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区科技局紧扣“产业突破年”主题,围绕CBD+科创、未来产业、软件信息服务业等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踔厉奋发、砥砺奋进,取得一定成果。上城作为杭州核心区入选浙江省第二批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名单,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企业类型)、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实现零的突破,区科技局获得杭州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构筑工作行政奖励。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发展主轴,力促产业培育提档加速。紧扣“产业突破年”主题,聚焦科创赋能,长短结合推动产业发展。牵头区未来产业专班,研究制定上城区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明确“3+6”发展赛道。统筹全区未来产业项目招引,新引进未来产业项目157个。牵头软件信息服务业攻坚,制订《2024年上城区软件信息服务业能级跃升行动攻坚方案》,实现重点企业全覆盖、多轮次走访。1-11月,全区软件信息服务业营收合计98.5亿元,增长16.5%。全年新增软件信息业月度入库企业20家。推进打造全区首个国有空置房产公开招租去化的产业大楼。

(二)深耕主体培育,助推创新动能进阶增效。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积极开展科技企业预申报、国高企培训、科技政策宣讲会等活动,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1家、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615家。培育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16家,新增省级众创空间1家、杭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新增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12家、杭州市企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7家、省重点企业研究院1家、省企业研究院3家,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获批创建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中国移动(浙江)创新研究院入选2023年度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加强重点项目打造,建设杭州眼谷、凌迪数字时尚研发中心等“千项万亿”科技强基项目2个,总投资额20.22亿元。立项省“尖兵”“领雁”项目5个、杭州市重大科技项目5个,实现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项目推荐零的突破。

(三)加速人才集聚,赋能发展活力拔节攀升。积极推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和培养,广泛摸排、精准辅导。加快外籍人才引育,受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相关业务681项,新增持证外籍人才171名。成功举办第三届“金靴奔跑”创新创业大赛,遴选优质项目30个。做实创业项目落地培育,全年新落地项目33个。举办国际青年人才街区活动、创业者联盟系列活动11场,吸引高层次创业人才近200名参与。

(四)精筑服务壁垒,力推科创生态迭代升级。牵头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上城区创新发展若干意见》,完善科创政策体系。加快政策直达快享,惠及企业超1200家。推动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健康服务与大数据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期满考核优秀,2家综合体获得年度绩效评价优秀。加快成果转化落地,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54项。扩大技术交易及创新券惠企政策覆盖面,组织开展上城区创新券及技术合同登记政策宣讲,惠及企业80余家。持续推广科技风险池贷款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今年以来服务科技企业150余家,贷款扶持70家,涉及资金3.3亿元,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完成率达110%,惠企数、贷款总额均位列全市第一。严守安全稳定底线,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纳管率实现100%。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区科技局将坚持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具体来说,抓好五项行动:

(一)信软提升行动。持续做好软件信息服务业攻坚,支撑GDP增长。梳理各行业龙头企业,清单化摸排、靶向式招引。重点面向银行金融数字板块剥离业务,招引浙江农商数字科技类金融软件开发企业等项目。以“衍印中心”为模板,探索国有房产去化招拍挂创新路径,以特色楼宇方式,着力扩大、优化信软产业发展承载空间,为引进、培育企业提供优质载体支撑。

(二)产业招引行动。在发展路径上破题,绘制未来产业图谱,梳理领军企业、人才团队等要素,对各项要素逐一摸排对接。不断扩大未来产业“一核多点”基地范围,围绕人工智能、元宇宙、人形机器人等赛道,持续打造杭港科技大厦、5.5元宇宙科创园、智能机器人产业园等园区。梳理全区楼宇资源,招引专业的第三方平台运营商,借力批量招引企业。对于业内龙头企业,重点通过产业基金进行撬动招引,争取落地头部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广泛培育成长期企业,用好金靴奔跑人才政策,挖掘优秀初创企业。

(三)工业高新行动。聚焦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提升,支撑指标攻坚。结合工业地块出让和低效工业用地改造,重点聚焦工业战略新兴产业,积极招引规上高新制造业企业。协同区发改经信局做好规上工业企业培育服务,将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升规企业的主力军,争取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100家。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规上化,排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库中高成长性企业,做好全程陪跑服务。激励企业加快建设企业研究院、中试基地等研发机构,有效扩大研发投入,争取新建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不少于20个。

(四)成果转化行动。探索高校研究院落地可能,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通互联。借助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成果转化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分析匹配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需求供给。依托智力平台汇集科技成果、企业技术难题、科研专家等创新要素,精准服务辖区产业匹配科技成果、推动技术创新,有效推动科技成果加速在上城落地,助力企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上城科技成果转化新生态。以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合作为基础,力争推动与浙江工业大学合作共建未来产业培育中心及成果转化中心等工作,就近转化工大科研成果。

(五)人才集聚行动。立足“金靴奔跑”创新创业大赛及海内外优秀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评审,加速落地一批能够延链、强链、补链的优质项目。力争人才创业项目落地数不少于30个。通过日常联系走访、人才项目档案查询等形式,建立人才数据库,实现人才申报精准推荐。争取市级以上领军人才申报数比2024年有所提升。做强“金靴奔跑”创业者联盟品牌,聚焦专业培训、政策引导、资本相亲等三大版块,采取“组团式”帮扶与精准定点选派、大规模培训与“一对一”指导相结合等方式,组织各领域专家精准服务企业,做到“事事有回应”。全年组织举办活动次数不少于6场次。