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宋韵传承与时代宣讲新探索”活动在小营街道火热举行。小营街道党工委委员、杭州市级文化特派员沈泽群、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代表以及街道各社区理论宣讲骨干齐聚一堂,共话理论宣讲创新之道。

活动聚焦核心议题:“如何将宋韵文化融入理论宣讲”与“如何创新形式吸引受众”。来自杭州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各青年学子宣讲员与街道社区宣讲骨干轮番上阵,思想碰撞,金句频出。

如商贸旅游学院朱诗怡以《匠心传薪火:从活字印刷到电商直播的千年创新担当》为题,巧妙链接古今创新精神;信息工程学院杨云娇在《宋代科技的匠心:软件技术中的“古今共鸣”》中探寻科技传承;达利女装学院范滋淳则从《宋韵活字印刷:科技智慧映照服装营销精神》展开独特视角。特种设备学院朱佳昊谈“工匠精神的千年传承”,生态健康学院陈晓宝论“古今水脉智慧”,汽车学院梁浩晨析“船闸技术与系统创新的匠心”等。

社区宣讲同样精彩纷呈。茅廊巷社区金琰以《宋韵余晖共绘民生画卷》描绘文化惠民图景,姚园寺巷社区黎艳芝在《国家情怀的千年回响》中抒发赤子之心,梅花碑社区郑晶晶则带领听众《从德寿宫到新时代:在历史长河中寻找精神坐标》。

活动现场,宣讲员们结合基层实践与校园探索,分享成功案例,坦诚交流难点,共同探寻破题路径。一个个鲜活的宣讲案例,一次次深入的思维碰撞,不仅展示了宋韵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魅力,更探索了理论宣讲“活”起来、“潮”起来的新可能。

此次校地联合活动,有效促进了双方在理论宣讲资源、经验和形式上的深度交流与互学互鉴,为下一步创新宣讲形式、提升宣讲质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奠定了坚实基础,开启了校地合作共建理论宣讲新高地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