人工”浇水机制,采用水车浇灌、设施喷灌滴灌、人工浇灌等方式进行全面抗旱。推行错峰浇灌模式,充分利用夜间和清晨低温时段,有效避开午间高温和道路交通早晚高峰时段,提升浇灌效率。根据绿地立地条件和植物特性,科学调度洒水车辆和人员,重点对城区主次干道、高架挂箱、公园绿地及新种植区域进行“高频次、全覆盖、深渗透”浇灌。自8月进入高温天气以来,出动作业人员3990人次、洒水车718车次、三轮车599车次、水泵66台。

针对不同植物的“耐旱体质”,实施“一类一策”精细化养护措施。针对“新生儿”植物,采取“重点呵护”策略,特别是为近一年内新移栽的苗木、草花,搭建遮阳网,同时,在根部覆盖陶粒、树皮等有机保墒材料,形成“保湿膜”,有效减少水分蒸发。针对“青壮年”植物,实施“增强体质”策略,如对灌木绿篱、草坪进行适度修剪,疏松土壤,增强透气保水性,提升植物抗旱能力。重点在秋涛路、钱塘快速路、德胜东路等桥下空间和东湖市民公园、城东公园、闻潮公园等绿地,采用喷灌形式精准补水。针对“老弱病”植物,采取“特别关注”策略,尤其是加大了对古树名木、生长势弱树木的巡查频率,必要时进行输液补水等特殊救护措施。针对部分需水量大的乔木,采用挂滴灌袋方式进行精准养护,通过微孔缓释实现6小时以上持续润根。据统计,8月至今,共搭建遮阳网3400平方米,使用滴灌袋3546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